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推荐】幼儿园教案集锦7篇

【推荐】幼儿园教案集锦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4W 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幼儿园教案集锦7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中班语言教案:说相反的

  活动目标:

1、 理解反义词的意义;

2、 能根据画面内容说出相应的反义词、数量词及成对的反义词;

3、 学习朗诵儿歌,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大象、小鸟及相关图片,大、小皮球各一个。 活动重点: 根据画面内容说出相应的反义词、数量词及成对的反义词,再将他们适当的组合在一起,编成一首儿歌并学会朗诵。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述。

  活动过程:

1、教师做动作“关门”,让幼儿做相反动作“开门”,引出一对反义词“开”、“关”。

2、(出示大、小皮球)得出:大和小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我们就叫它反义词。

3、出示图画:大象、小鸟,引出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头大象,一只鸟。”重点强调“大”“小”,注意量词“头”“只”,并朗诵。

4、翻开《语言》15页,看图(骑车、走路),教师引导仿编儿歌(一个前,一个后,一人骑车,一人走),找出反义词(前、后)并朗诵。(可以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诵)。

5、出示“一把韭菜,一根草”,师幼仿编儿歌(一个多,一个少,一把韭菜,一根草)。

6、全体幼儿齐读本节课学习的儿歌。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美景;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经验准备】:组织幼儿去大自然中寻找"美丽的春天"。

【物质准备】:

1、《美丽的春天》的课件,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2、电视机、DCD、彩笔、纸、

【设计理念】:

通过幼儿课前对春天的寻找与发现,让幼儿亲身体验美丽的春天,再通过课件的播放配上背景音乐,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和创作的成就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又是容易转移的,他们有时会对某些突然发生的事感兴趣。所以,老师先用《美丽的春天》课件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幼儿看到了春天的美景。新《纲要》指出:"老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能摒弃传统的绘画教育观念和模式,变"范例--示范--临摹"为"观察体验--语言引导-表现创作",使幼儿绘画活动成为快乐的生活体验,孩子们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形式导入,激发幼儿情趣

师语: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旁,谁愿意说一说,春天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观察与体验(完整观看一遍)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有关春天的图片,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美丽的春天》,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背景音乐,让幼儿欣赏。

3、分段观察与引导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

(1)第一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公园里有什么?听见了什么?他们好像在干什么?

(2)第二组图片:有哪些小动物?他们长得什么样?渗透保护动物的品德教育。

(3)第三组图片:观察"春天里的各种花"---桃花、梨花、野花、油菜花

(4)第四组图片:观察春天里人们的活动:植树、放风筝。并渗透环保教育。

(5)第五组图片:观察山村风景图片:说一说其特征。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巡视观看幼儿作画情况,尤其是要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作画。

5、作品讲述

幼儿互相欣赏,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教师讲评幼儿的作品。

6、课堂小结: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画出了自己所喜欢的美丽的春天,并在画面的安排、颜色的选择与搭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小朋友继续努力。

7、活动延伸:

(1)课后,将自己的画涂上漂亮的颜色。

(2)双休放假时与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亲自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认为首先打破了传统的"依葫芦画瓢"的单一教学模式。通过课件,引导孩子观察与体验,然后鼓励孩子大胆自由的绘画与表现,最终作品内容丰富多样,富有童趣.。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观察、想像、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另外,我也充分意识到教师在主题活动中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支持者。因此,要孜孜不倦地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己对幼儿的认识和幼儿教育的理解。只有善于吸取新型的理念,并有效的指导实践,才能使师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富有实效。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跟唱《桂花桂花几时开》的儿歌。

2、让幼儿熟悉桂花,并了解其开花时间。

3、引导幼儿在固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注意相互间的碰撞。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桂花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出游戏。

T:小朋友,你们今天早上听周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呀?

Y:……(引导小朋友说出故事的名字《小小鱼的桂花发夹》)

T:那有哪位小朋友能说出桂花的颜色和形状呢?

Y:黄色、四个花瓣。

T: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们都已经认识桂花了,真不错!那有谁知道桂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呢?

Y:……

T:刚才老师已经听到正确的答案了。没错!桂花呀,是到10月才开花的。今天呢,老师就请小朋友们玩一个叫《桂花桂花几时开》的游戏!

二、学习念儿歌。

T:不过在游戏开始之前呀,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先学一首好玩的儿歌。先听老师念一遍……

T:这首儿歌是不是很简单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马上就能学会,是不是?

Y:是

T:好,那我们男孩子和女孩子比赛,看谁先学会!现在先和老师一起念一遍……

T:大家学得都很快,我们先来听听女孩子念得怎么样,然后再听男孩子念,比比谁念得好!

Y:女孩子一遍……、男孩子一遍……(轻声提醒)

T:女孩子们的声音很好听,男孩子们念得也不错!

三、介绍游戏规则

T:大家儿歌都已经学会念了,那老师的游戏也要马上开始了!首先由王老师和我还有两位小朋友来做个示范。(邀请两名小朋友)王老师做桂花的花蕊(戴上桂花头饰),我和XXX做桂花的花瓣,拉成圈围在王老师的身边。当游戏正式开始的时候,花瓣们就要拉着手围着花蕊转圈,一边转圈一边要一起念儿歌,当念到“10月桂花朵朵开”的时候,充当桂花花瓣的小朋友们就要把手松开,向四周逃散,王老师会来抓一个逃跑的花瓣,哪一个小朋友被抓到,游戏就结束了,没有被抓到的小朋友就要停住,不能再跑了!被抓到的小朋友呢,就在下一轮游戏中充当花蕊,来抓其他的小朋友。小朋友们都听清楚了吗?

Y:清楚了。

T:大家等会在跑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能推别的小朋友,如果被老师发现,就取消游戏资格。还有只能在红线内跑,不能跑出红线的范围,跑出去的小朋友,老师就请他到旁边休息,看别的小朋友玩。你们想不想被取消游戏资格呀?

Y:不想。

T:那等会你们要遵守规则哦!好了,现在《桂花桂花几时开》的游戏开始。全体起立!

玩两遍《桂花桂花几月开》的游戏……

四、游戏递进。

T:刚才呀,我们问了桂花的开花时间。现在老师要加一点难度了,我们试着问问看桃花是什么时候开花的,好不好?

Y:好!

T:不过这次呢,老师先不告诉大家桃花开花的时间,只告诉当桃花花蕊的小朋友桃花开花的时间。所以,这次游戏小朋友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当听到“桃花朵朵开”的时候,要马上放开手跑。如果注意力没有集中,等会呀肯定跑得最慢,一下子就会被抓住的!我们看看那个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呀!

玩一遍《桃花桃花几月开》

T:啊!XXX被抓住啦!是不是刚才开小差了。没有及时跑看呀?

Y:……

T:那我们再玩一次,这次换荷花!

玩一遍《荷花荷花几月开》游戏……

五、游戏结束。

T: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会自己编儿歌唱,而且注意力很集中,反应也很快,真不错!但是小朋友的记忆力怎么样呢?老师来考考大家!谁能告诉老师,刚才的游戏中一共出现了几种花呀?

Y:三种

T: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Y:桂花、桃花、荷花

T:真棒!那老师再问,又有谁记得它们开花的时间是在几月呢?老师一个个来问,首先桂花是几月开的?

Y:十月

T:桃花呢?

Y:三月

T:荷花?

Y:七月

T:中二班的小朋友实在太厉害了!记忆力这么好!王老师你说是不是啊?

T:好,今天的游戏就到这里结束,小朋友去洗手吃饭!

小百科: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表演的形式,感知图片的内容,体验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2.感受图片分格线的格式,以此猜测儿歌的内容并学习仿编儿歌。

3.体验参与游戏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图片、伴奏旋律、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模仿小动物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音乐,咦,我们一起听听这段音乐中可能藏了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又是怎样走路的?(老师提醒幼儿用节奏来念)带领幼儿听音乐模仿小动物的“爬、飞、跳、游”4种走路方式。

(首先,创设情境,以一首听上去轻松而且节奏感很强的旋律导入,并借助于问题:这段音乐中可能藏了哪些小动物,他们又是怎样走路的,来调动幼儿最直接的经验回忆。带领幼儿模仿小动物,虽然这个环节比较简单,但需要幼儿不断适应新的动作模式,因此老师的示范、鼓励等策略由而此介入:看,谁来了,它是怎样走路的呀?等等,帮助幼儿初步感知了儿歌的节奏型,为后面的活动做了很好的经验准备。)

  (二)看图学儿歌,了解分格线的格式

老师:“刚才你学了哪些小动物,它是怎样走路的?”

老师:“我们还可以把这个好玩的游戏变成一首很有趣的儿歌呢?这首儿歌在哪儿呢?就藏在老师带来的图片里,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第一张图片

老师:“图片上有谁?它在干什么?它爬到谁的家?”

(这张图片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老师带领幼儿集体学说。)

2、出示第二张图片

“蝴蝶是怎样走路的?它又会飞到谁的家呢?”

(这张图片也可以像第一张图片一样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谁来说说,请幼儿个别讲述——“蝴蝶蝴蝶飞,飞到青蛙家。”)

(将第一幅和第二幅图片放在一起讲述因为这两幅图片的内容、画面、句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问题简单明了,对幼儿来说,图片儿歌的内容是简单的,富有节奏的句式是有趣的。因此,这个环节我不断地提醒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儿歌的句式节奏上。通过这一环节,幼儿也会初步感知到这种首尾呼应的句式。)

3.了解分格线的格式

(1)请幼儿比较第一、二张图片:“这两张图片和我们平时看的图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能发现其中的小秘密吗?”

(2)向幼儿介绍分格线。

老师:“这个分格线有什么用呢?”

小结:当我们把几幅小图片放在一起,用分格线隔开,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些小动物在做这些事情的连续过程了。

(3)出示第三幅图片

老师:“这幅图片上也有分格线,谁来用一句好听的话把这幅图片的内容像前两幅图片一样说出来呢?”

——“青蛙青蛙跳,跳到小鱼家。”

(这个环节重点是解决分格线这个难点。分格线对于幼儿来说知识性含量大,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个大环节中单独解决掉,同时也是想让幼儿带着初步掌握的知识经验潜移默化地在后面的环节中慢慢地消化理解。)

4.第四、五张图片

老师:“咦,小青蛙跳到小鱼家,它找小鱼干什么呢?”原来,青蛙要告诉小鱼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在小鱼的身边出现了什么呀?”———鱼网要来网小鱼了。

“小青蛙会对小鱼说什么?”

“小鱼会害怕吗?”

“小鱼小鱼游,游到谁的家呢?鱼网是它的家吗?它的家又在哪儿?”

“小鱼究竟有没有被抓走?我们一起看看”

“小朋友在干什么?哦,小朋友跑呀跑,跑回了自己的家。”

(这两张图片的内容和前面图片的内容相比略有不同,因此一系列的提问采用了递进的形式让幼儿在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猜测、推断。建构了有效的师生互动。)

5.完整地学说儿歌一遍。

老师:“我们一起来听着好听的音乐把儿歌完整地说一说。”

(形象生动的图片配上韵味十足地旋律,能在瞬间调动起幼儿的视听感官,培养了幼儿欣赏性的倾听能力,促使幼儿在倾听和欣赏画面过程中油然而生一种愉悦感。给了后面创编活动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

  (三)创编儿歌

1.集体创编。

老师:“在这首儿歌中讲了4种小动物不同的走路方式,在一开始的游戏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咦,我们能不能把这些会爬的、会跳的、会走的小动物编进儿歌中,让它变成一首会变化的儿歌。我们来试试,好吗”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张图片,除了毛毛虫会爬,还有谁会爬?”

(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称,老师相应地贴上图片。)

幼儿一起把新创编出的儿歌说一说。

2.个别创编

老师:“大家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图片,大家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放在图卡上来创编新的.儿歌。

要求:

(1)新儿歌中几种小动物走路方式要不一样。

(2)贴图片的时候,想一想,前一幅分格线后面的图片应该和后一幅分格线前面的图片怎么样?你的新儿歌能不能连贯地讲下去。

幼儿分别操作。

3. 幼儿展示自己的儿歌

(这个大环节应该是整个活动的**部分,由集体创编——小组展示帮助孩子更好地迁移作品经验。这也是实现教育活动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讲述迁移更好地帮助幼儿把书本经验转化为实践生活经验。同伴之间的合作,创编出一个个有趣的儿歌。一个幼儿的表述,有启发了其他幼儿的想象,开拓了思路,从而引发更多的新组合。)

附儿歌:

虫虫虫虫爬

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

蝴蝶蝴蝶飞,飞到青蛙家。

青蛙青蛙跳,跳到鱼儿家。

鱼儿鱼儿游,游到谁的家?

小朋友跑呀跑,跑回自己的家。

活动反思:

1.对重难点的把握。

为了让活动更具有挑战性和适合中班幼儿的学习需要,在活动重难点方面笔者定位为:在体验儿歌的韵律和节奏基础上,感受图片分格线的格式,并以此猜测儿歌的内容学习仿编儿歌。活动中对儿歌的理解和掌握方面对于幼儿来说并不困难。难点应该在幼儿最后创编这个环节。因此我们采用了集体创编先,幼儿小组、个别创编后,并结合图片的辅助材料来帮助幼儿很好地解决这个难点。

2.活动过程和方法的组织。

在这次活动中着重体现的是游戏激趣、互动提升、创编表达这3个过程。在第一环节游戏激趣中,借助于音乐旋律、老师的提示语、幼儿的动作参与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经验回忆,直接为后面的活动做好准备。在第二环节互动提升中,借助图片学习儿歌,幼儿由此进入了互动的环节。前三幅图片的内容、画面、句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内容简单、节奏有趣。幼儿能够感受首尾呼应的句式。把分格线放在了第三幅中解决,是想让幼儿带着前两幅知识经验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后面的环节。在学习后两张图片的内容时提问采用了递进的形式很好地建构了有效的师生互动。整个活动自始至终吸引幼儿,很自然地把幼儿推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参与的热情。在第三环节创编表达中,由集体创编——小组展示帮助孩子更好地迁移作品经验,是对儿歌韵律和节奏学习次巩固性练习,并与起始部分相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链。

不足之处:

在最后创编活动中,我希望幼儿能根据儿歌的句式节奏来创编,加上图片的经验帮助会使幼儿的创编有了更多的精彩、有趣和可爱之处。幼儿的想法是拓展的、开放的,但在表现时出现了与语言表述的脱节和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分析原因:1.材料提供的有限性局限了幼儿的创作和表现。2.语言技能的支撑不够局限了幼儿很多表达。

我的疑问:创编作为难点,强行需要幼儿按照句式讲述难度很大,影响了活动的效果,我们追求的是美的意境还是硬幼儿导入我们预定的学习情境?

小百科:狭义上是指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六足动物总纲( 包括原尾、弹尾、双尾、昆虫四纲)均泛称昆虫。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花瓣鱼

活动目标:

1.欣赏和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美好意境。

2.能在花形卡纸上贴花瓣,创造性的制作仿真鲜花。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花瓣、玻璃鱼缸、花形卡纸等。

活动过程:

1.欣赏花瓣。

请幼儿观察,漂浮在水里的花瓣像什么?

2.欣赏和理解散文诗《花瓣鱼》。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花瓣鱼》。

花瓣鱼是什么变的?为什么花瓣鱼比小溪里的鱼更漂亮?(因为花瓣有深红的、粉红的、雪白的……小溪里的鱼没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有了花瓣鱼,小溪为什么变成了彩色的、香喷喷的小溪?(花瓣五彩缤纷,还有香味,所以小溪就变成了彩色的、香喷喷的小溪。)人们为什么不舍得捕捉花瓣鱼?花瓣鱼离开小溪回到树上,又变成了什么?

3.指导幼儿做花瓣鱼。

4.分享与交流,用幼儿作品布置教室。

散文诗:

《花瓣鱼》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也开了。

一阵风吹过来,吹落了桃花、杏花和梨花。它们乘着风儿飞啊飞啊,飞向一条清亮的小溪。

花瓣儿刚一沾到水面,扑愣愣,就变成了一条条桃花儿鱼、杏花儿鱼、梨花儿鱼。从这以后,小溪里又多了好多好多的鱼。

花瓣儿鱼比小溪里的鱼漂亮多了,有的深红,有的粉红,有的雪白。

自从小溪里有了花瓣儿鱼,小溪就变成一条彩色的小溪了。

花瓣儿鱼不但颜色美,还有花的香味儿。

自从小溪里有了花瓣儿鱼,小溪就变成一条香喷喷的小溪了。

好多人都知道,小溪有了花瓣儿鱼,就带着渔网鱼竿来捕鱼了。

可是,他们站在小溪边,看着花瓣儿鱼游来游去,像水中的花朵,闻着溪水飘散的花香,谁也舍不得捕捉它们了。

经过了夏天、秋天、冬天,花瓣儿鱼在小溪里交了很多好朋友,生活得很愉快。

春天又来了,花草树木又都发芽了。大地泛起了绿色,还飘着一阵阵香味儿。

花瓣鱼很想念它们的树,是啊,离开了那些桃树、杏树和梨树都一年了。

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早晨,花瓣鱼游出了小溪,跳跳蹦蹦地又回到了树上。

回到树上,它们又变成了一朵朵桃花、杏花、梨花。

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开了。

人们说,今年的花儿开的真早啊!

幼儿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我们大班的孩子午餐时使用筷子,多数孩子对筷子产生了好奇心,孩子的兴趣给了我灵感,生态环境第一县--庆元,素有“竹木之乡”的美称,是全国最大的筷子生产基地。作为园本教材开发的一块内容,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筷子,寻找筷子的不同特征,知道筷子是人发明的,知道筷子的用途。

2、引导幼儿自己设计筷子的花纹图案,培养幼儿美的欣赏能力及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庆元的筷子厂,了解筷子品种的丰富性。培养幼儿喜欢庆元的情感。

准备:

1、四筐各种各样的筷子,四筐装饰纸(可直接粘贴的各色彩纸)

2、课件1(介绍筷子品种)课件2 (简单介绍筷子的生产的主要环节)

3、白筷20双,筷子包装盒4个。

过程:

一、谜语导入活动:认识筷子

小朋友,老师有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不怕,酸甜苦辣一起尝。猜一件生活用品。(如幼儿猜不出)辅助提问:平时我们吃饭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二、引导幼儿认识筷子的特征

1、(出示一双筷子供幼儿观看)提问:筷子有什么用?请幼儿回答,介绍:筷子是人发明的,古时候的人们吃饭都是用手抓,既不卫生,又不方便,于是聪明的人们就削两根竹棍,一头细一头粗,用来吃饭夹菜,最早称它为“箸”,后来改名为“筷子”。

2、今天我从家乡庆元带来许多筷子给你们看,请小朋友找一找筷子有什么不一样?(每桌出示一筐筷子)请幼儿观看后,提问:筷子有什么不一样?(两根一样长,花纹对称、一头粗一头细、有粗的,有细的、有儿童筷、有花边筷、有长短不一样、有整根装饰、有半根装饰的、有各种颜色的……)

3、你们会用筷子吗?请小朋友找出一双漂亮的筷子来,提问:为什么它们是一双的?强调同一双筷子长短一样、大小一样、花纹对称、它们是好朋友。看看这些有花纹的筷子它们的花纹都在哪里?(能说出花纹都在筷子的上半部分,为下一部分的装饰筷子作准备)。

教师:这么多漂亮的筷子都是我们庆元生产的,我们庆元素有“竹木之乡”的美称,有多家全国著名的筷子厂,幼儿观看课件1

这些筷子是怎么做成的呢着?下面我们一起去筷子厂看一看吧,(幼儿观看课件2)。

三、装饰筷子

现在我们也来当小小设计师,帮忙装饰一下这里的一批筷子,给它们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吗?。小朋友可以先想好怎样设计,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设计。(每组一筐装饰纸,每人一双白筷子)

1、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大胆想出各种方法来装饰筷子,并将装饰好的筷子装进盒子。

2、作品欣赏,开设筷子展览会。

(1)、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大胆表达自己想法。

(2)、幼儿相互欣赏,说己最喜欢的一双筷子。

(3)、老师:现在筷子们可开心了,都穿上漂亮的衣服,明天我将把小朋友设计的筷子竹筷厂,请小朋友有机会到我们庆元去玩,说不定你会在超市里发现你设计的筷子呢!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平衡石行走,并能朝不同方向走。

2、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及手脚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平衡石10对、双单元砖12个、体能棒24根。

经验准备:有较好的保持平衡的能力,有挑战新事物的勇气。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简单的律动,进行热身运动。

2、教师出示平衡石,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二、游戏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布置场地:将体能棒插在两块双单元砖上,形成一条障碍线。幼儿自由跳跃,活动踝关节,为下面的游戏在准备。

2、教师让幼儿尝试平衡石,引导幼儿分享经验,讨论玩平衡石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教师边示范编引导幼儿平衡石的玩法:双手拉住绳子,两只脚分别踩在平衡石上,上身稍稍往前倾,站稳后将绳子拉直,迈步时眼睛要尽量往前看,速度要慢。幼儿自由练习玩平衡石,鼓励幼儿往不同的方向行走。也可以鼓励幼儿尝试跨越障碍线。

4、待幼儿熟悉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两人一组跨越障碍线的比赛。

三、结束部分。

1、做腿部的放松运动,游戏自然结束。

2、稍事休息后,教师带领或引导幼儿将材料归放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