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小故事 > 经典故事 >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模板汇编9篇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模板汇编9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1W 次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模板汇编9篇

活动已经圆满收场了,这次活动让你有什么启发呢?写一份活动总结,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活动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研活动总结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模板汇编9篇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1

根据上级领导精神和我校工作安排,二三月份我校的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召开校本教研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方案,拟定计划。2、全体任课教师对上学期教学质量分析。3、数学教研组多媒体教室观看名师优质课。4、语文教研组探讨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

5、常规教学检查。

如下小结:

一、 为了确保本学期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各教研组结合上学期初制定的各项教研计划,以及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认真反思,查找存在的不足,找出改进措施,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展开讨论,并制定出本学期教研计划及活动安排,并按照计划内容,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基地作用,保证教研活动有效进行。

二、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可以说教育质量就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能力,促进我校教育更好的发展,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对上学期教学质量进行多方面分析,找出不足,进行反思,制定出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三、我校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搭建教师培训、交流平台。由于培训资金有限等原因,不能满足全体教师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我校3月x日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观看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并聆听了她做的报告《如何做好教学设计》。老师们受益匪浅,并写出了心得体会

四、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识字过程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这成为大家热议的一个课题。我校也针对此课题,于3月x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在一起研讨。教师们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把各自的经验、想法互相交流总结。

五、为了加大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抓好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稳定发展。2月x日、3月x日,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2次常规检查,主要从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方面着手。检查结果令人欣慰,大部分教师都能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还有个别教师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极具特色。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2

时光荏苒,转瞬间,大半个学期就已经过去了。在过去的这个学期里,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根据学校提出的主题式教研活动要求,六位教师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共同研讨,使主题式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组的研讨工作作如下汇报:

我们组确定的教研主题是——活用教材资源,有效指导作文

(一)发现问题,确立主题

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作文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大量的论点著述与成功教学范例。但在实际工作中,作文教学仍然是我们最棘手的问题。就本年级学生来说,缺乏写作兴趣,作文辞不达意,无法做到具体描述更是班级大部分同学都存在的问题。如何为作文教学找到出路?《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自身的课程资源。课文中隐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以及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阅读者提供了习作的范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年级特点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这些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对这些方法进行有效的迁移训练。鉴于此,我们年级组教师经过多次商讨,在众多的教研主题中,选择了“活用教材资源,挖掘现有课本中的写作技巧,进行有效性作文教学

指导”这一教研主题。这既吻合当前提出的“指向表达的阅读课”的理念,更是对学习课文写作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二)深入思考,形成方案

学期初,我组确立这个研究课题后,先搜集整理了与此相关的资料,借鉴了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策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六位教师共同研讨制定了实施方案,包括对本次研究的主题、问题提出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活动步骤、预期效果、采取的措施等。

(三)专题学习,交流心得

为确保主题校本教研顺利开展,我们组织小组成员针对方案进行学习和积累,收集有关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策略的文章,我们组学习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高段习作部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将军晶老师20xx年发表的《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观摩了管建刚老师执教的课例《理想的风筝》等,先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此基础上,我们组召开了一次集体研讨会,大家围绕“如何在现有的课本中整合写作知识,迁移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在教学中运用这一观点的最大收获,体会是什么?”等方面进行交流。教师们对此谈出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获得了宝贵意见。

(四)教学尝试,切磋探讨

课堂教学是主题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教学研究必须聚焦课堂,引导老师关注课堂,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因此我们组确定由石会榕老师上研讨课,通过以课例为载体落实研究主题。

在本年级的所有课文中,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本身属于经典文例,又因为课文本身在想象和细节描写这两个方面独具特色,因此,我们组确定以这篇文章为写作指导的案例,交给学生通过幻象和细节描写来突出心理的写作方法。

为了提供原汁原味的课堂展现,解决实际问题,4月8 日,石老师自己备课,上课,年级组老师集体听课,通过课堂观察,开展评课,研讨,提出了改良策略。4月21日,根据年级组老师的建议,石老师再次调整课堂教学,第二次在组内上课,这次上课有意识地将集体研究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在了课堂教学中,验证、巩固和深化了主题教研活动取得的成果。5月11日,学校专家组再次深入石老师的课堂,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感谢他们的辛勤指导,为我们组的主题教研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5月19日,石老师代表我们年级组在全校进行了汇报上课。

(五)成效及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归纳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该课题研究,我组教师有了很多的收获:1、通过这次主题式研究活动,我组教师实现了反思与实践之间的全面结合,使教学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主题式教研活动的过程,就是解决教学活动中缺少什么就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就收获什么的过程。2、通过本期活动,我组教师研读文本的能力得以很大提高,教学观念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开发运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加强了,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把有效地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活用课文中的

写作资源进行作文指导和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3、通过本期教研活动的课堂实践,我组教师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探索出了这样一个作文教学模式,即“回顾课文——发现写法——迁移训练——练笔评改”四步作文指导模式。如我组石老师展示的作文指导课堂,就是在安徒生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挖掘出通过幻象和细节描写凸现人物心理这一崭新的写作方法,并教会学生迁移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习得了人物心理描写的具体方法,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工具性的重要体现。 当然,分享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在想:我们一味的挖掘和使用教材,会不会过分放大教材功用?让学生“唯教材马首是瞻”?老师眼睛总是盯着课文会不会使学生的视野狭窄?

诚然,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虽然本期的教研活动结束了,但是身为一线教师的草根研究永远不会停止,我们将继续行走在主题式教研的道路上,且行且思考!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3

我校教科室在上级科研部门和学校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抢抓机遇,坚持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把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融为一体,用教育科研解决教育教学上的问题和困难,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指导教育教学;以课题研究带动科研各项工作的开展,使课题研究工作和教育教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完善机制,规范科研运作

我校不断规范教育科研管理体系,建立了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科研制度,促使校内教科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

由校长担任第一责任人,构建形成了业务校长、教导处、教科室、学科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科研网络,开展以教育科研专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后续培训为核心内容的教育科研活动。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学习制度、专题研讨制度、反思制度、课题申报管理制度、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教科研制度,强化管理,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序、有效的进行。

二、加强学习,积淀底蕴。

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定能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我校采取集中培训与教师自学相结合,广泛学习和专题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训活动,进一步营造科研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

聘请校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分别作了普通高中的形势与任务、师德修养与职业规范、常用教育科研方法、课堂教学艺术、新课改形势与教师角色转换、新课改中的具体问题及对策、新课程教学设计、教育教学常规、班主任工作艺术、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POWERPOINT应用技巧举例、flash中文版使用技巧、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等专题讲座;结合校内网络教育资源库,组织观看学习各学科新课程课标、山东省的学科培训材料、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与任务(视频)、实施有效教学策略(视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视频)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视频)等专家讲座。

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向外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另一方面继续外派教师参加各级教科研骨干培训班和各种教育研讨会,拓宽思路,放大眼界,每次学习回来都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并且交一篇学习体会。

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育随笔,每学期整理一篇教学体会或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学校还出资2万多元为全校教职工办了购书卡,鼓励教师积极购买、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朱清文校长一马当先,除了自己精心研读外,还定期向老师们推荐优秀的教育理论书籍。

通过这些措施,促使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将学习视作自己职业生命的第一需求,让学习成为自己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另外我们通过虚拟光驱建立了胶州二中教育发展资源库,为老师们提供了大量优秀的音视频资料。

老师们可以在办公室中随时观摩学习教育名家的讲座。进一步完善了网络科研平台,拓展学习交流渠道;教科中心网站具有独立的IP地址和域名,具备了培训学习、课题管理、研究交流、论文上传等方便实用的功能,实现了教育科研管理的信息化。

老师们读书、思考,做学问;上课、教书,做研究;交流、切磋,转观念;互帮、互助,共提高……形成了学校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三、做实课题,强化引领辐射。

以省市级课题为主导,从开题论证,实践研究方案等细微处着手,做细做实。不仅使大家在理论上,更是从实践操作上来强化和引领广大教师学习科研、实践科研,扎实做好各级课题的日常研究工作。

十五期间的市级课题《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合作教学研究》等顺利结题并通过鉴定。

20xx年先后申报并立项了《农村高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研究》、《新课程与高中教师发展研究》《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等省市级课题;学校也对十一五期间本校的教科研工作作了规划,并由各教研组推荐、教科室审定立项了十几个校级课题。针对学校现有的各级立项课题,紧紧围绕课题研究方案,按照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要求认真实施课题研究。

各课题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分工,做到责任到人,切实承担研究任务。及时修订研究计划,明确阶段目标,落实活动安排,不断改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各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及时召开课题组成员专题会议,抓好研究方案的落实,密切关注、适时指导、加强监控,做到项项有人抓,时时有人问,过程研究与终结成果相联系,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姜彩霞老师承担的校级课题《如何结合我校实际开设美术选修课》,研究过程规范、资料丰富,并且结合该课题研究,开发了系统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课件。

朱清文校长承担的青岛市重点课题《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自开题以来,由心理室的张立信、侯永丰等老师具体负责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课、心理咨询社、春之声广播站、心理健康教育报,学科教学和班团活动中渗透等等。

建立了心理资料库,设计了《高一心理素质测评》、《中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等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购买并自制了一定数量的心理测验量表、软件,建立了学生的心理咨询档案;在总结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分别编写了胶州市第二中学《心理咨询手册》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导读》等校本教材,并同时创办了心理教育报《长青藤》及校刊《耕耘――心理导航》等内部刊物,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学校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试验基地,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后续研究,在各级部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寻求学校教育与区域资源的最佳结合;建设了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活动课程;鼓励师生从事课题式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在已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提高了全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批既懂教学又懂科研的新型教师,取得了丰硕成果,于今年12月初举办了青岛市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四、重视校本,夯实教科研基础

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即校本教研,是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是整合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的中心和纽带。我们在教育科研活动中注重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全员性,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基于校本,基于教学实践,使教师平等合作互补共建;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学行为的转变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加强集体备课。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每月一次组织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可以是单一学科的教师,也可以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大家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出主意,想办法,把有关内容分析透,研究深。在备课制度上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定主讲人。通过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集体备课活动,集中了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的智慧,强化了合作意识,实行了资源共享,做到了优势互补。

开展教研组的专题研讨。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间以及在新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以评课议题、专题讨论、教学论坛等形式,实现信息和经验的增值,使教师在开放的交流活动中互相激发碰撞,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每个教研组每周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选择一个小的研究专题,或一个大课题的子课题进行共同研究,利用每周五的教研活动进行专题交流。提前定内容,定主讲人,报教导处在周计划中公布,中层以上干部每人包干一个教研组,参与教研专题的交流研讨。

实行结对帮教,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根据“一年入门,三年胜任,五年成才”的目标导向,对一至三年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培养方式,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同伴帮助中发挥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

加强教学全程反思,提高教学质量。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要反思教材、学生、教师三大教学要素,使教学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教学中,要及时、自觉地对师生进行为的反思,不断调整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五、及时总结成果,推动持续发展。

我们要求每位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成果意识。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反思、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

开展校内理论笔记展评和成果评选活动。学校每年一次进行理论学习笔记展评和校内教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开设教学论坛,提供交流平台。以“校本教研论坛”、“课改论坛”为交流平台,鼓励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使原始的经验不断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经验得到提升和升华,形成符合新课程理论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

积极开展优秀论文的选送活动。对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学校教科室及早发动,通知每位教师,认真组织论文选送,加强对外推出的力度,争取论文发表和获奖率不断上升。20xx年全校教师共发表或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评选中获奖的成果达到120多篇。这些成果学校将根据定《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奖励条例》进行年度表彰奖励,并与评优选先、职务评聘、分房积分等挂钩,用政策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

六、存在问题。

1、课题组与教研组工作整合需要更深入,部分课题组因为组长重视不够,研究时冷时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偏少,欠规范。

2、学习笔记反思少。教师的学习笔记存在只从杂志、报刊上摘抄,不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写反思,有的只有有情节而不思考,不分析。有的书写不太认真。

3、部分校级课题的研究缺少过程性资料,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工作继续需要改进。

4、学校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着高原现象,存在形式化倾向。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力争今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管理,努力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创造良好的环境。集中力量加强校内亟待解决和教育教学前沿问题的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把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做得更好。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4

作为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教研组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因此,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以教研组为中心,注重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多渠道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开学初,语文教研组要求语文教师继续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使新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师的自主学习中,每位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2、开展好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学习、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了教学中,教学注重了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加强校本培训中的骨干教师引领作用。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加入到学校课题研究中,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了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思想。

4、重视了多层次、多级别的校本培训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外出或在校内听课或参加培训或自主学习。在多次的培训中,我校语文教师的各方面能力与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1、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本学期,这个光荣的传统继续在我校语文教研组懂得到发扬小学教研活动总结小学教研活动总结。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其中许叶老师低年级教学课,教研组内同事相互听课、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交流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开发,从多方面对一堂好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结合学校各阶段工作的进展来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样的教研研氛围,不仅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技术上的提高,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本学期我校出了“西横校报”三期,每月布置“语文大世界”

三、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很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工作习惯,每到月底总能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一年级拼音检测,二年级写字检测,四年级阅读检测,五、六年级作文检测。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这学期,我校语文教师紧紧围绕学校的一个省级课题实施研究工作。全体老师根据教研组确定的主课题选定子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做到人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个个都有自己的实验操作。以此来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做好随机的监测、统计等资料的积累工作,集中力量突破主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向科研要质量,积极撰写教科论文。

五、教研组工作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走过场,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活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出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

2、个别教师对教研组活动重视不够,认识不够端正,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学能力提高不快,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小学教研活动总结工作总结。

3、学生活动开展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的四点措施: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开展教研组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组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从学生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4、尽力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5

在教研活动中,我校深入贯彻中心校的活动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把听课活动当成取长补短的大好学习机会,听课、评课的教师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认真撰写一次教案,评课时,本着真诚帮助同事进步的态度,直言课堂中的不足,回校后及时改写第二次教案,特别是冯宝芹老师参加小学组第一次教研活动,早早的就把一次教案写好,听课后,马上又把二次教案写好,上交教导处;随后张金枝老师、孔书玲老师、陈根花老师积极参加其它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并把在评课时听到的好的建议,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

按照中心校的安排,在我校举行的教研活动是一年级的数学,而我校的数学教师是张国明老师,已五十七岁了,当大家听到教研科目时,都在议论纷纷:张老师这么大年级了,他愿不愿意讲呢?怎样跟张老师说呢?他会不会一口回绝呢?出人意料的是,张老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后来和张老师商量怎样上这节课,张老师说,他年纪大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不上,还是用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吧,张老师积极筹备这节课,写了长达八九页的'教案,在评课前,张老师首先带头说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以及这节课教后的成攻与不足之处,然后大家对这节课各抒己见,给张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宝贵意见,点评这节课以后,有个别老师问道,像这样的大班,学生又这么小,整堂课纪律这么好,张老师是如何管理班级工作呢?张老师和评课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随后中心小学杨鹏超教师又问道:“像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该不该读题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争持不下,中心校史校长做出表示:把问题带回中心校研究,再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这种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像这样,我们又何愁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呢?

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我校教师,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聚在一起的时候,总要聊一聊,自己去听的一节课怎么样,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总之,中心教研活动现在已扎根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她像春雨,似明灯,在她的滋润下,在她的照耀下,我校的教研之花将会越开越美,我校的教学质量也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6

在教研活动中,我校深入贯彻中心校的活动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把听课活动当成取长补短的大好学习机会,听课、评课的教师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认真撰写一次教案,评课时,本着真诚帮助同事进步的态度,直言课堂中的不足,回校后及时改写第二次教案,特别是冯老师参加小学组第一次教研活动,早早的就把一次教案写好,听课后,马上又把二次教案写好,上交教导处;随后张老师、孔老师、陈老师积极参加其它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并把在评课时听到的好的建议,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

按照中心校的安排,在我校举行的教研活动是一年级的数学,而我校的数学教师是张国明老师,已五十七岁了,当大家听到教研科目时,都在议论纷纷:张老师这么大年级了,他愿不愿意讲呢?怎样跟张老师说呢?他会不会一口回绝呢?出人意料的是,张老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后来和张老师商量怎样上这节课,张老师说,他年纪大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不上,还是用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吧,张老师积极筹备这节课,写了长达八九页的教案,在评课前,张老师首先带头说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以及这节课教后的成攻与不足之处,然后大家对这节课各抒己见,给张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宝贵意见,点评这节课以后,有个别老师问道,像这样的大班,学生又这么小,整堂课纪律这么好,张老师是如何管理班级工作呢?张老师和评课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随后中心小学杨鹏超教师又问道:“像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该不该读题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争持不下,中心校史校长做出表示:把问题带回中心校研究,再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这种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像这样,我们又何愁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呢?

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我校教师,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聚在一起的时候,总要聊一聊,自己去听的一节课怎么样,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总之,中心教研活动现在已扎根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她像春雨,似明灯,在她的滋润下,在她的照耀下,我校的教研之花将会越开越美,我校的教学质量也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7

一、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准备工作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任务,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项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深知必须提前进入状态,提前进入角色,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政府、社会、学校的认识。今年来,区政府分管教育的有关领导、教育局的有关领导、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们已多次参加课改专题讲座、市政府的基教工作会议,5月6日至7日,全区60多人到泉州七中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所作的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讲座,在校长会、教导会上我们也确立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要求重视做好实验前的基础工作,创造机会让老师们多接触、多学习,9月3日至4日,我们分别召开了区校际教研中心组语文、数学、技能组会议,动员大家及早更新观念,并发挥龙头作用,在各学区的教研活动中宣传贯彻课改精神,带领大家把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2、学习培训,做好师资准备。为确保课改这项专业要求高的工作能顺利进行,我们着力于抓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省、市级的纵向联系及兄弟县区、校际间的横向联系。多次派人参加省普教室举办的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科目的研讨、观摩活动,省第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参加人数达17人之多,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也有10人参加,还派人到福鼎、永安、厦门等地学习,到永春、南安、市直小学等兄弟县、市、校取经,受条件限制,没能请专家、学者开课、讲座,但购买了北师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制作的新世纪(版)教材教师培训光盘73盘,分学科由校际教研中心组的人员组织各学区相关老师观看,对全区的老师进行一次包括课改背景、理念与目标、课标解读、课例等较全面的学习培训,9月份举办了一次全区美术老师的课程标准培训,努力培养一支具备实验新课程标准,完成新教材试验任务,具有一定课程研究开发能力和承担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教师队伍,为03年介入实验做好师资准备。中国教育

3、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性发展。本学年,我们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深入课堂,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帮助教师形成由主客体关系转向相互交往关系、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由黑板粉笔的单一手段转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新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引导学校和老师改变评课方法,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在旧教材中体现了新理念,为顺利过渡到新教材实验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二、积极开展教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教育科研是能否成为现代教师的重要标尺。一年来,我们重视抓教改课题实验研究,促使教师成为科研型人才,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99年市立项语文科"自学辅导式"课题,能融入新课程理念,开展现场研讨,扩大参与面,20xx年市立项数学科"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继去年两次现场研讨会传递有关信息和思想后,又开展了多次教学设计、经验的征集及实验老师集中学习交流等活动,两个课题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10月底都送材料接受市教科所的结题验收,已顺利通过。"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还于今年送省立项,被确立为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各学区、学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典型的、成功的经验发展为实验课题,已有万安3个、河市2个、罗溪1个共6个课题向区教研室申报立项。这些课题的实验研究,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8

我校在上学年小博士实践活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小博士综合实践基地,种植面积十几亩,果树又种十几种,进一步扩大了师生实践场所,继续以市协作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整合与实施策略》为研究抓手,鼓励师生自觉主动地去实践、去体验、去体验、去探索、去发现,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组,出版并使用了校本教材《绿源》,这本书既是教材,又是教案;不仅是学案,又是学生实践体验、自主发展的活动记录袋,“如何帮果树过冬”“枇杷的妙用”“桃树的嫁接”等一个个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小课题,在基地与课堂中,在小博士综合活动与信息化教学中相互整合,激发了师生的兴趣,促进了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特色效益,在本学年市第三届特色学校建设现场会上,我校作了汇报交流发言,“实践体验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已初步凸现。

在新一轮的课改实验中,我校积极参与了市课改实验,是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合作成员校之一,并承担了市级课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与其它课程渗透的研究》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它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小博士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教育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开展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做工作:

发掘校本资源,在实践体验中提升课题研究质量。我们在“校本资源的发掘”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上进行了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学科课程,没有学科学习的系统性。因此,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显然不能参照传统的分科教学模式。我们利用综合实践基地资源,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探索,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在的基本理念:即学生主体性,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知识的整合性,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多样性,初步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的学习环节,形成了新型的学习方式。

开发基地资源,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基地实践活动中,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注重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的互相渗透、延伸和整合。因为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手段,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比如,我们提出了“如何帮基地中的果树过冬”这一课题时,是分四个阶段引导学生去解决的。首先是“了解主题阶段”,因为学生在学习之前必须掌握一定的背景资料,对主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搜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有从网上摘录信息的,有到图书室查找资料的,有向他人请教的,……一句话,尽量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是“设计准备阶段”,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探索课题的浓厚兴趣,并指导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方案;同时教师还根据该课题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各种必备的条件。其三是“自主学习阶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如下方法:帮果树绑上稻草,或涂洒石灰水,或修剪,或施肥……同时还讲出了科学依据;接着,大家亲自动手,将摄取的知识用到生活实际之中。其四是“总结交流阶段”,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总结,展示成果,进行交流;学生们根据活动的内容写成了调查报告、小论文。像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其真正目的不在于学会多少知识,而在于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思考“怎样解决问题”时,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在情境中感觉到解决某种问题的暗示;明确要解决问题的疑问是什么;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所定假设的内在涵义;在行为中检验假设从而解决疑难,取得直接经验。我们利用基地资源,基本上按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思考分析,提出假设----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巩固应用,解决问题的结构安排的。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并将此能力运用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与此同时,课题研究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发掘校本资源,在实践体验中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科教学渗透于基地活动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任课老师将课堂搬到基地,依托开发的教育资源使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真可以说,“小博士综合实践基地”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实践和探索的乐趣:自然老师带领大家在这里上《保护水土》,作对比实验,使大家亲身感受到了水、土、植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语文老师在基地的葡萄园里上《葡萄沟》,葡萄的色、形、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文课上,老师将学生们带到基地中观察,一篇篇有血有肉的写景文章就跃然纸上;数学老师带领大家在这里进行丈量和估算;美术老师组织同学们在园中临摹绘画,一幅幅活生生的写生画就展示在你的面前……在基地活动中,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兴趣盎然,不仅习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而且教育了自己,陶冶了自己,提高了自己。

校本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认知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一堂综合实践课----认识柑橘,一是从观察中摄取知识,老师将学生带到橘园中进行实地观察,橘树虽然还没有长高,却已有好些橘子缀在枝头。同学们分成了几组,有的在老师的带领下仔细观察,认识橘树的营养枝、结果枝和无用枝;有的细细描摹橘子树叶与果实的样子;有的请教校工,了解橘树的施肥方法……二是从阅读中吸收知识,到图书室查阅或从网上下载有关柑橘方面的资料,从中了解柑橘的实用价值。三是从实践中培养能力,修剪掉无用枝,合理地施肥。

定期开展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去年,我们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以“小博士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为载体,潜心发掘其中的育人益智资源,将学科教学渗透于基地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综合实践展示活动。“构建新型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是该次展示活动的宗旨。我们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注重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服务、劳动技术教育互相渗透、延伸、整合,突出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拓宽了学生摄取知识的渠道。该次活动共展示了800余件学生作品,用树叶剪贴成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小制作、小发明引人注目,设计的小报图文并茂。该次活动还展示了46节不同类型的课,由学生参与设计的精彩案例还收进了校本教材中。千言万语并成一句话:这样的活动真是太好了,学生高兴,家长满意,社会放心。

大家感慨地说,有无综合实践基地确实大不一样,在基地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最主要的是师生们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根本改变,变“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主题实践体验”,新课程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基地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发掘校本资源,在实践体验中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别小看校园内的一花一木,可它的教育内涵可大着呢!基地的胜景还得靠大家的呵护,这样学校的花才能更艳,树才能更绿,这正是学生们所定书名《绿源》的内涵。学校以“环保育人”为切入口,将学生的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与基地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将基地划块包管责任到班,大家讨论拟订了“护绿公约”并竖在基地中。在基地中组织开展各种花卉树木的挂牌活动,学生们自主组合查找资料,了解它们的产地、习性、作用,并写在牌上;成立了养花兴趣小组,聘请花木师傅做辅导老师,识别花卉,学会栽培;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环保小组,定时间、定内容开展活动,增强责任意识,养成了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学校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基地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在实践基地里,学生们在给果树修剪、施肥、冬天帮果树过冬等实践中体会了劳动的滋味。

学校还将“小博士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资源开发与大市级德育课题《校园文化环境与德育的研究》整合起来,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发掘“基地资源”的育人功能,在德育活动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在护绿管理中,培养了学生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和科学的探究能力;还设计了基地文化,我们利用基地中的一切可宣传的空间,在花坛里,在草地里,在树阴下……放置了许多格言牌,如“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护一片绿地,净一方水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还让学生亲自动手写“今日格言”,以此激励学生,培养人格。

事实证明,我们将校本资源的开发紧紧地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学生的“绿色”意识,收到了明德、增智、强体、怡美、补劳的整体效果,学生们在基地上探索自然、体验生活、发展自我。

发掘校本资源,在实践体验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师必须首先沉下去了解学生并钻研教材,这样才能使学生活起来。这一钻研过程就是教师自身提高的过程。在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学生观得到了根本转变。比如,在上“金秸的实用价值”一课时,教师们深有体会地说:“平时我们只知道吃金秸,至于其它方面的有关知识并不了解,或者说知道得不多。某些方面,还不如学生知道得多,还得向学生们学习。因为有些学生的家中就种植花果树木,而且他也跟着学和干。”因此,教师放下了架子,和学生们一样看书学习,或向他人请教,从而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件事,教师们认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老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故之,教师们加强了自身的学习,从而提高了自身素质。

一年来,全校教师科研意识强,利用“小博士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资源”,在“构建新型的学习形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开展了探讨研究,办学特色已凸现。全校老师围绕这一特色研究撰写的科研论文共有10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小博士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资源的开发,确实改变了学校面貌:一是校园环境得到了美化,二是师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三是学生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了培养。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9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在教研活动中,我校深入贯彻中心校的活动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把听课活动当成取长补短的大好学习机会,听课、评课的教师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认真撰写一次教案,评课时,本着真诚帮助同事进步的态度,直言课堂中的不足,回校后及时改写第二次教案,特别是冯宝芹老师参加小学组第一次教研活动,早早的就把一次教案写好,听课后,马上又把二次教案写好,上交教导处;随后张金枝老师、孔书玲老师、陈根花老师积极参加其它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并把在评课时听到的好的建议,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

按照中心校的安排,在我校举行的教研活动是一年级的数学,而我校的数学教师是张国明老师,已五十七岁了,当大家听到教研科目时,都在议论纷纷:张老师这么大年级了,他愿不愿意讲呢?怎样跟张老师说呢?他会不会一口回绝呢?出人意料的是,张老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后来和张老师商量怎样上这节课,张老师说,他年纪大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不上,还是用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吧,张老师积极筹备这节课,写了长达八九页的教案,在评课前,张老师首先带头说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以及这节课教后的成攻与不足之处,然后大家对这节课各抒己见,给张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宝贵意见,点评这节课以后,有个别老师问道,像这样的大班,学生又这么小,整堂课纪律这么好,张老师是如何管理班级工作呢?张老师和评课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随后中心小学杨鹏超教师又问道:“像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该不该读题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争持不下,中心校史校长做出表示:把问题带回中心校研究,再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这种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像这样,我们又何愁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呢?

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我校教师,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聚在一起的时候,总要聊一聊,自己去听的一节课怎么样,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总之,中心教研活动现在已扎根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她像春雨,似明灯,在她的滋润下,在她的照耀下,我校的教研之花将会越开越美,我校的教学质量也会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