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学界纪念章太炎诞辰145周年

学界纪念章太炎诞辰145周年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2W 次

  章太炎画像

学界纪念章太炎诞辰145周年

“有学问的革命家”,鲁迅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章太炎。今年是章太炎诞辰145周年,这位对近现代中国政治、学术、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革命家、思想家、学者撰著宏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文化遗产。

  旧学殿军新学先觉

章太炎被视作乾嘉汉学的殿军,也是近代新学术的重要开创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姜义华告诉记者,受到俞樾、孙诒让等晚清著名学者的影响,章太炎不仅继承了清代汉学的研究传统,并且在经学、理学、诸子学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但他更重要的超越在于,比较注意吸收晚清西学的成果。”

流亡日本期间,章太炎对日本接受西方哲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的情况非常关注,这在他的代表作《訄书》及后来其他著作中都有体现。此外,章太炎对佛学研究精深,推崇诸子学特别是庄子、老子、荀子。在此基础上,他将西方哲学与老庄哲学、佛学相结合,写就了两部颇具影响的著作——《国故论衡》和《齐物论释》。在姜义华看来,这两部书“是真正进行了‘创造性转化’的'优秀研究成果”。

“章太炎对中国传统学术进行了科学的自我反省和反思,是真正创立中国自己的话语、学派、学术的代表。这是一条具有开创性的路,在今天仍具启示意义。”姜义华表示。

  国学为根海纳百川

作为思想家,章太炎希望能够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汇各种文明之长,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思想体系。姜义华表示,他对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剖析,同时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进行了深度的再思考。

“出于反抗帝制、救国保种等目标,太炎先生一生都在梳理、剖析中国的文化传统。但太炎先生也不是一个守旧主义者,他并不认为应该完全以中国传统文化迎接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兴康表示,一方面,章太炎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与不足;另一方面,他也放眼世界,解释何者不适宜中国,而何者又应当予以吸收、融合。

无论是流亡东瀛的岁月,还是被拘北平之时,他都向学生讲授国学。尤其在面临日本侵略、国难日深的晚年,他开办“国学讲习所”,希望能够以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来保存中国的命脉。晚清的启蒙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与他关系密切,其中的挂帅人物和重要健将几乎都是在他奠定的学术基础上再进一步,鲁迅便是其中之一。

“鲁迅也是‘狂人’,与太炎先生在气质上有相似之处。鲁迅对太炎先生的继承主要体现在革命精神上。”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陈漱渝认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塑造的表现“狂躁”而内心清醒的叛逆者形象,就有章太炎的投影。另外,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明显受到章太炎的影响,其中有些观点与章太炎惊人的一致,甚至有些话语也是章太炎说过的。

  全集出版“章学”新篇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学界对章太炎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1982年起陆续出版的《章太炎全集》8卷本是学术界进行章氏研究经常依据的基础资料。由于章太炎的文字艰深晦涩,整理工作非常困难,随着姜亮夫、王仲荦、徐复、朱季海、蒋礼鸿等学者的辞世,整理章太炎著述的任务也成为一项抢救性工程。近二三十年来,章氏佚文、书信等文献屡有新的发现,可以补充原来的不足。因此,上海人民出版社决定重新整理出版《章太炎全集》,预计共有19卷20册,将于2016年出齐。

在纪念章太炎诞辰145周年暨《章太炎全集》出版座谈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嘉璐表示,对章太炎的革命精神和学术成就应进一步研究。他说,研究者常常只注意到他有学问,忽略了他是革命家;研究近代史的同志注意到他革命的一面,忽略了他有学问。“在我看来,因为有学问他才参加革命活动的,他不是由于生活无着,要改变家庭和个人生活而奋起的。同时,因为他革命了,所以他的学术眼光不同于象牙塔里的一些学者。这二者是有机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