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揭秘中国漕运调粮史

揭秘中国漕运调粮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5W 次

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绘制的《姑苏繁华图》(局部),图中的苏州码头,停靠着无数运粮的漕船。

揭秘中国漕运调粮史

细观古代中国,总有一个很拧巴的事实,那就是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常常“分居”两地,南北天各一方。为了解决这种“相思”之苦,往往需要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结,如开凿运河以贯通南北,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便是如此产物。南北江河相连,两地牵手长饮“相思水”,如此的国家浪漫,让国人也是醉了。然而,在这浪漫的背后,则是皇权意志下的奢华与任性。为了供养京师地区,运河便成为了向统治者输送供给的专供渠道。其中,漕运调粮则是最主要也是最长久的一项浩大的国家工程。

  什么是漕运制度?

历代京师地点不同,但调粮的形式基本大同小异。京师作为都城,人口众多,开销巨大,皇室、官吏、军队、百姓都会对粮食产生巨大需求。无论是长安、开封,还是北京均是如此,长安从关东调粮,开封从江淮调粮,北京从东南调粮。在政权初建时,调粮尚少,如唐朝初年,每年调粮大概只有10万-20万石。随着政权的稳固,机构越发臃肿,京师及周围地区迅速膨胀,调粮也大幅猛增,一般都会达到400万-500万石,甚至会达到700万石。古代一石换算成今天的计量单位为62.5公斤,500万石就是31.25万吨。

那年月,没有飞机、火车、汽车,长途运输粮食只有走水运最划算。海运风险大,内陆水运便成为首选。不是每一座京师都有河,没问题,人工挖呗。实在不行,就水路走一截,陆路再走一段。水路为主,陆运为辅,于是,便诞生了漕运制度。

明代宣德年间,漕运调粮达到顶峰,年调漕粮600万石,主要来自江浙、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整个过程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征收、二是运输、三是交仓。从征粮的各州县到最终的北京通州交仓,大部分靠运河的运输来完成。

漕运调粮,轮船运输,跨长江、越黄河,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最初是直接长途运输至京师,但耗时长,风险大,后慢慢改为分段运输。明永乐十三年,漕运调粮实行支运法。即从征粮地到淮安为一段,从淮安到济宁为一段,从济宁到北京为一段。每段的枢纽城市都建有大型存储粮仓,逐段向北转运调粮。

运粮最初为民间负责,由当地粮长押运进京,后改为军运,由各地的卫所军负责。以至于后来逐渐形成了专门负责漕运调粮的部队,如设立总督漕运总兵官、督运参将、漕运都御史等军职,下辖13总,辖运军12.7万人。

以清代为例,户部云南清吏司统管全国漕运事务,在淮安设立漕运总督衙门,相当于漕运调粮办公室。在北京和通州各设有一个仓场衙门和坐粮厅,在各征粮省设立粮道衙门,各州县还要下设类似征粮办公室的机构。有单位就有编制,各级别大小官吏遍地走,如监督巡查官、征收监兑官、押运官、领运官、催趱官、漕仓监收官。反正吃的是皇粮,神马超编制、吃空饷都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