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语文《车队与红灯》教案设计(粤教版)

高中语文《车队与红灯》教案设计(粤教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6W 次

《车队与红灯》是粤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新时代的的青年学生,应该拥有关注社会、直面众生的胸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车队与红灯》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语文《车队与红灯》教案设计(粤教版)

  【《车队与红灯》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作者关注社会、反特权、倡导平等民主意识的精神;

2.学习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

3. 学习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

2.难点: 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字词

摆谱 (摆门面或摆架子) 习以为常(常常作某件事,成了习惯) 烙lào印 鸣锣开道(封建官吏出行时,前面有人敲锣要行人让路。现比喻为某事物的出现制造舆论) 肃静回避(严肃寂静,闲人避开) 渊源 (比喻事情的本原) 一视同仁(同一看待)

二、课文研讨:

(一)研读课文,回答:本课关注了什么社会现象?(练习一)

——“两会”车队以前可以一路绿灯,现在跟社会车辆一视同仁。

(二)全文的中心论点在哪里?请在书上找出。

——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谁遇红灯谁让道,事情虽小意义深远,体现的是交通法规面前无特权。

(三)请用提纲形式梳理出作者分析这一现象的思路。(练习一。做这题首先要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1、教给学生概括层次大意的方法。

概括段意,就是从段落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其思维步骤是:首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地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常见的基本方法有:

①摘录归纳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是最简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②分层归纳法。用多层归纳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要先分好一个段落的层次,再弄清每层的意思,然后归纳这个段落的大意。

③归纳中心句。有许多段落往往找不到中心句。其实,没有中心句的段落,仍然有个中心,它融合在字里行间。这就必须把中心归纳总结出来。

④缩句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段落的句子加以压缩,即压缩句子的次要意思。采用这种方法有时可以添加或改写个别词语。

——2、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 摆出新现象:今年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③归纳中心句)

第二部分: 逐层分析这一现象,论证它的正确性。(②分层归纳法)

1、“两会”车队以前一路绿灯,让市民生活受到干扰,是搞特殊化。(④缩句法)

2、开好“两会”并不是非得以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为代价的。(①摘录归纳法)

3、让“两会”车队一路绿灯的惯例,带上了特权、特殊化的烙印。(④缩句法)

4、在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必须遵守。(④缩句法)

第三部分:结论。强调中心论点,并说明这样做的好处。(③归纳中心句)

——3、本文总思路:

提出问题(第一部分:摆出新现象)──分析问题“第二部分: 逐层论证它的正确性──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结论)

(四)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对今年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的新现象作出评论,指出它反特权、倡导平等民主意识的重大意义。

(五)这篇课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上有哪些特点?(练习三)

1、来源广泛,4个论据来自古今中外,支撑论点更有力。

2、穿插使用,有简(大家熟悉的)有繁(大家不熟悉的)。

三、活动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学习第16页知识短文《评事论理表见解》。

  【教学总结】

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练习反馈五个环节。

导入新课环节,组织语言,串联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情景式导入。2008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重提这些重大事件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经过适当引导,可以很快进入时事评论的学习。

整体感知环节,设计两个问题:一个是本文关注了什么社会现象,一个是在原文中找出中心论点。这两个问题紧紧的围绕文体展开,抓住议论文三要素,提纲挈领,一发带全身。培养学生文体意识,快速把握文本中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