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小故事 > 经典故事 > 问婆石民间故事大纲

问婆石民间故事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7W 次

这安州的严氏,就曾经在大清的宫廷里做过二十几年稳婆。宣统三年四月,严氏借病离开宫廷回到了安州,原因是她看见四处兵乱,害怕自己身死异乡。谁料到在回安州的路上,雇的伙计被土匪杀了,随身带着的积攒多年的金银细软被劫了,严氏说她拼着条老命,才保住她世代留传下来的宝物,“问婆石”。

问婆石民间故事

严氏回到家中,只见残垣废壁,一问邻居,才知道几年前家中遭遇一场大火,父母双亡,老伴带着儿子说是上京寻她去了。严氏大哭一场过后,在安州城水衣巷,好说歹说跟人家租了一间破屋,在门口挂个小木牌,托人在上面写着“快马轻车,严氏收洗”字样,然后在下边缀以红布条,当作幌子,继续她原来在安州城的营生,做稳婆。

过去在民间,稳婆的名声是不怎么好的,主要是嫌弃她们和产妇打交道,骂脏。在安州就有“馍过稳婆手,扔掉不喂狗”的说法。嫌弃归嫌弃,但是谁家生儿生女,又离开得了稳婆呢?

严氏在没有被挑选进宫廷之前,就是安州一带有名的稳婆。谁家产妇在临产前半月,就会备了红塘水酒登门请她前去,俗话叫“认门”,在对产妇进行检查诊视过后,严氏会交代一些注意事项。等到临产时候一到,也不必再去请她,严氏自然算好时间,早早等候在外面了。

“严氏到,产妇笑”。在过去,生产对于一个妇女来说,相当是从阎王殿里走一遭,弄不好就是“母丢命,子不保”。请到严氏,就算是母子平安了。

严氏一边准备接生的工具,一边叫人去取来老井水或者深泉水,文火煮开了端来,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打开,是一枚石头,便将这枚石头放入那开水中,浸泡着。这可不是一枚普通的石头,到严氏这辈,已传了五代,被视为传家至宝,各家孕妇,也当这块石头为救命菩萨。说起这块石头的由来,就得多说两句了。安州和北川毗邻,北川是大禹王故里,据西汉杨雄《蜀王本纪》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当年大禹王母亲怀着大禹王十四个月,却生不下来,只好在刳儿坪剖腹生儿,那汩汩鲜血,浸濡座下的一枚石头。这枚石头后来为一老道拾得,赠于严氏祖上一做稳婆的老妇,说谁家生产,拿这枚石头泡水给产妇喝了,保管顺产无碍。拿去一试,果然灵验无比。于是这枚石头就被四乡八里视为神石,称之为“稳婆石”,后来嫌“稳婆石”这名字不好听,就换音称为“问婆石”。

有了这枚“问婆石”,再加上她的良好接生技艺,严氏回到安州不到一年,名声就传遍了安、绵、梓三州,外加北川、平武、茂汶、绵竹等九县。这严氏一天骑着匹小叫驴,被人牵着走乡串巷,忙得脚不着地,那丰厚的“吉祥礼儿”也塞得严氏乐颠颠的。

有了钱财,严氏推倒那些残垣废壁,新建起了一院宅子。她说她要等着她的老伴和儿子回来。

也不清楚是民国几年的春天,安州来了一个督军,此人留过洋,满脑壳的新思想。一到安州,督军就兴办学校和医院,倡导新生活。这医院的院长,是一位据说也是留过洋的女人。她的胸口前挂着一个十字架,说什么都离不开在胸口前比画十字,离不开“上帝”和“主”。

有了医院,就得整治土医。这严氏也属于被整治之列,原因是她进行的是土法接生,不懂得消毒,而且还搞迷信。不仅摘了严氏家门口那块“快马轻车,严氏收洗”的牌子,还强令收缴了那枚“问婆石”,并且警告她,要是违反禁令胆敢去稳产接生,就封了她家的门,将她驱逐出安州。

也有不甘心的生产人家,悄悄跑来,深更半夜拍门叫唤严氏,请她出门帮助接生。严氏哪敢应声,整日紧闭房门,黯然伤神,一想到自己种种遭遇,处处磨难,忍不住泪水满面,悲泣不止。

转眼秋天到了,秋风瑟瑟,秋雨潇潇。一天晚上,严氏盘腿坐在床上,正在悲伤的时候,突然听得撞门声,正要问谁,一群人破门而入,啥话也没有说,将严氏从床上架起来,塞进一乘小轿,飞奔而去。

等到严氏从懵懂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她已经站在督军府的客堂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