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教师培训心得【经典2篇】

教师培训心得【经典2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3W 次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培训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培训心得【经典2篇】

教师培训心得 篇1

11月18日我们进行了关于如何与家长进行更好沟通的专题培训,张老师和严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她们从教生涯中的一些宝贵经验,使我受益匪浅。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如何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校合力的目的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微信、家校通、短信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这样不仅可以沟通信息还能增进情感的交流。那么,如何作好与家长的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呢?通过培训,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象巨大的磁场吸引磁铁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科学家经过实验证明,当微笑着注视别人的时候,可以让别人更多地喜欢你。教师还要善于聆听,并积极地给家长以反馈,注意在表情、体态、语言上支持、鼓励家长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注视对方的眼睛,用简短的话语回应对方,用点头表示认同等,使家长感到教师是真诚的,从而愿意与教师进一步交换意见。同时,教师在聆听的过程中,还要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讨论。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事实上,我们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很多家长又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和为教师的师德精神所感动。这样,教师与家长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二、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性”突出。因为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可能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现在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有很高的学历,有很高的认识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会让家长觉得我们当班主任的比较民主、诚实可信,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沟通。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可以用书信、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沟通。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我班的贾伟壮同学,因为个人和家庭的原因,对孩子疏于管理。我会及时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反映给家长,激发他们对孩子的.信心;对因离异而不管孩子的家长,要劝他们不要因个人恩怨而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三、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在家校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首先先扬后抑,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其次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最棒。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包括家长)都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教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校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一点是咱们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家长十分在意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它会让孩子家长感受到教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避免笼统地评价孩子。教师在评价孩子时要日常使用的通俗语句,让家长听得懂。比如评价发展水平低于正常标准时,可结合事例进行,正确评价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接触,往往离不开评论学生。应让家长听到教师的肺腑之言,使其产生与老师共同教育学生的愿望。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千万要避免只“告状”,除将孩子的问题告诉家长,对孩子的进步也要实事求是地谈。在谈孩子的缺点时,教师还应主动、坦诚地检视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误,商讨纠正、改进的措施。让家长觉得你是在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的孩子,从而接受你的意见并积极合作。

教师培训心得 篇2

今天(4月24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傅纳教授对我们研修班的学员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作了一堂题为《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调节》讲座。傅纳教授以富有哲理的语言、风趣幽默的风格和体验式互动,从“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什么是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为教师我们面对压力时如何去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讲解。讲座过程中,傅教授把深刻的道理寓于各种案例中,让学员们在参与和互动中去体验、去思考,为我们今后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成长指出了方向。下面就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受:

1、重视教师的心理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它对教师个人需要的满足、动机的激发与目标的实现关系较大,影响深远。因此,学校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让教师对工作保持永久的热情和持久的胜任工作的愉悦心理,让教师能带着良好的情绪投入工作,进入到课堂中去。

2、指导教师认识自己,重视自己的心理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的生理、安全、爱与归属等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就会产生自尊与他尊和自我实践的需要。能选择从事特殊教育本身就让

人尊敬,自己也可获得自豪感,但还需要指导教师认识到自己需要超越每天单调重复的工作,在教研上、事业中有所成就,才能让自己更快乐。

3、开展心理健康培训,提高自我教育意识。学校可经常请一些心理专家来做一些比较专业的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报告等,指导教师学习心理健康六标准:(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的认识自己,并能愉快的接受教师的角色;(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的工作;(4)、抗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5)、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6)、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以切实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舒缓心理压力,解脱烦恼,减轻不安,恢复情绪的平衡与稳定。

4、开展各类活动,缓解教师心理压力。根据学校特色和教师的喜好,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使教师放松身心,缓解紧张的情绪。如开展趣味性较浓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使教师在忘却烦恼的同时锻炼了身体,而且还加强了沟通,增强了凝聚力。再如开展读书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而且还能使教师心胸更开阔,业务更精湛。又如对教师进行谈心活动,可使教师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疏导和解决。

5、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激励职业积极性。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增加特教教师的经济收入,既是提高特教教师社会地位、激励教师职业积极性的基础性物质条件,又是提高特教教师职业积极性的保健性心理条件。另外,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特殊教育、关注特殊教育的发展,将会使教师的对待工作的信心增强。否则,特教教师的职业积极性的增强、教育质量的提高都会有较大的困难。

早在1996年,联合国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与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及时克服消极心理的影响,满怀热情投入教学工作,能做到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每一句话都对他们饱含热情,每一次眼神都对他们寄托希望,每一个手势都对他们亲近,每一个动作都对他们以鼓励。”让每一位特教教师都拥有健康的心理,拥有永久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