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5W 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可变性,体验"变大"或"变小"带来的快乐。

2.体验想象的乐趣,大胆表达自己"变小"或"变大"的愿望。

活动准备:

没吹气的气球(与幼儿人数相等)、气球、木耳、雨伞、胖大海、扇子,课件

活动过程:

导入: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玩的玩具了?(出示没吹的气球)

第一部分:让孩子体验气球变化带来的快乐。

1.你们想玩吗?你能让气球变大吗?(每人一个气球试一试)

2.小朋友使劲往气球里吹气,气球会变大。有的小朋友力气太小,没能让气球变大,怎么办呢?除了用嘴吹以外,谁还能想个别的办法让气球变大?(往气球里面充水、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等)

3.小朋友能让气球变大,你能让大大的气球变小吗?用什么方法让大大的气球变小?幼:把手松开气球就变小了

第二部分:经验提升:什么东西会变大或变小?

4.除了气球能够变大变小,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变大变小?下面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出示:木耳、茶叶、胖大海(加入水)--变大;

雨伞、被子、纸(折叠)--变小。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周围有这么多的东西会变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都是会变化的。

第三部分:利用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大胆表达自己"变大"或"变小"的愿望。

5.你们相变吗?当你变成很小很小的小人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发表意见。

6.有一个小朋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个很小的小人,咱们看一看他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播放课件)

刚才咱们想象成小人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变成大巨人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咱们回到活动室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好吗?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水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幼儿对水的游戏非常喜爱.通过嬉戏、玩耍,孩子可以在不经意中发现许多关于水的科学知识。本活动试图通过简易实验,帮助孩子了解简单的科学探究途径、方法,学习开展科学探究必要的记录手段,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猜测、实验、记录中感知沉与浮。

2.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在整理箱中提前装好水。

2. 石头、磁铁、乒乓球、积木等若干。

3. 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1)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材料的特征。

(2)设计游泳比赛的情景,请幼儿猜想、预测材料“跳人”水中的现象。“这么多的东西,要进行一个游泳比赛,它们跳到水里会怎样呢?”

2.简单操作,并记录。引导幼儿初步建立猜测、假设的概念。

(1)教师记录自己的假设,并详细说明怎样使用记录表。

(2)引导幼儿自己猜想、假设并记录。提示幼儿:“这些东西跳到水里会是什么样

的呢?我们来猜一猜。不要讲出来,先用笔把我们猜到的画下来。”(老师指导幼儿记录的方法。)

3. 实验操作。

(1)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体验“浮”与“沉”的概念。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是否和我们的猜测一样。

例如:把一个积木和石头分别投到水里,请幼儿观察积木在水里是怎样的。“我们用一个词来说一一“浮”,表示积木在水的上面。”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石头是“沉”的,表示石头在水底下。

(2)鼓励幼儿用图示表示自己看到的实验结果。

提示:将结果画下来,必须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况来画。

(3)幼儿自由操作,并记录结果。

先记好的幼儿将记录的结果与自己的预测进行比较,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对物体沉浮现象的认识。

4.交流实验记录结果(鼓励幼儿将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与他人分享与交流)。

请幼儿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记录。每一个符号表示什么。假设与实验是否一样。

5. 教师小结。

(1)引导幼儿将猜测、假设与实验结果对照,强调记录的真实性。

(2)与幼儿回忆活动中自己的操作与记录。

6.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提出延伸问题。

请幼儿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幼儿把家里的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还是浮的?试试看,并尝试自己做记录,带来与老师、小朋友们分享。

设计评析:

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仍然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所以他们常常停留于游戏的表面,而忽略了实验内在的教育价值。本设计创设的情境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的引导给了幼儿积极、大胆参与和猜想、假设的空间。

小班幼儿记录的意识还未建立,记录能力相对较弱。设计中提供的记录表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支架。

鼓励学生尊重与倾听他人的观点,帮助他们学会互相学习。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纲要》中“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篇童话内容富有童趣,句式具有重复性,内容含有推理性,既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又可以和数学领域渗透发展形状、颜色的认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感知童话中情节与词语的重复,学习词语如“提”“飘”“可爱”。

2、运用观察、猜测、参与演示的方法,理解和表现童话的内容。

3、喜欢倾听作品,能有兴趣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背景图、音频。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现教具,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可粘贴的教具,让幼儿猜测四种圆圆的、红红的东西是什么?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谁?我长得圆圆的,红红的,会是什么呢?

幼儿回答,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丰富相应的词汇学习。

活动分析:运用猜测的方法,既能调动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热情,又能发展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2、引导幼儿感知童话。

教师出示教具小兔,边对应背景中的灯笼、萝卜、气球、太阳讲述故事。

教师放音频,同时让一位幼儿模仿教师手执小兔,故事讲到哪里就将小兔指向哪里的背景。

活动分析:教师运用活动式教具,完整欣赏童话,给幼儿一个整体感知。活动式教具的运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能够吸引他们的专注力。

3、师幼讨论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讲了谁?小兔找到了太阳了吗?小兔是怎样找到太阳的?

教:小兔先找到谁?又找到谁?最后找到谁?(运用简笔画直观表现)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强调叠词“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暖洋洋的”丰富幼儿的词汇。

活动分析:为了让幼儿更深地了解掌握故事,结合小班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运用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结构,便于理解和记忆。

4、表演故事。

请幼儿来当小兔,教师当兔妈妈,表演故事。

请部分幼儿来当兔妈妈,运用对答的方式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分析:运用演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内化故事,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同时给予幼儿大胆表现展示自我的机会,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

5、拓展提问。

如果小兔在我们幼儿园里找一找,还会找到哪些圆圆、红红的东西呢?

引导幼儿拓展思维进行观察。

活动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所以在活动中,回归生活,结合实践,引导幼儿观察,从中提取相关的特征,发展幼儿对图形和颜色的辨别能力,以及概括分析能力。

6、教师总结评价。

活动分析: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幼儿梳理活动脉络,深化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这堂活动设计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小兔子找太阳这条线索,趣味性浓,是幼儿喜欢的。在引导幼儿学习讨论中,运用简笔画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记忆理解故事,用丰富的学习方式克服幼儿注意力易分散的缺点,使幼儿始终保持兴趣于故事,通过拓展性的谈话,发散幼儿思维,再次回归生活,观察归纳概括,在现实物品中找特征。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增进对家人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快乐全家福》、教师带来自己的若干张全家福照片、玩具卡《我的家庭树》。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家里人,并介绍自己的家人生活,一边介绍一边根据家人间的关系在白板上画出家庭树。

1.这是老师的爸爸,老师的爸爸头发白了,老师的爸爸很厉害,他会做饭,他做的菜很好吃,还会......

2.猜猜这是谁?这是老师的奶奶......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幼儿用书,帮助幼儿了解图片上的人物关系。

1.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爷爷) 妈妈的爸爸呢?

2.爸爸是爷爷和奶奶的孩子,妈妈是外公和外婆的孩子。

3.让我们看一看这棵家庭树是怎么做的?

4.家庭树的最下方是小女孩,小女孩的上面是爸爸和妈妈,爸爸和妈妈的上面分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四、请幼儿和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家里有那些人,分别是谁。

五、教师提问,请幼儿说出机子家里人的关系。

1.你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呢?

2.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那么你的爸爸是谁的孩子呢?

六、给幼儿发放玩具卡《我的家庭树》,请幼儿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完成。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目的要求

l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及月相的成因。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会做月相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根据月球方位变化和月相变化推想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成因)。

3 、通过认识月球的运动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天体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电灯 (瓦数大的)、皮球。

2 、挂图或投影片:一个月的月球方位和月相变化、月球的公砖、月相成因示意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l 、提问:

( 1 )地球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 2 )地球自转一周用多少时间?地球公转一周用多少时间?

( 3 )伴随地球自转发生什么现象?伴随地球公转发生什么现象?

( 4 )我们是根据什么推想地球运动状况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情况。)

2 、谈话:

( 1 )在中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过月球。月球除了像太阳一样有东升西落的现象以外,还有什么现象?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一个月内的月球方位和月相变化。)

( 2 )说一说,在一个月内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月球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 3 )关于月球的方位变化和月球的圆缺变化,你有什么问题?

3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月球的运动和月球圆缺变化的原因。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月球的运动

( 1 )讲述:我们首先来研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能告诉我们什么。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变化,另一种是在不同日期同一时刻的变化,我们分别来研究。

( 2 )讨论:

①根据你过去的观察说一说,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傍晚 6 时、 7 时、 8 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的变化的?(自东向西移动)每天都是这样吗?你认为这种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 (初二、初四、初八……的傍晚),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变化的?(自西向东移动)这说明什么?(月球在自西向东运动)这种变化会不会是由于地球自转或公转产生的?(不会)为什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③农历初二、初八、十五的傍晚,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农历十六、二十二、二十八的早晨,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移动的“路线”(轨迹)是什么样的?(弧形)

④上半月,我们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下半月,我们仍然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这说明什么?(说明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⑤农历初二月球在什么方向?农历十五月球在什么方向?每个月都是这样吗?这说明什么?(这也说明月球在绕地球运动,只有这样,上述现象才能循环出现。)

⑥通过以上分析,你知道了什么?

( 3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月球的公转。

( 4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月球总在围绕地球转动,月球的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5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2 、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成因

( 1 )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月球的圆缺变化。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板书:“月相”)。

( 2 )讨论:

①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初二是向左弯的月牙儿,初八是有半边明亮,十五是圆月,二十二是左半边明亮,二十八是向右弯的月牙儿。)每个月都是这样的吗?从月圆到再次看到月圆,中间相隔多少时间?(农历一个月)

②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在变化?

③月球会发光吗?为什么我们看到月球是亮的?(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月球都能被照亮吗?哪部分是亮的?(板画说明,只有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才是亮的,才能反射光刀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是怎么回事?)

④月相变化是伴随月球的什么变化发生的?伴随月球的方位变化而发生,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球逐渐向东移动,月相不断变化。)这两种变化在时间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变化部是循环的,周期都是农历的一个月。)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可能与月球围绕地球的转动有关系。)

( 3 )讲述:以上,我们对月相的成因做了一些推测,认为可能与月球的公转有关系。为了证明这些推测对不对,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的方法是:用教室里这盏灯当作太阳,你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灯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 4 )学生分组实验。

( 5 )汇报实验结果。

( 6 )讨论:

①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②根据以上研究,说说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 7 )讲解: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与黑暗部分各半。有时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时全部是黑暗的。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有月相变化。

( 8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 9 )提问: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月相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巩固应用:

1 、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成因。

2 、提问:

( 1 )月球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 2 )伴随月球的运动我们看到什么现象?

( 3 )月相的成因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我们会看到有月相变化吗?如果月球不是绕地球转动,我们会看到有月相变化吗?

布置作业:

思考:据研究,月球也有自转运动,可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总是同一面,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这是怎么回事?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纸团进行创作,感知用不同材料作画带来的色彩、图案美。

2、乐意参与印画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范例、蘸画用的纸若干、抹布、调好的水粉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现在天气慢慢变冷了,小朋友们睡觉的时候都要盖什么呀?(盖被子)

2、这是你们午睡的被子,看看这条被子上面有什么?

3、小结:哦,被子上面有很多的图案和很多的颜色,这样的被子就很漂亮了。

二、制作花被子

1、小朋友,你们每人都有一条漂亮的花被子,可是这个娃娃却只有白被子,她想请小朋友帮忙把她的白被子变成花被子,你们愿意吗?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你们认识吗?(红、黄、蓝、绿)

3、这里还有一些纸,有了这些漂亮的颜色和纸,我们就能把白被子变成花被子啦。

4、仔细看着我是怎么帮助娃娃把白被子变成花被子的。我先拿起一张纸,然后把纸变变小,捏一捏、搓一搓,变成一个小纸团了。

5、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和小纸团亲一亲,然后再用力按到白被子上,你们看白被子上有了什么?

6、再亲一亲这个颜色,找一个空白处继续按一按。

7、花被子肯定有很多颜色,我们再来换一种颜色吧。那么刚才那张纸就扔进小筐里,重新拿一张纸,把它变变小,捏一捏、搓一搓。变小之后,选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颜色和它亲一亲,然后找到白被子上空白处用力按下去。哇,这样娃娃的白被子就变成花被子啦。

8、现在要请你们帮娃娃做一条花被子了,记住哟用你喜欢的颜色制作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漂亮的花被子,印好后看看被子上有哪些颜色。

9、注意用完的纸团要放入小筐中,手脏了在抹布上擦干净。现在请你们开始吧。

(幼儿制作花被子,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10、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纸团蘸上颜料,就能把白被子变成了不同的花被子,真漂亮啊。

三、说说漂亮的花被子

1、花被子真漂亮,谁来介绍给娃娃听,你为娃娃做了哪条花被子,用了哪些颜色?

2、小结:娃娃看到那么多不同的漂亮的花被子很高兴,说谢谢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能干!

延伸活动:

提供其他材料(印章、瓶盖等)在区角活动中尝试制作花被子。

小百科:被子是床上用品的一种,是面积足以覆盖人体、长方形的布料,一般用作睡眠时保暖,被子通常由被套或者被单包着棉絮而成,用棉做的被子叫做棉被。除棉被外,也可以用羊毛、蚕丝或者丙烯酸纤维等人造纤维制造。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数数活动,体验点数游戏的快乐。

2.初步建立按数取物的能力。

3.能够口手物一致地点数数量是3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到五的数字

2.图片:小蘑菇卡片若干,1—3的数字图片并贴到操作卡上。

3.操作玩具:萝卜、小红花、。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课题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数字歌”,边模仿开汽车,

引导幼儿分别和1、2、3数字宝宝认识并问好。

二、展开

1.通过游戏《送礼物》学习1、2、3的点数。

(1)问:今天我们来到数字宝宝家,应该怎样送礼物,“数字宝宝1、2、3”才会高兴呢?

(送的水果个数要与数字宝宝表示的数量相等)。

数字宝宝1、2、3、分别表示多少数量?

教师:1表示数量是1的物体,2表示数量是2的物体,3表示数量是的物体。

(2)教师在示范版上分别根据数字出示相应的数量的水果卡片,演示按数取物。

(3)课件播放点数方法

(4)教师正确示范点数的方法:

右手食指指着点数的物体,自左而右一个一个点数,点一个数一个,

最后将所数物体按逆时针方向划圈,提高声调说出总数。

(5)幼儿进行点数,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点数。

2.幼儿送礼物练习按数取物

(1)取出操作卡,确认是数字宝宝和礼物材料

(2)请送给数字宝宝“1”1个萝卜,

(幼儿从盘中取出1个小萝卜卡片放在数字1的旁边)

请幼儿点数验证。

(3)请送给数字宝宝“2”2个蘑菇

(幼儿从盘中取出2个小蘑菇卡片放在数字2的旁边)

请幼儿点数验证。

(4)请送给数字宝宝“3”3个萝卜

(幼儿从盘中取出3朵小红花卡片放在数字1的旁边)

请幼儿点数验证。

3.知识迁移:参观数字宝宝家,引导幼儿找找数量是“3”的物体。

三、结束

游戏“找朋友”,巩固按物取数:

听到几下声音,就请相应的数字宝宝举起来。

如“老师拍3下手”“敲2下鼓”等,也可邀请个别幼儿带领游戏,提高兴趣。

根据时间结束游戏和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准备

被损坏的图书一本;

好的图书、玩具若干;

订书机、透明胶等。

活动目标

学习玩玩具、看图书的正确方法。

积极参与活动,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知道玩具和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养成爱惜玩具、图书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引导幼儿了解图书被损坏的原因,学习修补损坏的图书。

(1)提示语:呜--是谁在哭?原来是图书在哭,它为什么哭呢?

(2)教师以书的口吻说:我原来可漂亮了,里面还有很多的故事,可是有一天,东东和明明都想和我做朋友,谁也不让谁,把我扯烂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图书为什么会烂?怎么做才不会烂呢?小朋友愿意帮帮这本书吗?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助它呢?

(4)教师带着幼儿用订书机或透明胶将书修好。

2.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看书、玩玩具的方法。

(1)师:小图书补好了,它谢谢小朋友的帮助。

(2)请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和图书、玩具做朋友?

(3)请两名幼儿分别示范看书、玩玩具的方法并引导其他幼儿观察。

(4)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做得对吗?看书、玩玩具时还要注意什么呢?

3.教师发放好图书和玩具,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和它们做朋友。

4.活动结束,引导幼儿轻轻的有序地收拾图书和玩具。

活动建议提示

1.可出专利"我是爱护图书、玩具的好宝宝",教师及时拍下良好的行为,张贴照片,激励幼儿。

2.指导值日生每天定时清理图书、玩玩具,并检查督促其他幼儿看书,玩玩具的行为。

3.在日常的桌面游戏、区域活动、自由活动时,教师应提供适量的玩玩具,摆放合理,方便取放,随时提醒幼儿注意爱惜,不要争抢,轻拿轻放。

4.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修补家中的玩具和图示,教育幼儿爱惜玩具、图书,不无故撕书、拆仍玩具。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带到幼儿园与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