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导学案(精品)

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导学案(精品)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4W 次

 教学要求:

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导学案(精品)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 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 板书并认读生字“螳螂” “蝉”

3、 指出他们属于左形右声字,便于识记。

4、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二、明确目标、课前预习:

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1、 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2、交流:你通过读,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3、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那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

5、集体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四、归纳整理、拓展提高:

1、这些角色,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捕捉或者攻打自己的目标的呢?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句子。

3、集体交流相关句子。

 五、指导书写:

1、出示 “侯”、“候”

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观察学生自然会明白多一竖少一竖就是两个不同的字)

3、同样观察一下其它生字,想想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然后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直接揭题,复习迎新: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这是篇寓言故事,还记得寓言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吗?(借助故事说明道理)

2、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寓言,从中得以什么启示呢?

3、那么,《螳螂捕蝉》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明确目标、课前预习:

1.春秋战国时期,烽烟四起,群雄争霸,吴王也想攻打赵国,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大臣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

2.如果你是吴王身边的一位谋臣,你会如何劝说呢?

3.面对你们言词灼灼的劝说,吴王是什么态度呢?指导读吴王的话,要求读出王者的霸气。

 三、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1.战争一触即发,吴国危在旦夕,谁能救我江山?自由读文章2到11节,边读边捕捉少年救国的信息要点。

2.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是如何改变那个固执己见的霸王?(利用螳螂捕螳的故事)

3.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其中奥妙何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图。

出示挂图:

A、 指导观察,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动物,它们都在忙着些什么?

B、 引导说话,你能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将它编成一个通俗有趣的故事吗?

C、 启发想象,假如你是图中的某一种动物,此时此刻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D、 随堂练写,将你所见、所说、所想来写下来,就是一篇有趣的小故事了。试试看,你一定能写好。

E、课堂交流,师生评点。

4.回归文本,比较分析:

A、找出文章中描写这幅图景的语言。

B、指导朗读,哪些词语写出了小动物的得意忘形?(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哪些词语写出了动物们只顾眼前目标的紧张心态?(拱着、举起、要去)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C、生试读,交流,再读,直到满意为止。

D、比一比,与我们编写的故事相比,文章的描述为什么这么简单呢?(突出寓言重在说理的特点)

 四、归纳整理、拓展提高:

1.这个小小的故事为什么能打动高高在上的国王?(旨在突出与攻打赵国的异曲同工之处,即只顾眼前利益而忘记身后隐患,从而点明文章中心)

2.小小的少年又是如何让踌躇满志的大王耐下心来听完这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假装打鸟,故意引起国王的好奇,变被动为主动)

3.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个什么样的少年?(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等)从中可以学习他的什么?

4.明理: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原来忠言未必逆耳,关键得掌握说话的时机,说话的技巧。

 五、反馈检测、课后训练:

1.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作出了什么反应?(恍然大悟状)

2.他明白了什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引导想象,指导说话)

3.你听了少年的故事,又知道了些什么?(相机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忘记隐患。再次强化中心)

4.成长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或许你曾经看到,或许你曾经遇到过类似螳螂捕蝉这样的尴尬,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5.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眼前的利益?(再次升华中心,指导生活)

6.所以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让我们牢记这八个字,借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