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达标测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达标测评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83K 次

  【达标测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达标测评

1.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 、 和 。其作品有小说集 、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有

、 、 等。

2. 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

(2)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 )

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 )

A.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C.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D.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老师。

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看鸟雀们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

5.阅读课文选段,思考下列问题。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2)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4)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到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都二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5)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6)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于是我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7)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请在选文中分别找出描写蝉、黄蜂、叫天子(云雀)、油蛉、蟋蟀的动作的词语:

(2)下列句子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D.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形。

(3)选文中的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 )

A.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B.百草园里物产丰富。

C.泥墙根一带乐趣最多。

d.拔何首乌,摘覆盆子,不畏艰辛。

(4)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句。

【中考链接】

(2011年浙江省台州市)名著阅读

他虽疾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砍到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同放弃成亲,为的是让刘太公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文中的“他”指的是 ,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外两件事:

  【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乡间的庙会

在华北的农村,有一种传统的习俗,每个村子每年都有定时的庙会。相邻的村子不会同时举行,在相对的农闲季节,它们各有自己的节日。

每逢庙会时节,村里张灯结彩,空地上用苇席搭起了戏台,台口用彩绸装饰,大红大绿的别有一番情趣。五十年代的乡戏还没有电灯,几只比马灯大许多的汽灯挂在戏台上,把乡里平淡的日子都照亮了。

庙会一般是三两天,每家都有亲戚从四面八方的村里赶来,他们套了牛车或牵了毛驴儿,穿上节日里的衣裳,篮子里的饽饽是点了红点的。这种走亲戚,人们称它为“上庙”。穿了新装的孩子们把村子装点得鲜活了起来。商家和小贩们也赶来了,为乡村夫人节日增加了另一种氛围。庙会上有卖艺的,有买衣服和布匹的,还有买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我记忆最深的是吹糖人,还有卖芝麻糖和甘蔗的。庙会要比人们重视的春节、八月十五等传统节日更具交往型和商业性。

在乡村的那几年,我和大人们赶过几次庙会。一早起来就等着来接的车子。在乡间的土路上,木轮的大车上铺了苇席和棉被,女人和孩子们摇晃在上面,听着木轴发出的吱呀声和车把式悦耳德吆喝声。车把式们抱了结着红缨子的鞭子,有的跟车走在路上,有的坐在车辕上。拉车的牲口也在脑门上结了红璎珞。人们相互答应着,这是一年一度的乡村里的节日,它点缀着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

五岁那年,家乡的庙会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两件事:一是自己买了一本书;另一件事是第一次看了“鬼戏”。

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人书,一毛二分钱。书中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书名叫《一鼓作气》。我被封面上的战车和战旗吸引,天天拿着从庙会上买的木刀木枪,编撰着从戏台上看来的故事。那是我的第一本书,我把它保存了许多年。

庙会上最吸引人的要数唱戏了,河北梆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伴奏声划过夜空,老远就能听见。无论春夏秋冬,台下总是熙熙攘攘挤满了人。孩子们为了看得清楚,很早就用条凳占了位子。开场锣鼓响过三遍,戏才真正开始了。往往开头总是一两段折子戏,然后才是正戏。最吸引孩子的不是戏的内容,而是那些奇异的戏剧服饰,武将的靠背旗和长长的雉鸡翎,花旦的凤冠,还有丑角的花脸。许多戏的内容都已经忘光了,惟有一场“鬼戏”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那戏的名字叫《狮子楼》,讲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戏台上的汽灯都调得很暗,台上用酒点上了几簇鬼火那蓝色的火焰后面不时地武大郎青色的脸。我至今还记得,因为恐怖我紧紧抓住了大人的手,那几簇蓝色的火焰跳动得几乎让灵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不知为什么,在乡村的记忆中,我总有一股无名的哀伤,即使在那高亢的戏剧的唱腔中,我也能听到它的存在。它幽幽地飘荡在大地上,或许,这就是华北原野上的“燕赵悲歌”,它神秘地在人们心中无尽地盘桓,已有几千年。

1. 本文写的是乡间庙会,简要说出全文围绕“庙会”行文的思路。(每个空须有“庙会”二字) ------- -------

2. 第4自然段对“路上”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试举一例赏析。

3.从文中看,庙会用哪些内容点缀了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你怎样理解作者今天对庙会的认识?

(拓展延伸部分可以放到课下,让学生当作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