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中庸之道》教学参考

《中庸之道》教学参考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3W 次

 一、“中庸”的基本含义及劝导对象

《中庸之道》教学参考

国学大师林语堂曾说,我像所有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中庸在当代人口中的含义:和事佬,两面讨好,没棱角。我们说人中庸时是一种什么口气?带何种感情?

明确:你这个人很中庸,言下之意,不敢得罪人,怕担责任,不敢说真话。和稀泥,无原则的调解或折中。

但在孔子看来,中庸却是一种至善至美的道德。学习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多指社会各级贵族,诸侯卿大夫)鲜久矣。”

中庸:孔儒“中庸”本义,郑玄本讲得极明白:“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礼记目录》)

书上的注解:中庸,中和可常行的意思。分别领会“中““庸”。

问题1: “庸”的基本含义

课文注解,庸,用,一说,庸,常。

②时常,经常。《尚书·皋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周秉钧译为:上天规定了人的尊卑等级,推行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这五种礼制,要经常啊!)

庸德之行(常以德行事),庸言之谨(常说话谨慎)

③经由,《诗经·齐风·南山》:“鲁道有荡,齐子庸止。”(程俊英、蒋见元译为:鲁国大道平坦坦,文姜从这去出嫁。)

④用。《国语·吴语》:“王其无庸战。”(学生最后归纳,庸,经常用,也对吧)

问题2 “中”的基本含义

①课文注解,“折中、适当”“中和”。

②内,里。《论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③内心,内情。《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④中间,当中。《天说》柳宗元:“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那茫茫一片充塞在天地中间的东西,人们把他叫做元气。)

⑤正。《吕氏春秋·诬徒》:“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中,用心则不专。”

关于“中”的联想:

中心思想:文章、发言中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中心核心的意思。

人的中,是肚脐.

一语中的:不偏不倚,是正中的意思。

北方人说“中不中”,中用中看中听)

中华的含义:举世各族的称号,多以血缘立名,独我族特以德自名曰“中华”。《说文》:“中,正也。”损有余补不足,使两端趋中而天下平,人心和。政之正、公、平、和,皆用中之力也,非执两用中不可致。

《说文通训定声》:“开花谓之华,与花朵之华微别。”《书·尧典》帝舜曰“重华”,《疏》曰:“文德之光华。”《国语·鲁语上》:“以德荣为国华。”可知“中华”以德行中正文明绽放如花光为共同追求的道德联合体,五千年一直以“中正光华”自成天下特色。

孔子观鲁桓公庙欹器(一种放在座右自戒之器),悟持满之道:“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翻倒)。”

蒋介石,字中正,中才能正。

小结:朱熹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中庸,中和可常行。是指人人可以实践、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即是中庸之道。

例:“舜其大智也欤!舜好问(了解下情)而好察(分辨)迩言(浅近的平常话),隐恶(不了解所揭发的错话)而扬善,执(拿着)其两端(指过激和不足,控制住两头的偏失),用其中于民(制定适中无偏的政策让人民执行,这个道理,是尧传给舜,舜传给禹)。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子曰)这是古代圣贤治理复杂世事的简要方法,左倾右倾的总是少数,用中才可。

归纳:中庸即用中和为常道。不是道理之体(如仁义忠信可谓儒学定理),而是道理之用,是行事的常法,待人的原则。

 二、中庸的背景

孔子祖孙为什么要提出中庸之道?有什么现实意义?当时是一个什么时代?

出示::刘向整理《战国策》后作的《书录》讲得很清楚:“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兵为强……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孟子描述现状为:“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而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引导:(1)孔子祖孙提出中庸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什么?

明确:实现社会的安定太平,停止战争。

(2)如何能实现这个目标?

明确:君主能行中庸之道。用中,则不偏私公正处事;公正,百姓心中才能舒坦平和;平和,不起纷争,天下才能和睦安定。中——正——和

“中国”初因地居天下之“中”而名,“国”本象城邦之形,外有四围墙,内有国土社神与国民自卫。周公敬德保民,极端热忱。克商定乱后周王卜迁新京,筑台观日影测定天下土之中点,务求“王道荡荡,无偏无党。”别人都说王都宜择居险阻可守之地,周公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万一后王行暴政,亦便四方伐罪!

周公的话出自大公无私,他不是为维护一己王权之私。所以孔子希望君子能行中庸。中庸是对君子的劝导。

(3)出示:《中庸》开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三、中庸不可能的原因

中庸并非难在理解而是难在实践,孔子说说“民鲜久矣”,“中庸不可能”之类的话呢?中庸之道之所以难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个人天赋秉性不同。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2)因人的行为,常出于自己生理欲望的冲动,而失掉应有的节制。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3)因人常常不能抵抗外面政治社会环境的压迫、诱惑,以至于丧失其所受,而同流合污。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用现代术语来讲人是社会动物政治动物,所以社会与政治是对人最大的诱惑力,也是最大压力,抵抗这些诱惑力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孔子说“惟圣者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