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优秀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优秀教案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5W 次

【单元教学设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优秀教案设计

走进本单元:巧妙绝伦的中国石拱桥、风景如画的苏州园林、宏大壮丽的故宫博物院、多姿多彩的桥世界、古色古香的屏艺术,美景无限;领略丰厚的文化内涵,感受多样的说明风格,探求独特的表达技巧,其乐无穷。

学习本单元,要求:

1.立足课内,衔接课外,丰富科学知识,陶冶爱国情操。

2.观察说明对象,明确对象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把握文体特征。

4.探究说明技巧,体会不同风格,激发写作兴趣。

《中国石拱桥》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开发课文资源,探究说明技巧,从语言角度把握文体特征。

主要教学步骤:

1.下发同题材不同文体,引导辨析文体,初步感知说明文语言特征。

2.听读、跟读,自行筛选整理文中介绍的知识。

3.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图文对照,揣摩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4.分组合作,深入探究本文语言技巧:

①善作比喻形象说明外形;

②借引诗文准确说明特征;

③妙用拟人描摹事物情状;

④常用限制语有分寸说明;

⑤多列数字提供说明依据;

⑥巧作比较突出对象特征;

⑦适时穿插历史性评价;

⑧偶用术语进行科学定义。

5.全班交流,作旁批评点。

6.运用说明性语言口头介绍:

我感兴趣的一种动物、我熟悉的一个生活用品、我爱用的一件学习用具、我珍爱的一样纪念品……

7.自由选题,交流评议。

【方案二】

教学角度:立足课文,延伸课外,培养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点击,观察桥的图片,多角度介绍各种桥,并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说明其特征。

2.范读、齐读课文,概括说明对象、对象特征及说明特征的主要方法。

3.点读、自由读第四至八段,自行设计表格比较赵州桥、卢沟桥的历史、形状、构造、功能和成就,明确选例说明的作用与要求。

4.集体探讨:说明事物怎样抓特征?怎样写特征?教师教学小结。

5.课外尽多收集古今中外桥的资料,选择有特色的桥配以简要文字说明并建立小档案。如:①造型奇特的桥;②创世界之“最”的桥;③用途特殊的桥;④故事生动的桥。

6.组织主题为“多姿多彩的桥”的图片文字展。

《桥之美》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指导学法,引导自主发现,习得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学法简介,导入课文。

2.自由读全文,力求从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等角度说说自己的发现。

3.点读、齐读,出示“研究”题:本文表现桥之美的多种写法。

4.教师示范,引导深入“发现”(用“我发现了 ”的句式发言。)

5.研讨发言内容并探究规律,教师归纳:

①专业解说——用绘画术语阐释桥之美;

②细笔描摹——用生动语言描绘桥之美;

③对比突现——在与背景或事物的对比中突出桥之美;

④虚实互衬——实景与想像结合表现桥之美;

⑤直抒胸臆——直接赞美桥之美;

⑥概括点示——用提炼式语言评价桥之美。

6.回扣学法,进行学法小结:“发现”是有效的读书法。

读,要有自己的发现,并能提炼、概括、归纳、总结出规律。

7.拓展实践:这篇小品文语言很有个性,可“发现”的内容很多,如转折句的妙用、专业术语的运用、语句的情味美……,要求写一则读书笔记: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方案二】

教学角度:比读——求同析异,拓展思维,体会不同的说明风格。

主要教学步骤: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展开想象,初步体会个性化语言。

2.默读,逐段概括信息要点,归纳组合,整体把握文意。

3.引导比较《中国石拱桥》,粗略感知两文内容、语言风格的差异:

①用条理化语言介绍两文有关桥的知识;

②各用一句话表达读后感受。

4.分组活动,深入比较:

①两文说明对象的异同;

②两文说明角度的不同;

③两文总说与分说的体现;

④两文引用的妙用;

⑤两文说明方法的异同;

⑥两文描述性语言的特色;

⑦两文例证说明的特点。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从说明对象、说明角度、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方面设计表格,对比归纳整理。

6.课外收集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体会独特的说明风格。

《苏州园林》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巧读课文,提供专题,引导进行探究性阅读。

主要教学步骤:

1.利用多媒体赏画面,形象感知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2.听读、配乐齐读,整体把握文意。

3.自选喜爱的语段,配以相应画面,竞读、评比。

4.齐读课文前的导语,明确学习点:探究本文写作技巧的“多样性”。

5.学生自结小组,自选专题:

①《苏州园林》结构的多样性;

②《苏州园林》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③《苏州园林》句子的多样性(描述句与概括句夹杂,长句与短句相间、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并用等);

④《苏州园林》用词的多样性(关联词的连用、动词的活用、限制语的巧用、近义词的对用等);

⑤《苏州园林》修辞手法的多样性;

⑥《苏州园林》说明方法的多样性。

6.学生汇报自主学习情况,各小组选派负责人宣读结果。

7.教师总结,评选活动最佳小组,布置任选专题写赏析文。

【方案二】

教学角度:有目的地筛选、整理信息,培养分析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简介作者,导入课文。

2速读全文,依次检索:①介绍苏州园林线索的词;②总括苏州园林特征的句;③分说苏州园林特征的段;④分说各段的中心句。

3.理清顺序,梳理信息,写一段话:评析《苏州园林》的构思美。

4.点读、齐读第三至九段,第二次检索:①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的语句;②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的语句。

5.分析整理,写一段话:赏析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6.自由读第五段,读后检索:总说句、拟人句、对偶句、议论句、极富情趣的词句。

7.归纳品析,写一段话:例说《苏州园林》的语言美。

8.学生念读写话内容,师生评议,畅谈学习收获。

《故宫博物院》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说读——多角度改“说”课文,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多向性。

主要教学步骤:

1.速读全文,标示表方位的词句,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并完成练习一。

2.引导精读介绍太和殿的段落,把握立足点、说明顺序、对象特征及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3.学生分四组活动,自选角度口头介绍故宫。提示:

①假如从神武门出发,沿中轴线由北而南行至午门,你将这样介绍沿途的建筑……;

②假如以三大殿为中心,介绍它们前后的建筑,你可分别介绍……;

③假如站在保和殿北面的长方形小广场,介绍以南以北的主要建筑,你将这样介绍“前朝”和“内廷”……;

④假如按不同功用将故宫的建筑分组,你可以逐次介绍……

4.各组推荐代表介绍,全班评议。

5.教师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6.布置写话:按空间顺序介绍自己的学习小天地。

【方案二】

教学角度:写读——对课文材料进行定向式组合,训练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图或欣赏故宫图片,导入课文。

2.速读,根据课后练习一,理清行文思路。

3.寻读,画出集中说明故宫建筑群特征的语句,把握故宫的三大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4.教师出题,根据课文内容作文:

①《宏大壮丽的故宫博物院》;

②《建筑精美的故宫博物院》;

③《布局统一的故宫博物院》。

5.同桌讨论写法,教师点拨:

①题一:找出文中说明故宫“宏大壮丽”的例证,如紫禁城的城墙、宫城占地面积、宫殿和房屋数量、太和殿外观等,精心组合相关语句;

②题二:找出文中说明故宫“建筑精美”的例证,如河上的汉白玉石桥、朱漆方台两旁的蟠龙金柱、梁枋间彩绘、太和殿殿顶等,精心组合相关语句;

③题三:找出文中说明故宫“布局统一”的例证,如四座城门、城墙四角角楼、三大殿与后三宫的呼应对称等,概括整理相关内容。

6.宣读交流,教师点评。

《说“屏”》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品味诗意语言,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

主要教学步骤:

1.配乐朗诵课前收集的与屏风有关的古诗词句,营造诗意氛围。

2.多媒体显示各种屏风图片,形象感知我国传统器具的特色。

3.配乐朗读全文,提取说明性文字,用自己的话介绍屏的知识。

4.寻读,齐读并品味:

①文中引用的古诗词句,理解其大意;

②文中流露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对屏的喜爱之情;

③文中体现屏独特魅力的语句,感受传统艺术的神韵。

5.点击,分组活动,给几幅屏的图片配以生动的解说词。

6.全班交流,对照图片配乐朗读自创的解说词。

7.教师总结,评选“最佳解说词”。

【方案二】

教学角度:引导多角度的自学活动,在自主学习中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由《口技》或《故宫博物院》中有关屏的文字激趣,导入课文。

2.速读,整体感知,条理性地把握文中的信息。

3.细读,围绕专题自主讨论,并做自读笔记:

①本文语言的韵味;

②本文说明方法的多样;

③本文说明层次的明晰。

4.全班交流,自行归纳、分类整理自读笔记。

5.教师小结。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

6.课余上网或从图书馆查阅有关屏的古诗词句、片段及相关材料,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7.组织“话说屏风”的读书交流会,书写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