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精选9篇)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精选9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8W 次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精选9篇)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小到大接触的古典文学著作很多,优秀的文学大师亦不少,然而每读余华,总使我潸然泪下。他的作品不是最优秀的,却是最让人触动心弦的。

余华在很多作品中倾注了浓烈的情感,既书写着苦难,又书写着温情,有苦难的地方总是有温情的存在。他的作品,除了能给你感动,还有一种能使你砥砺奋进的力量,我相信这是每一部文学经典都隐含的功能。小说《活着》是以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对“我”进行倾诉的方式回顾了他的一辈子,讲述了福贵不仅经历过动荡的社会和历史时代的变迁,还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生死别离,到最后只剩下他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生活。文中的苦难生活虽然无处不在,但整体却营造出一种在大苦大难中相濡以沫的温情。让读者感到既辛酸又朴实,无不为之动容。

其实余华并非是单纯地书写苦难,而是想通过苦难来写人性的真善美以及主人公在面对苦难时顽强不屈的精神。在抒写人生苦难的同时,也在描摹他们生活中的希望和温馨,而这一连串苦难中的温情,正是福贵战胜苦难的重要精神支柱。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一种命运无常的苦难,活着的人活着就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境,一个人更应该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心态。

读余华的作品,总使我想起鲁迅。正如鲁迅所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虽然他们身处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关注社会人生的动态和人生价值,并且都在作品中寄寓了深切的悲悯和人文主义情怀。余华的小说给人恒久的温情,就如夜空中的明星,尽管渺小,总能给人在黑暗中带来明亮的希望。此刻,苦难已不再是简单的肉体能感受到的苦难,更多的是苦难中在精神上与命运斗争的痛苦与无奈,甚至是超越精神的苦难。余华把他的人生理想与期望付诸于苦难书写中,通过写实的手法细致刻画底层人物同命运斗争时展现出来的人性的温暖,这是他怜悯所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底层人民所摩擦出来的。文字简单质朴,却充满了温暖与关怀,救赎与励志。阅读他的长篇小说,犹如上帝般俯视着芸芸众生的一切,感受人间冷暖与喜怒哀乐,直击人性最深处。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阅读不同阶段的文学经典,每一部作品的背后除了固有的学术,更多的是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们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不用饱受饥寒,但我们能够通过一部部文学经典,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2

《活着》这本书,余华写得平静,没有刻意渲染,我看得也平静,面对书中老人的一生经历,心里并没有波涛翻滚,这是那个社会中再平常不过的生命。

少年去游荡。老人叫福贵,年轻时嫖赌败家,仗着几代家业,不听长辈教诲,辜负对他百般忍让,如故跟着他的妻子,最终赌光了几代人的积蓄,所有的风光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从富家少爷到下层百姓,如同一个晴天霹雳,将这个把灵魂都置于嫖赌中的少爷劈醒,才开始珍惜身边的亲人,打算重新开始。

中年想掘藏。命运似乎因为福贵犯的错而要刻意惩罚他,破产后接连着丧父,为母抓药是被抓去当壮丁,九死一生回了家,母亲早已亡故,女儿凤霞也因一次生病成为聋哑人。后来人民公社成立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归了人民公社。妻子在这期间得了软骨病,而且日渐严重。福贵一家祸不单行,儿子有庆死于采血事故,为救县长夫人被一个无情的医生夺去生命。女儿凤霞死于生产,只留下了儿子苦根,四年后,女婿二喜死于工地事故,就剩富贵和外孙相依为命了。死神连这仅有的幸福都不肯给福贵,又夺去了苦根的生命。

福贵的一生就像一叶小船,游荡在社会这个海洋里,小船的力量又如何反抗海洋呢?福贵只有受着命运的摆布,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地抓住一切“稻草”不放手,忍者,活着,就像小船只有随着波涛时起时伏,唯一能做的是不让自己陷下去一样。

福贵的一生是平常的,却有一种力量让人在合上书后为他感叹。是他强忍着亲人生老病死的天灾,社会灰暗的人祸的力量,一种“忍”的力量;是他无论多苦多难,仍然磕磕碰碰地往前走,跌跌撞撞地活着的力量,一种生命的力量。

我常抱怨生活过于乏味,读初三的时候,日日夜夜想着盼着毕业,以为过了中考这一关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只要熬过初三,接下来就是轻松愉悦的日子了,好不容易盼着初中毕业了,可这却是高中的起点,还来不及畅快的舒口气,又得咬紧牙,开始高中的马拉松了。我曾问自己,这么苦是为了什么?却总也找不到结果。福贵的一生似乎让我有些明白。这就是生活。

身为一个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我经历的磨难是少之又少,与大人比,与福贵比,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初中坚韧是为了中考,那么高中坚韧便是为了高考。我们应该少抱怨,脚踏实地的前进才是正道。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3

第一次读完《活着》这本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斥了本身的整个心灵。同时也觉得余华太过残忍,让故事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却惟独剩下主人公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于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因为我讨厌于华,讨厌他的残酷。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个黑色的四月,在我满怀憧憬着本身的幸福未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彻底打碎了我所有的梦。我没有办法接受那样残酷的一个事实。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不清楚,本身流掉了多少泪。我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有了万念惧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艰辛,活着的痛苦。“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那几天我想的只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开始发泄,开始焚烧我所有曾经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想烧掉过去,烧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这唯一的一本,开始重新去体味活着的含义。我总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过于地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一个个亲人慢慢死去,你却毫无办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成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当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变得开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开始挑剔身边的人,无理取闹,而身边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无怨无悔。在伤害深深爱我的人同时,我也深深地伤害了本身。其实我比余华更残忍,我亲手在伤害身边一个个爱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们造成的,但是我却让他们左右为难。为什么我要把本身的痛苦强加在爱我的人身上呢?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4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其实,福贵的人生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命途:从身为地主的浮华到败家后遭压迫;从被逼迫去打仗到遇到解放军回家团聚;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

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现在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福贵的儿子有庆给镇长的女儿献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场景。我仿佛看到有庆嘴唇发乌,脸色铁青地呢喃着头晕,我好像触摸到他想要抽出那被医生死死握住的全是骨头的手。我似乎就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想要上去帮一把有庆,却被什么阻挡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心发憷。其实有庆是不是代表着那个年代想要拯救中国的有志之士呢,他们一腔热血被时代活活抽干,成为有权阶级的美食。

画面一转,是老人福贵和他的老牛福贵。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下午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己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天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知道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这里就只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知道只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有趣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己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后,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久久停留在故事中,眼前一会儿是少年时飞扬跋扈的少爷福贵,一会儿是得了软骨症不能干活而哭泣的家珍,一会儿又是饿的撑死的苦根。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己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这里流着谁的眼泪呢?

原来,《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5

上师范的时候现当代文学老师就给我们推荐过余华的《活着》一书,当时看了一部分,觉得不是很喜欢,太过压抑和苦闷,今天回想起来也许是年纪和阅历的原因吧。今年寒假开始的第一天去逛书店,准备买一些书打发寒假单调枯燥的生活,很巧,一眼就看到了《活着》,于是,上学时候的美好记忆被勾起,毫不犹豫买下了它。

回到家,从五六本书中间抽出《活着》这一本,躺在床上,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一口气将它读完。说老实话,我读书比较慢,喜欢边读边品,看看作者的语言妙在何处。可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完全不一样,它的故事情节非常紧凑,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腻的句子很少,作者余华的叙述手法非常直白朴素,没有任何的煽情。在他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苦苦挣扎,主人公福贵经历的每个悲剧都是痛苦的,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令我在读的过程中都感觉透不过气来,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正如美国《西雅图时报》的评论所说——“《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没有那种功力去评论《活着》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除了看过作者余华的几篇不同版本的自序外,也没有认真查找资料研究过作者。但我分明看出了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种理念,即如何生活,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主人公福贵虽然有着种种恶行,但是在的大背景下还是学会了如何生活。且看小说的结尾,那可真叫人难忘。叙述者看着老人和他的牛,一只名字叫福贵的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寓意呢?余华在日文版自序中的最后一句话也许会给我们启示:“我知道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宽若大地?”

我们的一生也窄如手掌,可是我们能否让它宽若大地呢?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活着呢?我想,读完《活着》我们是该思考活着的意义以及如何活着。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6

罗曼·罗兰《名人传》包括三个人物传记,分别是《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

结合罗曼·罗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约翰·克里斯托夫》,更能理解《贝多芬传》讲的内容。可以说约翰·克里斯托夫基本上以贝多芬为原型,加以作者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而创作的文学作品。

理解托尔斯泰的一生,要读一读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的思想融入到他的文学作品中,甚至包括他所塑造的人物是以客观现实中的人为基底。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建筑师,绘画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品:《创世纪》、《大卫》、《奴隶》、《摩西》、《西斯庭教堂天顶画》,早已成为不朽之作。

《名人传》讲的是这三个“天赋异禀”的人,罗曼·罗兰客观地描述他们的人生。

天才的一生闪耀着五彩光芒,同时也充满着痛苦与艰辛,其实他们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过着舒适、闲暇、惬意的生活,而是他们的生活充满着饥饿、痛苦,与无休止地劳动。

细想一下,这不就是我们平凡人的一生?可能他们的人生遭遇,还不如我们。今天通过《名人传》,让我们从“名人”身上体会他们的人生,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出世界的本来面目并仍去爱它。”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7

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

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1792年手册)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矮小粗壮,骨架结实。他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父亲是个没有才华、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佣,她是一个厨师的女儿,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4岁时被父亲用暴力强迫学习音乐,试图把他培养成神童。不负父亲的期望,苦难的贝多芬11岁时进了歌剧院,13岁时当了管风琴手,1786年他失去母亲,17岁时成为一家之主,担负起家庭经济的重任。

悲惨的童年经历并没有给贝多芬留下不好的印象,更令人触动的是他的耳朵出现了问题。

1796年到1800年,他的耳朵昼夜不停地嗡嗡响,重听问题严重起来。贝多芬不想让人知道他耳朵的情况,仍然坚持音乐演奏和指挥,直到一场演奏会,贝多芬的指挥造成尴尬的局面。

约1819年开始,贝多芬听力完全丧失。

丧失听力,对一个音乐节来说无比残酷,它对贝多芬的人生是致命的一击。可是贝多芬没有屈服,他心中还怀有希望。

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同一时期的作品,有第十三号《悲怆奏鸣曲》(1799年),也有欢快的《七重奏》(1799年),清澈的《第一交响曲》等。

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打败贝多芬,他在让心灵习惯痛苦。不仅肉体上的苦痛,精神上给他带来打击的是爱情的欺骗。恋爱两年后,他爱的女子嫁给加伦贝格伯爵,这对贝多芬又是毁灭性打击。

折磨、痛苦、残忍、绝望,令贝多芬几乎失去生命,可他那坚强的性格不会向命运屈服,他又在音乐上创作出不朽的杰作:《葬礼进行曲》的《奏鸣曲》(作品第二十六号)、《月光曲》的《幻想曲》(作品第二十七号)等都是他在1802年所写的伟大作品。

贝多芬的悲惨人生遭遇告诉我们,面对不堪的命运,我们应选择心怀希望,执着地勇敢面对。

比起贝多芬,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是幸运的,可有时我们还在纠结在鸡皮蒜皮的小事情之中。

在如此悲惨境遇下,贝多芬依然坚持创作,聋了不算什么,凭着对音乐的感知,他仍能创作出杰作。失去爱情也不算什么,至少活着能创造价值。

对于我们,又何谈借口,何谈抱怨呢?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8

《米开朗基罗传》,贝多芬分别用三个篇章,五个小标题来叙述。从标题构成及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基本了解米开朗基罗的一生。

上篇《斗争》分三个小标题:力量、在崩裂的力、绝望。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出生于卡森蒂诺的卡普雷塞。他出生后被送给一个石匠的妻子喂养,所以他开玩笑说:“他当雕塑家的志向源于这石匠妻子的乳汁。”

他去学习,据说老师嫉妒米开朗基罗,一年时间师徒分道扬镳。同时,米开朗基罗被自己的才华所折磨,树立仇敌,备受嫉妒,悲哀和纠结成为他一生的主旋律。

他纠结,他痛苦,在于他是一个“事必躬亲”的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单枪匹马地去干。他想干的事情有许多,但对雕塑来说,这是一件需要耗费精力与时间的工作,米开朗基罗被承诺压着,他焦虑、愁苦,与绝望。

罗曼·罗兰这样评价米开朗基罗:“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不得不同嫉妒与仇恨进行斗争。”

这是天才米开朗基罗的一生,他在纠结与痛苦中度过。尽管他的才华已经超越他人许多,但他仍免不了受到权贵的驱使,受到嫉妒的困扰,与仇敌不断斗争。

他一边施展才华,雕塑、绘画作品,一边迫于生活的压力左思右想,受其困扰。这是矛盾的一生,也是平凡又伟大的一生。

我们又何曾不似米开朗基罗一样,因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所苦恼,疲于应对家庭中婆媳关系、亲子关系,迫于经济压力做着不喜欢的工作等等。

我们也始终处在一种纠结与痛苦的状态中,甚至感觉到无法从中抽身。这个“结”该怎么破?

我们应从向外寻求探索转到向内修养身心,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做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修身养性,做好自己。

  励志类读书心得体会9

帕斯卡尔的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大自然中最脆弱的,但那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都包含在思想之中,让我们好好地去思考吧,这就是道德的真谛。”

纵观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他的身世是悲惨的,他的长相其貌不扬,他不停的思想,并不断的否定自己的思想,再提出更“前卫”的思想。

托尔斯泰不满两周岁时,母亲去世,九岁时失去父亲。他在五岁时,第一次感受到“人生并非一种享乐,而是一种沉重的劳作。”

他长得像猢狲一样丑陋,脸又长又厚又粗犷,两只小眼睛深陷在眼眶里,鼻子宽阔,嘴唇厚,耳朵大。他曾因长相而绝望,但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绝对的真诚”救了他。

托尔斯泰的作品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同时我们在他的作品中也看到作者自己的影子,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融合在作品中。

比如《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他总是在想,总是在寻找活着意义,皮埃尔想的劲头就像托尔斯泰一样,寻找更好的思想解救现实生活。

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活脱是托尔斯泰自己。列文和吉娣的乡村爱情生活,就像托尔斯泰和他“作家的夫人”的生活,仿佛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思想”是托尔斯泰的人生主题,他在作品中思考,他在闲暇时思考,他在忙碌时思考,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的思考建立在俄国历史和现实基础上,所以列宁评价他:“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从一个“天才艺术家”身上,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思想”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我们不应像“行走的躯壳”一样,遇到事情得过且过,不愿思考上进,那我们的人生还有何意义呢?

做一个有思想、真实、坦诚的人,是生而为人的基底。外表美丑、原生家庭等客观因素,并不是决定人生价值的主要条件,而“思想”才是。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伟大,并不在乎他的长相,他的身世,而更多的在于他的思想,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有时候想想我们工作、生活的意义,感觉周而复始,枯燥无味,可是如果我们从能够帮助到他人的角度出发,我们就会感觉高兴,就会觉得生活有意义。

做一个有思想的人,进而做一个有贡献的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是我们从《托尔斯泰传》中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