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中心 > 励志教育 > 怎样有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怎样有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1W 次

友人给我看一份求职履历表,里面文句不通、内容贫乏、乱用成语,例如“家父自命清高,养成我们勤俭好学的个性”等,令人感叹大学生的语文能力低落,跟高中生一样。想不到第二天就看到报纸报道,高中生作文能力更低落,只会写“要努力,要加油,要认真,有志者事竟成,有恒心,一而再,再而三”等粗浅的口语式句子,无法写出意思连贯的句子。

怎样有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意思不连贯,奢谈优雅;句子不优雅,遑论精练。这个现象非常令人担忧。因为作文是内在思想的组织与表达,是意识的重新建构。这一代学生写作能力低下,代表民族竞争力的下滑。过去交报告就算是抄别人的,至少还得动手抄一遍;现在计算机直接印出来,连看一遍都省了。因此,语文程度的低落,错别字满天飞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过去,有人有错误的观念,以为计算机的时代,语文能力不再重要,反正一切有计算机代劳。殊不知科技愈进步,能精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愈重要,因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语言表达的能力是需要训练的,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思维的方式。有一次我问学生:懒惰是失败之母,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懒惰是成功之母,这种推法有什么不对,全班竟然无人答得出。我们学生的思考逻辑性、表达能力精确性之差,都已到了令人警惕的地步。

台湾目前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就是科技与人文的对谈,好像这是两个相对立的领域,必须透过沟通和对谈才会使两边和谐。

其实这在基本概念上就错了。科技和人文是“哲学”这棵大树发展出来的两大枝干,不是独立的融合体。一个好的科学家一定有好的文学素养,写出来的东西是众人看得懂的;好的人文学者,也总是用科学的观点和态度来看待问题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教授的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书几十年来一直是青少年进入科学领域的启蒙书。只有真正懂的人才能够把很深的学问用日常生活的例子,深入浅出地介绍出来。有过硬的中文水平,才能把你的思想表达清楚,让人爱看。刘炯朗校长的著作《一次看懂社会科学》就给人这样的感觉,读起来行云流水但里面的内容很深奥。我读大陆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是这样的感觉,她在讲科学教育,但用文学方式写作,文笔流畅,说得句句有理,读来却一点不觉得她在说教。

一个人如果中文水平太差,他的成就就会有限;因为阅读培养逻辑性,而逻辑是科学思考的根本,没有逻辑性的思考,是不可能成为好的学者的。

我们过去都以为主持节目的人一定要字正腔圆、声音甜美,但是人文和科技都擅长的刘炯朗校长主持的节目让我们看到这并不是必要条件,听众真正在乎的是内涵。刘校长说话有广东腔,因为他在澳门长大,但是由于节目内容丰富,广东腔反而变成他的特色。我的朋友开车听收音机的时候,一听到广东腔就不再搜寻电台,他知道刘校长上场了,大家洗耳恭听。

教育本来就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的。在21世纪,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快速正确的表达能力是无法跟别人竞争的。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新加坡现在正极力提升他们国民的中文能力,因为他们看到25年后华人市场将占世界市场的一半,亚洲在世界贸易中将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因此提供200 万元奖学金鼓励学生学中文。

21世纪的竞争是如此激烈,各个国家都看到了竞争的本钱是脑力(人才),而不再是19世纪的自然资源。因为科技整合的结果使知识进步得非常快,传统建构知识的方法已不符社会竞争的要求。现代人必须有快速浏览的能力,在网络上搜寻自己所需的知识,下载下来应用。因此,广泛的背景知识就很重要,它能帮助你判断哪些知识与你现在的主题有关,哪些可以跳过;快速地阅读、重点地吸收更是生存的本钱。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是让他拥有一辈子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