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诗人 > 徐志摩对文学的贡献

徐志摩对文学的贡献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9W 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五四时期那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化人以文学翻译活动为肇始,致力于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精华,再通过不懈的创作,促进我国社会革命与新文化建设等事业的发展,成就了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个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其间,涌现出了一批学贯中西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徐志摩(1897—1931),便是其中非常杰出的一位。

徐志摩对文学的贡献

  【徐志摩对诗歌的贡献】

徐志摩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传奇、最让人惋惜的一个人间精灵,他的出现犹如一颗划过夜空中的流星,短暂却带我们无尽的回味。徐志摩生活就是都在追寻生命中的真善美,为做一个最真的人而不断努力。

徐志摩剧照徐志摩生于浙江海宁硤石镇,为了完成父亲“实业救国”的愿望,先到美国的哥大学习经济学,后又在英国剑桥大学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学。徐志摩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欧美浪漫主义的影响,无疑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徐志摩回国后便为国内诗歌创作引入了大量的西方思想,成为中国新诗的发源地——新月社的创始人,发表了大量流传甚广的诗篇。

徐志摩的诗歌对当时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东吴大学等多所著名学府任教,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可以说徐志摩的创作生涯是一帆风顺,但是徐志摩生活中的情感方面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在父母的包办下与温良恭顺的张幼仪成婚却以离婚收场,拼命追求才女林徽因却败给了自己恩师的爱子,追求一代名媛陆小曼却为此过上了颠沛流离、入不敷出的日子,可以说一直追求真爱的徐志摩的情感生活是离奇曲折,充满了浪漫色彩又有浓浓的悲情意味,也是这一段段情感佳话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位血肉丰满的大才子。

  【徐志摩翻译素养,译介有原则】

徐志摩的译介活动是有原则的,有着明确的标准,有其鲜明的`目的,而且经历了从无所为到“有所为而为”的过程。 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不仅在于它的文学价值以及作家作品在其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在于输入西方文明和思想启蒙、借鉴其思想意义或教育作用。因为徐志摩天性浪漫,热爱自由,崇尚个性解放,加上深受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他对翻译介绍与自己自然天性相契合的浪漫主义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钟。

大凡名家名著,徐志摩几乎都介绍或接触过,如在文学方面:英国的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彭斯、哈代、布莱克、曼斯菲尔德、白朗宁夫人、王尔德、萧伯纳、苔微士、威尔斯、嘉本持、罗赛蒂、丁尼生、康拉德、罗希金、麦卡莱、劳伦斯;德国的歌德、席勒;法国的波特莱尔、罗曼·罗兰、法郎士、左拉、福楼拜、高尔斯华绥;美同的奥尼尔、安斯坦、得林克华德;俄罗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意大利的邓南遮、达·芬奇;日本的小畑薰良(徐志摩译为“小田熏良”);印度的泰戈尔等。在哲学方面,有叔本华、卢梭、杜威与罗素;在政治经济方面,有列宁、托洛斯基和凯恩斯等。 徐志摩从 1921 年翻译第一首诗歌起,其生命中的最后十来年便交给了翻译与创作交织的努力。

徐志摩于 1925 年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一个译诗的问题》一文。在该文中,他表述了自己对诗歌翻译的主要观点:翻译难不过译诗,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它的形式,也不单是它的神韵,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像颜色化于水,又得把形式化进神韵,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有的译诗专诚拘泥形式,原文的字数协韵等等,照样写出,但这样一来往往神味浅了;又有专注神情的,结果往往是另写了一首诗,竟许与原作差太远了,那就不能叫译,例如适之那首莪默,未始不可上口,但那是胡适。不是莪默。

在徐志摩看来,译诗需要“形”“神”兼备,两位一体:译诗如无“形”,则“神”无可依托;译诗如无“神“,则“形”乃成虚设。因而,“形”与“神”——即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才为诗歌翻译的真谛。 在强调诗歌难译时,徐志摩作出了多种的比喻,如:“诗人的话,尤其是泰戈尔的话,差不多像秋叶的颜色一样,没有法子可以翻译得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