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热门】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集锦七篇

【热门】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集锦七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3W 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集锦七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1

 一、活动意图:

经常有幼儿好奇的脱下鞋子,好像很感兴趣似的,也有幼儿在玩滑滑梯的时候,调皮的脱下鞋子在铁索上跳跃。该怎么让幼儿正确认识鞋子和袜子呢。我利用了《小脚的朋友》这一课程,让幼儿在认识小脚的朋友是鞋子和袜子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的穿脱鞋子。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

2、了解小脚的特征,学习穿脱鞋袜。

3、愿意和小脚一起玩游戏,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脚印人手一对、《小脚的朋友》教师教学资源、雪花片、ppt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郊游》带幼儿入场,律动《小手爬》“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那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那小脚丫。”开始本次活动。

(二)过程:

1.认一认(脱鞋袜,认小脚)

师:“小手爬到了小脚丫上,现在,请小朋友脱下我们的小鞋子(提醒幼儿,两个鞋子是好朋友,要让他们亲亲热热在一起)”

脱袜子:师:“请小朋友一块脱下我们的小袜子。”(儿歌引导:缩起小脖子,拉长小鼻子,弯起小身子,住进小房子。)

2.看一看(观察小脚)

(1)师:“看一看你的脚上有什么?数一数一只脚上有几只脚趾?另一只呢?”

(2)让幼儿在脚底轻轻挠一挠,说出有什么感觉?

(3)我们的小脚能干什么呢?(走路、跑步、跳绳、踢球)

3.走一走

教师带领幼儿光着脚在地面上走一走,有什么感觉?(冷),然后再带领幼儿在事先准备好的凸起的积木上走走,感受一下是什么感觉?(刺脚)

教师总结:原来光着小脚走路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受伤,那我们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小脚呢?(引导幼儿说出穿上鞋子和袜子、每天洗脚、勤剪脚趾甲)

4.听一听

师“可是有一个淘气的.小脚丫丫就是想要光着小脚到外面走一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问:小脚丫丫有几个好朋友?分别是谁? 小脚丫丫离开好朋友之后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说鞋子、袜子是小脚的朋友?

5.找一找

师:“摸摸我们的小脚有什么感觉?(凉)怎么办呢?给小脚丫找朋友吧。”

穿袜子:儿歌引导“缩起小脖子,钻进小洞子,拉起小鼻子,穿好小袜子。”(在幼儿穿袜子的过程中,要提醒幼儿特别注意脚后跟,避免穿反了)

穿鞋子(穿完后与地上的脚印对照,检查是否穿对)

6.比一比

穿着鞋袜在地上和雪花片上再次体验,感知并比较(舒服)

(三)结束:

现在请小脚丫带我们去更好玩的地方吧,出发!

五、活动延伸:

带幼儿去玩沙池、鹅卵石、木板、草地上赤脚行走,获得不同的感受,引导幼儿辩认袜底,分清鞋子左右,学习穿袜子和鞋子。

 六、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让他们从自身开始来探索自己的小脚, 找找小脚的朋友。我创设了一个探索的场景让孩子感受,让幼儿在游戏中萌发探索兴趣,并让幼儿能大胆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进行表述,启发、引导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去寻找小脚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2、在故事中感受"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的道理。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的PPT、录音

活动过程

1.看图引出课题。

(请幼儿看图)师:小朋友们,你看看图画上的是谁呀?(大公鸡、小弟弟)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大公鸡和小弟弟之间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鸡和漏嘴巴》。咦,漏嘴巴会是谁呢,难道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吗,听一听故事就知道了。

2.倾听与理解故事(1)第一遍完整欣赏(录音)师: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第二遍分段欣赏(结合PPT)师根据PPT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内容,提问如下:①小弟弟坐在院子里干什么?②小弟弟碗里的饭为什么撒得到处都是?③大公鸡来了说什么?然后做了什么?④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漏嘴巴?⑤大公鸡唱的是什么儿歌?⑥小弟弟为什么哭了?⑦奶奶对小弟弟说了什么?⑧后来小弟弟还撒饭粒吗?

3.引发讨论,体会故事主旨(1)幼儿讨论: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平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师总结:漏嘴巴是一个坏习惯。小朋友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同时将幼儿的讨论结果编成一首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4.活动延伸在日后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大公鸡和漏嘴巴》活动反思故事教学是幼儿园在社会教育中常用的方法,这与单纯的说教相比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大公鸡和漏嘴巴》是一个形象生动、又极具社会教育价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能力和习惯形成是靠日积月累的,并富有重复性的特点,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教育。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知道"漏嘴巴"是个坏习惯,同时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本次活动主要有三大环节:

环节一是导入。我以看图的形式引出故事的两大主人公:大公鸡和小弟弟,并且开门见山说出故事的题目,引发幼儿的`猜想:小弟弟是不是就是这个"漏嘴巴"呢?请幼儿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故事的欣赏与理解。这符合幼儿的好奇心理,让幼儿有听故事的兴趣。

环节二是故事的欣赏与理解。该环节是接下去第三环节的铺垫,只有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才可以引发幼儿的讨论。因为是小班幼儿,所以在第一遍完整欣赏采取录音播放的形式只是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简单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欣赏为主,因此在故事的第二遍欣赏时同时采用了PPT资料,并且随故事进展设立问题让幼儿在思考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图以及回答问题较好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对于故事的主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环节三是讨论环节。由于这是一次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上一环节对于故事的欣赏和理解只是该环节的一个铺垫。幼儿通过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个不好的进餐习惯,那么在进餐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为此特引发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加深印象以在日后的进餐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这是本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文学作品回归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以提问:"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平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为切入,并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先自己探讨出好的办法,最后我及时地将幼儿的回答小结成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活动的延伸活动则是在日后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欢乐、融洽的的家庭氛围。

2、愿意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妈妈过生日》的挂图。

2、《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磁带。

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出示挂图"大蛋糕"师:我们在什么时候才会吃蛋糕呢!(幼儿回答)播放歌曲《祝你生日快乐》师幼一起唱生日歌。

二、1、出示挂图

(1)师:请小朋友来猜一猜,今天谁过生日?(妈妈)你是从哪看出是妈妈过生日啊!(幼儿观察图片回答)师:图中的.小朋友和爸爸给妈妈做了她最喜欢吃的菜,你想一想图中的妈妈最喜欢吃什么菜?你的妈妈喜欢吃什么菜?(幼儿讨论)学念儿歌2、妈妈过生日只做两个菜,够不够啊!那怎么办?(幼儿思考)出示图

(2)提问:爸爸在做什么?(切黄瓜)小朋友会干什么?(放醋和糖)学念儿歌3、出示图

(3)师:把做好的黄瓜给妈妈尝一尝,你想想妈妈会怎么说?(幼儿讨论回答)请幼儿学学很香的样子。学念儿歌

三、学念儿歌

1、老师把妈妈过生日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给妈妈过生日》

2、教师朗诵儿歌《给妈妈过生日》

3、幼儿学念儿歌

四、仿编儿歌

1、教师示范创编儿歌

2、师:你的妈妈最喜欢吃什么菜啊!(幼儿回答)幼儿创编儿歌

五、师幼一起完整的朗诵儿歌师: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妈妈在家还做些什么事情?你在家的时候都会帮妈妈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妈妈每天都把小朋友照顾的特别好,给小朋友买衣服、做饭、送我们上幼儿园……妈妈很辛苦,所以,我们在家的时候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个懂事、乖巧的好孩子。

六、小朋友放学回家的时候,把学的《给妈妈过生日》这首儿歌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活动结束活动反思:

幼儿都有爸爸妈妈忙着为自己过生日的生活经验,本次活动从爸爸和"我"为妈妈准备生日入手,流露出浓浓的家庭亲情,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家的温馨。活动的导入部分比较有趣,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宽松的氛围,自然地将幼儿带入情境中。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图片的形式,既能帮助幼儿有序的理解儿歌,又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而来创编儿歌。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呜呜呜。我要妈妈,妈妈来啊。”

“呜呜呜。老师,他抢我的玩具。”

“老师,他打我。”......

每天小朋友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生。

小班幼儿刚进幼儿园不久,年龄较小,常常任性的发脾气、哭闹,不善于与人沟通。因此,针对这些情况设计了这一活动,并加以延伸。通过这活动,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各种情绪,知道开心的娃娃是最美的娃娃,逐步做到情绪稳定、愉快、不哭、不任性。并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能主动地向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情绪,能用语言、表情或动作表达。

2、学习安慰和关心同伴,尝试将自己的办法告诉大家。

3、初步尝试与成人交谈,敢于用简短的语言讲述视频内容。

活动准备:

1、在班上墙壁布置设计师生每人一间“情绪小屋”。幼儿自由选择“情绪娃娃”表达自己的情绪变化。(每天进行)

2、大型可变的“情绪娃娃”,各种反映幼儿情绪表化的视频,及小型“情绪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心游戏:音乐游戏“找朋友”。

带动幼儿进入开心情绪。

[小朋友欢快的做起了游戏,友好的互相找好朋友,有的还几个小朋友一起游戏,玩得开心极了]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幼儿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情绪,使他们有一个开心的心情。)

二、通过“情绪娃娃”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绪。

1、让小朋友从“情绪小屋”中拿出今天放进去的“情绪娃娃”,说说自己放的是什么“娃娃”?

[幼1:我放了“笑娃娃” ;幼2:我放了“哭娃娃” ]

(小朋友在回答中,能较大胆地讲述自己放的是什么情绪娃娃,积极性较高)

2、请放了“笑娃娃”的小朋友出来摆一摆大娃娃,说说自己因什么事开心。

[幼1:老师表扬了我,我很高兴;幼2:徐周给我玩玩具的,所以我很开心;幼3:我带小兔子给大家玩的,所以我很高兴。]

(小朋友争着要上来摆“笑娃娃”,有个别小朋友将“哭娃娃”也摆了上来,有的小朋友很快就发现并及时纠正过来了。小朋友能完整的讲述自己为什么开心,认识了笑这一种基本情绪。)

3、请放了“哭娃娃”的小朋友出来摆一摆大娃娃,说说自己因什么事不开心。

[幼1:今天缪宇航打我的,所以我不开心;幼2:我很热,所以我不开心;幼3:今天早上妈妈没有送我来幼儿园,所以我不高兴。]

(让幼儿通过谈话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情绪,并讲述开心和不开心的理由,幼儿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回答中,发现他们基本上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表现了他们对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也认识了几种基本情绪,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观看视频,学习转移情绪的方法。

1、有一些小朋友,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很不开心,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让他们开心起来,好吗?

观看视频(1),上幼儿园哭。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幼1:他在哭,妈妈不要他了;幼2:有人打他了,所以他哭了。]

怎样让他开心起来?

[幼1:给他玩玩具,叫他不要哭了;幼2:打电话给他妈妈;幼3:帮助他,和他一起玩。]

(通过观看视频,小朋友了解到当别人不开心的时候怎么样帮助他,初步养成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学习转移他人情绪,使同伴开心起来。)

观看视频(2),争玩具发火、打闹。这个小朋友发生什么事了?

[幼1:他们在抢玩具;幼2:那个小朋友还在打人,抢他的玩具;幼3:他们在打架。]

怎样帮助他们,让他们开心起来?

[幼1:请他们一起玩,不要吵了;幼2:让他们你玩一会,我玩一会,不要抢了;幼3:请他们不要抢了,一起玩玩。]

(小朋友的思维较敏捷,通过观看视频,他们懂得了不能争抢玩具,当发生争执时要学会互相谦让,学习正确的转移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观看视频(3)摔倒。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幼:小朋友摔倒了,在哭。]

怎么样帮助他,让他开心起来?

[幼1:把他扶起来,让他不要哭了;幼2:把他扶起来,帮他拍拍灰尘;幼3:他流血的话,要找医生帮忙。]

(通过观看视频,小朋友学会了在别人摔倒时怎样帮助他们,学习帮助自己和他人转移情绪。)

2、小结: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就要想办法解决,这样我们的“情绪娃娃”才会开心起来。

(在这环节中,幼儿在认识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学会了情绪转移的方法。教师引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以及各种情绪变化的视频,让幼儿讨论、分析及解决。幼儿能从中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关心他人、予于帮助。)

四、听音乐出活动室。

(在活动结束时,有的小朋友还在说着自己开心的事,在音乐声中愉快的离开了活动室)

活动评析:

在活动前教师就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幼儿每天自由选择“情绪娃娃”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变化。在活动开始就让每小朋友讲讲自己选择的“情绪娃娃”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能用语言、表情或动作表达。在认识了几种不同情绪的基础上,让小朋友观看视频,学习情绪转移的方法,学习安慰和关心同伴,尝试将自己的办法告诉大家。

在整个活动中,主要是通过谈话、讲述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几种基本情绪,并学会情绪转移的方法。利用幼儿日常表达自己情绪的道具,引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幼儿从中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关心、帮助他人。教师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从幼儿的情感出发,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都能主动愉快地学习、交谈,能向他人表述自己的意见,并敢于与成人交谈。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直观的故事、儿歌形式,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习惯。

2.增进萌发幼儿爱护环境,保护树木的良好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开满鲜花的大树一棵,上面的鲜花可以活动(用母子扣)、各种颜色的花朵,

活动过程:

一、引题,已有经验回顾,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去公园吗?公园里有什么?

2.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花,你喜欢吗?

小结:公园里有许多的树、花和草,让公园变得很漂亮。

二、出示教具,情景讲述

春天到了,开满鲜的`大树真美丽。许多鸟儿飞过来,落在大树上休息,它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树上做游戏,非常开心。有一天,大树前来了一个小男孩,看见这么美丽的花就摘了一朵;第二天,一个小女孩来到大树下,见到了树上漂亮的花,也摘了一朵;第三天,大树前来了一群小朋友,一见树上开满了鲜花都去摘,他们你一朵、我一朵,不一会儿,树上的花就被摘没了。教师边讲边一朵一朵地把树上的花摘下来。“花没了,光秃秃的树真难看。大树伤心地哭了”

此环节:老师一边讲述一边活动教具,让幼儿感受花被摘完后,大树伤心难过的情感体验。

提问:大树为什么会哭?你觉得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我们看见好看的花儿应该怎么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出示小朋友为小花小树浇水的场景图片和小朋友围在小花旁边欣赏小花、闻小花的场景,通过图片出示肯定爱护花草树木是文明的行为,花儿好看我不摘。

三、我让大树笑起来

刚才大树伤心,现在让我们把小花送还给大树吧。

幼儿用花朵打扮光秃秃的大树,并和大树说:“大树不要哭,花儿好看我摘。”

老师用大树的口吻说:“谢谢小朋友,谢谢你们”

四、大胆阻止摘花行为

如果你看到有人要摘花,你会怎么做?

总结:是的,花儿这么好看是让我们欣赏的,我们都要爱护它,不能摘。

教学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主动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师的启发下,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师的启发下,和大家一起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

2.养成热情、主动待客的习惯。

活动准备:

排练好情境表演;游戏用具一套,布置好的情境;画册《能干的小主人》。

活动过程:

一、出示情境,引起兴趣。

1.参观情境,提问这是谁的家?你们喜欢小朋友来你家做客吗?如果你是小主人,你是怎么做小主人的?

2.介绍角色,这是小红,是主人,这是小明,是客人。你们想知道小红是怎样做小主人招待小明的吗?

3.提出观看要求:请大家看表演《我是小主人》,看看小红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情境表演,学说招待客人的短句。

4.观看表演一遍,提问这个表演的名字叫什么?

二、幼儿观看表演第二遍。

1.根据表演内容进行提问。

2.幼儿学说短句。"你好,请进,欢迎你来我家玩!""请坐!""请喝果汁,请吃水果和点心!""小明,这是我喜欢的书和玩具,我们一起玩吧!""小明再见,欢迎下次再来玩!"

三、看画册

幼儿尝试做小主人欣赏画册请幼儿分批练习做小主人,表扬扮演得较好的幼儿。

四、教师小结

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准备:

1.背景知识:日常生活的`礼貌用语。

2.物质材料:木偶一个、模型电话(每组一个)

活动与指导:

1.导入活动。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们好!”

教师引导说:“小木偶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见。”小朋友们主动和小木偶再见。

教师总结: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场景游戏:

(1)“铃... ...”来电话了,

教师示范接电话:“喂,您好,... ...再见。”

(2)“铃... ....”来电话了。

教师引导说:“我现在请最有礼貌的孩子来接电话。”找几名表现好的幼儿来接电话。

(3)分组游戏:相互打电话

幼儿是否能说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4)特殊场景:“铛,铛。”另一名大班教师敲门。

a.教师说:"小朋友,你们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师说:“我想请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吗?”征得幼儿同意。

c.教师走时,幼儿主动问好说:“老师再见。”

3.做客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