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中心 > 励志文章 > 2016高考最后30天的冲刺励志文章

2016高考最后30天的冲刺励志文章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9W 次

导语:高考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2016年进入最后30天的冲刺阶段了,小编整理了几篇励志文章,为各位考生们加油打气。

2016高考最后30天的冲刺励志文章


 篇一:跑出自己的未来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无法为他提供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是他非常懂事,从步入校门的那天起,从来没有跟父母主动要过一分钱。几年之后,成绩优异的他,考上了市里的一所高中,因为学校离家里较远,他只年选择住校。

那天,他带着对父母的思念花9块钱买了一张车票,第一次坐上了返乡的客车。回到家,村里的电工正在收电费,他凑过去瞟了一眼,只见收据上的数字栏里写着一个小小的“5”。谈赶紧从口袋里掏出5块钱,边递给对方,边嗔怪父母的节省。一个月就5块钱的电费,爸妈平时肯定连电视都舍不得看啊。就在这时,电工又递回给他几张零钱。他接过来一数,4元5角钱。顿时,他明白了。原来,父母每月的电费只有5毛钱!他半张着嘴,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在心里暗暗地算了一笔帐,自己坐车花掉的9块钱,足足可以支付家里18个月的电费!他一个劲地在心里责骂自己,真是个不懂事的败家子!他暗暗发誓,父母的血汗钱只允许挥霍这一次!

回到学校后,他更加节省了。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因为劳累导致腰椎压迫神经,只能整日躺在床上。一边是卧病在床令他惦念的母亲,一边是来回18块钱的车费,他站在中间,孤立无援,左右为难。终于,他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跑步回家!

学校离家60多里路,他需要跑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每次回家,他都不敢急于进家门,而是躲在村口的大树下,做几十次深呼吸,以免让父母看出是跑回家来的。对于这样的生活,他一直保持乐观态度,甚至还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慢跑,但不能停,更不能坐下休息,要坚持一口气跑完全程。另外,要少喝水。他的自强,影响着身边同学和朋友。大家不再攀比,而是比学习、比节俭、比上进。曾经有段时间,班里一位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干部,动员自己的父母资助他,打算每月给他200块生活费。要强的他对这种资助虽然感激,却总觉得受之有愧,害怕负了太多的人情债,无法偿还。最后,他坚决不再接受这种捐助。在他的坚持下,那位好心的同学只好放弃了资助。

看到贫寒和瘦弱的父母,他也萌生过辍学的念头。然而,打工期间看到的一幕,让他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那天收工,已经晚上10点了。他托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工棚,发现好几个人的床头上都放着书,而他们不论回去多晚都要看上几眼,甚至还有两个人在坚持自学考试。在一次闲聊中,一位工友告诉他:“没有知识,永远无法改变命运。光靠打工,挣的永远是辛苦钱。”从此,他坚定了继续完成学业的决心。他勉励自己,不管有多少困难,都要坚强地走下去,不,跑下去。

对,要想冲破眼前的艰难困苦,自己就一定要‘跑’起来!晚自习后,当舍友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他在知识的海洋里奔跑;周末,当同学沉浸在归家的甜蜜中,他在嘈杂的餐馆里奔跑;节假日,当朋友游历于风光秀美的景区,他在满是灰土的工地上奔跑……

他叫闫明强,河南禹州西部山区的一个农家孩子。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两年下来,他一同跑了4000多里。这就是一个农村高中生创造的奇迹。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闫明强的成功,绝对不会迟到,因为他怀揣着一颗自立、自强、自律的心,在艰难的求学和人生路上执着进取,一路奔跑!

 篇二:努力的意义是赢自己

《我是歌手》第四季里,最触动我的人当然是李玟,印象最深的她的话是那句,“我在妈妈肚子的时候,爸爸就离开我们,然后很多人就告诉我妈,你一个女人照顾不了三个孩子,把最小的放弃。所以从小我就觉得我要花多一些的精力去让人家喜欢我。”

李玟让我深刻地领悟了一个道理:所谓注定成功,只不过是你比别人更早更早地懂得成功的本质就是努力,你在更早更早的时候就掐住了时间的喉咙为你服务为你积累。别人注定比不过你,是因为你的努力比过任何人。成功并不在那比赛三个月的朝朝暮暮。

科比也是。

没有别人,只有科比能说出那句,“总有一个人会成功,为什么不能是我。”绝对是因为他反问记者的另一句话,“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

科比说他每天洛杉矶早上四点仍然在黑暗中,他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一天过去了,洛杉矶的黑暗没有丝毫改变;两天过去了,黑暗依然没有半点改变;十多年过去了,洛杉矶街道早上四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他却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一般人以为天才是自然发生、流畅而不受阻的闪亮才华,其实,天才也需要耗费至少十年的光阴来学习他们的特殊技能,绝无例外。要成为专家,需要顽强的个性和坚持的能力......每一行的专业人士,都投注大量心血,培养自己的专业才能。”否则,只能是伤仲永,小时了了,一时了了。

人生,并不是你与他人的竞争,而是与自己的竞争。

与自己的竞争,任何时候都存在。今年6月份是社会工作师中级每年一次考试月,我在朋友圈表达了我的决心和困难,有几个也报名参加考试的好友私信给我说,他们也和我一样,离开学校快十年,根本看不下书,怎么办啊?其实从我看第一页教科书时,我就知道这是一次突破自己的机会,是一次征服自己的事情。

首先,这只是一场意志力的锻炼。就算你有再多的技巧,关键却只有一点:集中精神。要么不看,要么高度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所以,你第一件事是就是要确定目标----要把书看完,而且是高效专心的看完。要么,干脆不看,别浪费时间。

其次是方法。我的方法也很简单---不要去想结果,用一个个小行为带动一个个小目标。就是说,今天我想看完十页书,但是我绝不去想我到底能不能看完十页,而是去做一个个极简极果断的小动作。我不管我能不能看完,我就先把书打开,看看第一页标题总可以吧?我不管能不能看完十页,但我控制自己看完和理解一段总可以吧?不管能不能看完一节,我让自己只是专心两三分钟看完一页总可以吧?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奖自己喜爱排行前几位的的零食,例如吃一片薯片。我发觉每次不到半个钟,我就能比较顺利地进入状态,真的很神奇,但是我相信,我们焦虑或放松的情绪是头脑某个区域决定着,我们能做的就是一点点以行动带动思想,以放松投入紧张。

对了,还有一个极重要极重要的不得不提-----看书时,手机一定不能放你身边。你懂的。

如果这次意志力锻炼,我能过关,以后渐渐养成习惯,将来我就能一口气地看完好多我想看的书了,单是想想这个我就很兴奋。喜欢看书的我,总是习惯快餐文化,是有多久没有完整看完一本书了,而知识如果不成体系,价值就不能最大化了。

最后我想讲的,就是我决定考社会工作师的最大动力。虽然自己不是社会工作者,但是经过踏踏实实的学习与吸收,取得专业资格证后,能够有更多机会去参加社会工作和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的人。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这亦是一条帮助自己实现自我、寻找内心平静和力量的途径。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是“送人玫瑰”,通过帮助别人让别人自强,更是“手留余香”,温暖自己,滋养人生。“助人自助”里的“自”,别忘记是包括自己。社会工作者,是授人与渔,也是得利渔翁,这也是我特别尊敬和佩服他们的地方。

为赢自己,一起加油!

 篇三:这世上,从来没有一无所获的付出

有同学给我发邮件,诉说自己的各种困惑。大意也是在老家的事业单位里无所事事,不喜欢,却又不知道该喜欢什么。我回复,如果不甘心,就去学自己喜欢的东西,等待机会找到适合的工作。

对方却满是忐忑和不安:可是学了就一定能找到工作吗?我喜欢英语,想做翻译,可是自己没有一点儿经验,就算把英语学得再好怎么可能会有人要我呢?我不是怕辛苦不愿意去学,而是我很害怕,英语专业毕业的那么多,自己学了之后,也许根本就没有用!

可是亲爱的啊,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够保证,自己现在所做的任何决定,付出的任何努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未来想要的结果,就一定是自己理想中“有用”的呢?

我有个朋友,S小姐,从小就喜欢日本动漫和日剧,常年熏陶下,能够听得懂大半的日语日常对话。大三的时候,她突然下定决心要学日语,当时我们都吓了一跳——为了更方便看动漫和日剧而学习日语,这个理由也未免过于牵强和不着调。

然而,她还是去报了日语学习班,本来喜欢赖床上抱着电脑刷新番(日本最近出的动画)的她,一周三节课,一次也没缺过。我们起初都以为她只是一时兴起,却没有想到,她一直坚持到了大学毕业。毕业前,她去考了一次日语二级,没有考上。她也没有从事任何和日语有关的工作,回了老家,去了一家报社。

我以为她早已淡忘了日语,跟她打趣:你看看你,若是大学那两年没有抽风去学日语,把时间用在正经地方,现在说不定在读研究生或者已经有相处得很好的男朋友了。没料到,她却回答:“我一直都在学日语啊,毕业之后也没有间断过。”我不禁好奇:“可是,你明明那么忙,不累吗?而且,有什么用呢?”她回:“其实我没想太多。最开始,确实是因为想要追新番,可是学到后来,真的对这门语言感兴趣,就一直坚持了下来。至于有没有用,现在还没有想好。”

S小姐住在三线小城市,大概一整年,都不会见到一个日本人,当地也没有日企,花这么大力气学日语,做什么呢?我想,不管怎么说,学点儿东西总比打麻将好。但年底跟她联系,她却告诉我,已经申请了日本的大学,打算出国留学。

我震惊了:“你居然自学到了可以申请学校的地步?”她笑:“也不算完全自学,一直上课,只是需要平时多花点工夫。”我还是震惊:“你哪儿来的钱?”她还是笑:“我跟爸妈预支了我的嫁妆,工作两年自己也没有什么花费,都攒下来了,应该够了。”

我没有再问她,为什么一定要去日本。只是我惊讶,一个姑娘,居然可以花五年的时间,不声不响,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地前行。这些年,有多少人劝阻过她呢?自诩为她好朋友的我,不也是告诉她,学日语没什么用吗?

她不知道自己需要用多久才能看得懂念得出那一个个陌生的单词;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通过考试,拿到日本大学的申请;更不会知道一心想要她嫁人的爸妈会不会同意把她的嫁妆钱拿出来供她留学。也许,她也同样不知道,自己到了日本后会有怎样的际遇,会不会顺利找到工作,能不能因此赚到更多的钱。

我还有个高中同学Y小姐,从高中的时候开始喜欢同班的W同学,追求了他整整四年。高中的时候,Y小姐每天早上给他买包子和豆浆;大学的时候不在一个城市,她拼命做家教发传单只为了攒钱买火车票去看他;甚至在他20岁生日的那天,她送给他整整一罐子的千纸鹤,每一张打开都是她记得的,有关她喜欢他的每一天……他很感动,但还是拒绝了她。

我问W同学,为什么?W同学的声音满是困惑:“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对她没有动心的感觉。”整整四年的付出,只换来一句“没有动心的感觉”。他对她始终冷淡,经常不接她的电话,不回短信。她送他那么多礼物,他几乎都没有拆开过。就连去找他,他也满是生疏和客气,而最残忍的是,他一直单身。

我们都替Y小姐感到不值,从16岁到20岁,她为一个人付出了太多太多,几乎失去了自己,却仍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后来,他们去了同一个城市工作,我们都以为这次总算是修得正果,可是他们依旧是没有在一起。

我问Y小姐:“是不是后悔了?”她却摇了摇头:“对我而言,他是我一直不断向前的动力。因为喜欢他,总担心自己不够美不够好,所以拼命努力了这么多年,才修炼成今天这副走在大街上有回头率、在办公室里也能独当一面的样子。我等了他很多年,却也终于明白,感情的事勉强不了,以后,我不再等他了。”说罢,她又笑起来:“就凭我,也不怕没有人追求。”

十几二十岁的时候,人总会格外迷茫。想要做某件事,不敢去尝试;喜欢某个人,也不敢去追。我们所担心的无非是,害怕付出了满腔的热血和期待,却没有收获预料之中的结果。

我今年年初跳了一次槽。在别人眼中,我做得很不错,只花了一年时间就能够跳到业内前列的公司,可是我却整个人都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恐慌和焦虑当中。之前积累的,在新的公司,大都没有什么用处。而我在接触新的工作内容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了解的太少。

原本以为自己至少有点儿成绩,可是事实却给了我无情的打击,原来我仍旧是个新人。我迷茫,暴躁,整天情绪不佳,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有前辈劝我说,知道自己不足,就花时间多学一点儿啊,慢慢来就好。我却迟迟没有行动,因为心里头想的是,别人都在大步狂奔朝前跑,我现在回头去学习行业基础知识,有用吗?而迟疑的结果就是,在跳槽后的前几个月,我压根儿都做不出任何东西。

过了好些时间,我才渐渐意识到,所谓的认为没有用,认为付出没有回报,都不过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期待着某天上天突然赐我天赋异禀,就足以担当大任,却不愿意脚踏实地去学习去积累。因为我觉得,那样太耗费时间;而最糟糕的是,有可能学了很多,也依然什么都不会。

可是,我们本来就无法预料,自己此时做的事情,能够对未来的方向和路途有多大帮助。我们也根本无从判断,在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之前,到底哪些努力是必需的,而哪些只是无用功。

说到底,我们都不过是普通人,没有足够的睿智去替自己挑一条没有曲折的康庄大道走,只能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试错中然后回头重新开始,换得一点点的进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无所获的付出。

我终于不再抱怨,开始看一本又一本的专业书,了解行业背景,多跟前辈请教和交流。我不会一日之间成为业内大神,可是这种踏实的成长,让我分外安心。

不要在意自己的付出什么时候会收到回报。你只要确定,这件事是你想做的,那就足够了。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真正修得正果,与其整日焦灼不安,不如顺其自然,多思考,多行动,总比无意义的迟疑和观望要好。

毕竟,我们所能拥有的,多不过付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