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创新教案设计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创新教案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5W 次

【单元教学设想】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创新教案设计

“平平淡淡才是真”,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本单元让我们品尝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变化多姿、人情百态。以其真情、真实、真味展示在我们面前。本单元的均是原汁原味地反映生活,选取了童年生活的回忆、父爱的伟大、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赖,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

要求:

1.学习将人物写得活灵活现的手法。

2.学习材料的取舍安排,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

3.品味朴实的语言特征,联系生活实际,表现缤纷生活。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评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点、评点人物、评点写法。

主要教学步骤:

1.故事导入。请一位同学讲述《美女蛇》的故事,引出人物:我的保姆——善良的长妈妈。

2.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

3.学生自读,明确“我”对长妈妈的多种感情的变化:“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新的敬意”。把握的写作意图。

4.教师出示评点的角度,由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赏析品读:

①事件的详略安排。

②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形象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

③“我”的心理变化。

④欲扬先抑、对比映衬的写作手法。

⑤突出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的表现方法。

5.学生创作。长妈妈对“我”成长的影响。

6.小结: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记叙长妈妈给他留下的儿时印象,尽管阿长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作者写得却十分亲切自然,读者却从她身上看到了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直率。

【方案二】

教学角度:写读——通过阅读文本,把握要点,对内容进行复述性创造或改写性写作,进行再创作。

主要教学步骤:

1.直接导入。明确学习要求:通过阅读,全面了解长妈妈。说一说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明确写个人小传要求,讨论写作应涉及的问题。

3.朗读课文,搜集并讨论有关“长妈妈”的个人资料。如“对其名字的来历、其家庭的住址、工作的情况、文化的程度、为人处事、性格特征等等。

4.疑点探究:

①她为什么没有真实姓名?

②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③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得出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始终,是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5.撰写《长妈妈小传》。

6.小结:作者将对长妈妈的感激变成永久的怀念,以浓情的笔墨为长妈妈的在天之灵祝福,我们应如何认识长妈妈的“不幸”与“善良、淳朴、厚道”以及对“我”的一片深情。并在结尾处加一段评论性的文字作结。

《背影》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析读——通过听、说、读、写的具体活动,对主题内涵、人物形象作深入剖析、深入了解。

主要教学步骤:

1.大屏幕出示我国著名画家靳尚谊的代表作《父亲》,配以背景音乐。面对这样一位苍老而可敬的父亲,他的眼神、他的手势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他对生活的热爱,你面对此画面,有何感想,引出朱自清的名篇《背影》。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并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分解活动过程,讲解活动目标。

3.描一描父亲的外貌:

①找文中的形容词。

②从文中的动词来发现父亲的情感。

③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其整个过程。

4.说一说父亲的话语:用朴实、真挚的话语读父亲的四句话,要求读出感情、读出其心理。

5.想一想父亲的心理,可从如下角度:

①家境遭遇。

②执意自己送儿子。

③买橘子。

④给儿子写信。

⑤反复叮嘱,讨论“在这些细节中,父亲的心理如何?”

6.写一写:你有没有和作者相同的体验,请谈谈你当时的反应和心理活动,鼓励学生坦诚叙说自己与父母之间曾经有过的不理解与矛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达成增进学生与父母理解、沟通的目的。如改写父亲的信:含蓄委婉却饱含深情,将其具体化,用你的语言写出来。

【方案二】

教学角度:导读——找准一个点、引出一条线、展现一个面。

主要教学步骤:

1.播放多媒体画面:“父亲买橘子”的全过程。

2.学生谈体会:给你感受的一点是什么?迅速捕捉“特写镜头”。

3.讨论思考:给特写镜头拟写标题,并讨论哪个标题最好。

(如:《甜甜的橘子》、《月台》、《父亲》、《眼泪》等等。)

4.探究:标题用《背影》,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背影》能展现更全面的内容、凝集更丰富的情感。

5.将特写的镜头“背影”放入特殊的环境中,理解特别的亲情:

第一步,课文背景。家庭的遭遇与父亲的送别。

第二步,自己的家庭中有这样的父母对子女关心体贴的事例吗?

第三步,小结,可怜天下父母心。

6.播放多媒体画面:“惜别的背影”,发挥想象。

①找出文中“ 我”流泪的句子。

②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能描述一下“我”流泪的感情吗?

7.总结全文:父爱子——子爱父。

《台阶》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解读——将课文分解成多个角度来阅读,理解其内容、情感及意蕴。

主要教学步骤:

1.说一说自己家乡独特的风俗及你所了解的风俗,引出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

2.读“台阶”:

①请同学们用下划线划下文中写台阶的语句。

②讲述台阶的由来。

③用第三人称复述有关“台阶”的故事。

④了解“台阶”的意义。

⑤明确“台阶”对“父亲”、对“我”的影响。

3.读“父亲”:

①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划下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

②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了解父亲的艰辛、劳作、期望。

③台阶造起前后父亲的变化。了解父亲为此付出的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④评点父亲的性格与精神。

4.联读“父亲”与“台阶”:

①朗读课文中有关语句,再次理解蕴涵在“台阶”中的父亲的深情。

②用富有哲理的语句填空。台阶是父亲的 。(如生活的记载、理想的追求、精神的见证等)

【方案二】

教学角度:层读——通过由浅入深的逐层阅读,了解人物形象,发现生活真谛。

主要教学步骤:

1.由“理想”话题导入。

2.整体感知:请找出以下句子并读一读。

a.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b.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c.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3.合作探究。

话题一:透过台阶的意义,你看到了父亲的什么理想?(明确的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话题二:透过台阶的变化,你看到了父亲的哪些行为?(体会父亲在实现梦想之后的高兴、在不能劳动之后的失落)。

话题三:透过台阶的作用,你看到了父亲的什么性格?(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父亲是一个传统的农民,有着其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反而不自在。)

话题四:透过台阶的 ,我看到了父亲的 。

4.拓展迁移:你心目中的理想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老王》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变读——从三种人称的角度变换,阅读课文,从而了解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明确学习要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

3.用第一人称,请老王自叙。(要求结合课文内容,从三个方面谈: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

4.用第二人称,与老王对话。(以“杨绛”夫妇的身份或以文中其它人物的身份与“老王”对话,从作者一家人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爱护,探寻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5.用第三人称,对老王评价。(要求从老王的性格、遭遇等方面作出评价,要注意老王“善”的一面,还要注意老王“苦”的一面。)

6.心灵探秘:你的生活周围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当你不幸时,你得到过别人的关爱吗?

【方案二】

教学角度:比读——选择相似,比较其主题、写法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赏析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播放《骆驼祥子》片断,提出问题:画面中人从事何种职业、其生活状况怎样?

2.下发老舍的《骆驼祥子》节选材料《在烈日和暴雨下》。

3.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与选文,找出两文的共同点。如:体裁、对象、社会背景、生活状况等等。

4.教师提供讨论范围,比较两文不同点。

①的主题。

②的线索。

③表现人物的侧重点。

④表现人物的方法。

⑤人物的性格。

明确:的内容、表现方式都是为其主题服务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是为了写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苦”,而《老王》是为了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

5.在你的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吗?他有什么样的特点?

《信客》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赏读——引导学生选取角度进行鉴赏、品析,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直接导入。我给大家一个研究的题目:“何谓信客,关键就在一个“信”字”,请大家朗读课文,感受一下课文是如何突出一个“信”字的?

2.解释“信客”的含义:

A.传递信息、送信送物、代读代写。

B.讲求信誉。

3.探讨“信客”的特点:

①对自己来说:常犯胃病、风湿病,但却始终传递信息;

②对别人来说:是生死祸福的,是对城市的探询;

③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职业,是连接着农村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4.讲述“信客”的故事:(给四个片断拟小标题,运用设问句的形式进行具体阐述。)

①为什么会做信客?(承老信客的信,受老信客的托)。

②怎样做信客的?(挑着生死祸福的重担,拖着来回奔忙的身影,拥有受人尊敬的人格)。

③怎么不做信客的?(凶险的路,无奈的路,心甘情愿的放弃)。

④怎样当教师、校长的?(上乘的教学质量,深受敬仰的校长)。

5.传承信客的精神:请写出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如:信之子,众之父,仁义之人,大公无私,为吾敬之人某某;我们永远的信客,你是夜晚照亮我们的月亮,你是寒冬温暖我们的火光。你是我们永远的心灵支柱;您的功劳是为我们的奉献,您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您的身影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您奉献出了青春,却换来了无限的美好。

【方案二】

教学角度:研读——从某个具有典型性的角度入手,进行一系列问题的研讨,从而把握的主旨。

主要教学步骤:

1.介绍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信客”职业的特点。

2.读一篇文。

①初读课文,找出线索:信客的由来——走上信客之路——职业的转变。

②复述全文故事情节,注重抓住关键情节。

3.品一个人。给出三个话题进行小组探究:

话题一:信客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请结合课文实际加以说明。

话题二:信客与“教师、校长”有何联系?

话题三:文中多处照应,紧紧围绕主题,请举例说明。

4.写一封信:信客的身世坎坷多桀,信客的性格宽容豁达,他将“信誉”带给了别人,他将“尊重”交给了生活,我们该如何回报他呢?请选取自己的角色,给信客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