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九年级上册《满井游记》教案(附资料)

九年级上册《满井游记》教案(附资料)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6W 次

  【创意说明】

九年级上册《满井游记》教案(附资料)

《满井游记》是一篇游记小品,这篇游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写景能抓住特定时间、地点的景物特征,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料又合情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解题导入: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二、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1、读课文(齐读,范读,跟读皆可)

2、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4、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品味妙点

1、本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从哪些描写中可看出本文写的是“初春”的景色?

提示:可先让学生寻找所描写的景物,下表可参考。如果学生程度好,直接进行。

一城中余寒景象燕地寒,花朝节后(地点、时间)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石二

出游地点:满井满井所见景物景春水之美春山之美杨柳之美麦田之美人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物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所感: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三

记游原因,作者感受

⑴从时令看,写的是“花朝节后”的事。

⑵从气候状况看,冬寒犹在,“天稍和”,“高柳夹岸,土膏微润”,这说明春天刚降临人间。

⑶从所写景物特征来看,处处着眼写初春之景。写“冰皮”已解冻,照应了“天稍和”,又用一“始”字,呼应上文的“余寒犹厉”。写“波色”已明,但又不是通透贼亮,用一“乍”字,把初春之“波色”叙写得恰如其分。写“雪融”“洗山”,“洗山”之雪水乃“初晴”雪融之水。写“柳条”不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仲春之景,而是“将舒未舒”,一个“将”字,一个“未”字,初春之景不写而境界全出。因为是初春,因为“风力尚劲”,所以游人尚稀。就连设喻时,也牢牢扣住初春的特点。可以说,本文无一处不是在写“初春”之景。

2、文用了许多比喻,画出来,你认为哪个比喻用的最好?

不要紧紧停留在寻找比喻上,应该注重比喻的表达效果。

3、有人认为第一段也是多余的,可以删除,你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主要是通过这个问题,引出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了解。

 四、再读课文,探究活动

这篇文章在收入教材的时候,有人觉得最后一段多余,建议删除;有人觉得应该保留,你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进一步理解文章,并且了解袁宏道文章的特点。讨论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引入相关资料,比如公安派文学创作主张内容等等。有关内容可以参考后面的资料。

  【资料平台】

 一处标点的商榷

标点符号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帮助读者分清句子的结构,明辨句子的语气,让人不至产生歧义,从而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满井游记》第二段开头的几句,在初中《语文》第六册中是这样使用标点符号的: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古人笔录或排印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但在阅读或指导学生学习时,得进行断句活动,这就是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习其句读”。可见古人也是很重视断句的,因为它牵涉到对文意的明确理解。今人写、印文章,使用标点符号,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比古人进了一大步。但是,今人对古文进行标点,必须仔细揣摩文意,力求准确使用,才能有益于后学。这里的十五个字,我认为以这样标点为宜: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因为第一,从上下文意看,上文写到自己在漫长的冬季“局促一室”,早就按捺不住出游的心情,甚至“冒风驰行”过,但终因酷寒难当,“未百步辄返”,只因“天稍和”机会才来了。从这15个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愉悦之心,从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中,也可找到印证;因此,将它们点成三字句,乃是顺应上下文气之举。这五个三字句,显得短促、急迫、明晰、跳荡,加上“偕”“出”“至”三个动词的配合使用,就活脱出了作者的形象:“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潜《归园田居》),一个面带“喜气”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袁宏道,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第二,以句子结构看,“廿二日”是时间名词,可作为独立的句子出现,是表述时间的,语法书上称为独词句。“天稍和”是完整的主谓句,是描写气候的。以下三句都是省去主语的动宾式短语,是分别记叙作者“偕数友”的行踪的。它们都能独立成句,无懈可击。再说,这五句字数一样,结构匀整,排比而下,一气呵成,具有整齐对称美;音律和谐,铿锵悦耳,颇富音乐旋律美,很适合作者此刻舒爽惬意的心情。反之,像教材中断为三句那样,是不合理的,既不适合表达“我”的愉悦心情,也有语法上的欠妥之处。如果说“偕数友出东直”构成连动式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前一句的“廿二日天稍和”(明明是两个单句!),无论如何也不应糅合为一句。也许教材中此文的标点者,考虑到上下两句各为六字的对称美,但终因“廿二日”是叙时间的,“天稍和”是述气候的,多自独立成单句,怎能合二为一呢?

还要指出的是,作者在这里用一“廿”字,而不用“二十”两字,也正好说明他引文时原意,就是用的五个短促的三字句。

 矛盾手法的妙用

矛盾法则,是事物的辩证法则,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揭示事物既矛盾又统一的内蕴,有助于了解事物的本质。因此,文学创作中引进矛盾法则,也是自然之理。

《满井游记》中矛盾手法的运用,很值得探讨一番,开掘它的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艺术矿藏,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文章一开篇,就揭示了作者的矛盾心理:因严寒而不能出游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局促”与“不得”这对矛盾,具体申诉了自己的矛盾心理。“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这“驰行”与“辄返”的矛盾,则从行动上展现了主、客观的矛盾对立状态。这样,通过矛盾的心理和矛盾的行动的描写,就为下文正面的出游,陶醉于大自然初春的美景,作了最好的渲染与铺垫。写满井的春水、春山,作者分用了两个比喻,联想丰富,秀奇传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接写柳条时,不再用喻,却换用矛盾手法:“将舒未舒”。这一“将”一“未”,肯否叠用,显得神情活现,细腻逼真,令人击节赞赏!你说这柳枝上的嫩芽将要舒展开吧,可又没有舒展开;你说没有舒展开吧,可又将要舒展开。再加上“柔梢披风”的正面描写,更使人遐想不尽,美感顿生。苏东坡在《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中吟道:“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困酣骄眼,欲开还闭。”这正是“将舒未舒”的最好注脚。

按逻辑规律说,“正”中包含着“反”,肯定命题中倚伏着否定命题;反之亦然。这就是哲学上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再如,写“游人”,是“虽未盛”,写“风力”,是“虽尚劲”,其后均列举了与之相反的情况。这样,就从对立统一规律中推出了直观形象,在字里行间浸润着早春的芳香,更透露出作者的喜悦,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这都与作者矛盾手法的妙用分不开。

最后一段不该删

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清新俊逸,玲珑剔透,“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汩汩地“从自己胸臆流出”,读之“令人夺魂”(《叙小修诗》)。原文有三段。第一段写燕地的气候特征和自己想出游而“不得”的心情。用“寒”“余寒”“冻风”“飞沙走砾”“局促”等词语,尽力烘染铺垫,欲扬先抑,为下文蓄势,为正文张本。第二段是全文重点,写游满井所见秀美的初春景色和游人的雅兴。先总写自己的行踪,继写郊外的景色;然后分写山、水、人、物。描摹十分细腻,用喻极为新奇。段末两句,语含哲理,总括正文,自然有致。

最后一段(即中学教材中被删去的一段),写游满井后的心情。原文如下: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这一段文字,自有其佳妙之处,删去诚为可惜。理由如次:

第一,从思想内容上看。第一大句抒发了士大夫的闲适之情与官场失意之慨,略带自慰、自嘲、自傲之意。第二大句中的“余之游将自此始”,俨然是一庄重声明,表现了作者对“城居者”尘俗喧嚣生活的不满和对山石草木幽景的憧憬。这一段,看似闲笔,其实与上文有内在的联系。它回应了首段,并与之一道对第二段进行了烘染映衬,即突出了描摹满井初春的美景,正是为了寄情山水;而寄情山水,又是为了表达官场的不得志。如果最后也不点明主旨,那么单纯地写景又有多少意义呢?如果行文只到“城居者未之知也”为止,那么袁宏道独特的性灵和空灵飘逸的审美情趣又在何处呢?因此,文末两句不是蛇足,实有画龙点睛、升华主题之妙。

第二,从文章结构上看。这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末尾的“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议论,并推进一层,再起波澜,由议景转到议政,从而呼应了第一段。而末段所展示的袁宏道的闲适、惬意的心情,恰好与首段的“局促”难耐形成鲜明的对照。一句话这首末二段烘染映衬中段,实有两宾夹一主,以宾衬主之妙。

第三,从作者其他散文的结尾看。袁宏道在《答李元善》中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句法、字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他身体力行,写文章无定格式,注意“发人所不能发”,只要有“新奇”动人的内容就行。如在《晚游六桥待月记》中,先概写西湖朝夕的“最盛”之景。接着描写梅与杏桃的“相次开发,尤为奇观”,从而渲染出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为写月景作了铺垫。再写“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的游人,重在表现他们(她们)的庸俗低下,为下文抒写自己“待月”时高雅“浓媚”的自然情趣进行反衬。最后,在以上层层蓄势、铺垫映衬的基础上,正面描写“六桥待月”的美景,从而最好地展现出作者的“别是一种趣味”。到此,顺势发出两句议论“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以此收束全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耐人咀嚼,余韵无穷。又如他的《佛手岩至竹林寺记》其写法也极独特,主要不在记游庐山,而是铺写他多次梦游仙境的情状,对仙境、仙僧极尽赞美向往之笔,这就反衬出当时尘寰的污秽。文末,也是顺势议论,点明主旨:“噫余安知兹游之不为梦也!”这里,巧妙地把尘世与梦境合而为一,在扑朔迷离的状态中,让人们从作者梦境里尽情享受仙境的圣洁,自然也就厌恶现实的黑暗。《满井游记》末段的议论是如此,都是凸现主旨之所在。因此可以这样说,袁宏道的篇末点睛之笔,是他游记小品中“独抒性灵”的一种独特风格和表现艺术,是他“无定格式”中的“有定格式”,我们应让中学生从《满井游记》中了解了他的性灵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