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弟子规心得体会大纲

弟子规心得体会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9W 次

弟子规心得体会1

《弟子规》那本金色的小书,短小而精悍。传承着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一辈辈人。

弟子规心得体会

那一个笑声与泪水交织的夏天,别了母校,刚摘下红领巾,满带稚气的我考上了华泰。刚开学,学校就发了一本小小的书——《弟子规》,还要全文背诵。刚开始,我只是应付着读着。一天早上,家中停了电,出于无聊,我随手拿起那本小书看了起来。渐渐才发现它——《弟子规》的内容如此精彩。

我读它、品它,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读了弟子规中的的《入则孝》后,让我感到十分惭愧。原以为为父母做几件家务事就是“孝”了,现在才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反而,父母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满足我,还反倒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他们对自己过于担心还觉得他们很烦,讨厌他们。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而我还在埋怨着…。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

感恩父母,他们只需要你以后过得好就好,他们只需要你在他们工作劳累时在他们耳边轻轻说的那一声:我爱你们。

品读《弟子规》,品读《入则孝》,实践《弟子规》实践《入则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做人基本准则——《弟子规》吧!

弟子规心得体会2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弟子规》共分八个部分,首先《总叙》篇为我们介绍了《弟子规》正文七个部分的题目。《孝》篇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悌》篇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与兄弟和睦相处;《谨》篇向我们端正了日常行为,要有一个好习惯;《信》篇教育我们要诚信待人。《泛爱众》篇让大家知道要爱护所有群众,不分贫富;《亲仁》篇告诉我们必须要仁义,否则人品不好;《学文》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有好的学习计划、态度。这就是古代学生的“日常守则”。

在这本书里讲了许多故事,其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不管是喝饮料吃东西,还是和长辈一起时,一定要先让长辈先吃先坐先走,作为小辈的要时刻尊重长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认为孩子小,都可以让着他们,等孩子大了就会做人的,把好吃的好穿的都只让孩子先享用,这样会让孩子有一种错觉,认为他们生下来就是享福的,大人们就是他们的佣人,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发脾气、撒娇,让大人很头痛,其实都是大人溺爱所致的!

在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

《弟子规》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让你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它能教你如何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它会使你迸发出无限的感想。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心得体会3

今天看蔡老师的书,里面提到现代人都不喜欢自己照顾孩子有很多人都把孩子交给佣人,可是很多的佣人连普通话都讲不清楚,所以下一代的言语、语文的能力一直在下降。还有啊佣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态度,是把他当老板、当皇帝伺候。很多佣人带出来的孩子,要出门,双脚一摊,帮他穿袜子、穿鞋子,所以生活能力很低啊。这样的孩子,若你一失业,他可能会饿死。

佣人是没有办法用父母的态度教养你的孩子。还有,隔代教养。很多长者在做父母的时候是很理智的,当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个孙子怎么这么的可爱,他宠的不得了。孩子很聪明的,他知道每个人的底线在哪里?爸爸怕哼哼,爷爷怕哭,奶奶怕打滚。久而有之这个孩子就会爬到大人的头上,所以隔代教育不好,会宠,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保险啊!最后还有电视电脑,孩子没有分辨的能力,在孩子的世界里不给他的好的他就自然会学坏的,现在很多孩子的言语非常的桀骜不驯而且粗鲁,这个啊都可能是跟电脑电视学的。

在大方广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叫做“电视带大的儿童”,大家可以去看看;科学已经研究出来,电视对孩子有很不好的影响。好,所以我们的了,孩子的教育还是要靠自己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的。现在人的都会说: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经济环境,大家都会觉的,两个人不一起赚钱会饿死,你看我们爷爷那一代,夫妻两个只有先生在外面赚钱,而且还生了五、六、七个,他们有饿死吗?没有。

现在我们才养一个,还两个人赚,又怕饿死。我听到一个老师讲的实例,有一个妈妈想给孩子一个大的房子就不停的工作赚钱,好,大房子有了妈妈又想给孩子赚车,仍不停的工作赚钱,好,车有了妈妈又嫌弃不是世界名牌的车,还在不停的赚钱,好,世界名牌的车有了。她终于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那孩子已经成为一个任意妄为、肆意挥霍的的孩子,试问:你赚的很辛苦啊,那孩子花的很痛快,你在赚,他在漏。到最后孩子一无所长、一事无成更甚者作奸犯科,那时候我们做妈妈的就一辈子担心,这个很危险啊!

看了这章内容我的感触颇多啊,第一:我很多地方做的不好啊,有勤俭,以后要勤俭持家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从小扎根勤俭的态度,让孩子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有布施少啊,以后要多布施啊!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守的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啊!

弟子规心得体会4

中国文化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期间有《诗经》、《唐诗三百首》、《孙子兵法》以及《三国演义》等,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弟子规》。

里面有让我印象最深的有“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意思是:称呼长辈时,不要叫名字,对长辈,要有礼貌。“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意思是:年纪小不要贪杯喝酒,如果喝醉之后必会丑态百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要及时答应,不要拖拖拉拉的拖延时间,借此不做。“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要及时回应,并来到他们身边,然后到相应的地方,如果没有看见人,也要在那等。“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意思是:自己的衣服要有一定位置摆放,而不要随意乱扔,以至于衣服沾满灰尘,变得又脏又乱。“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说出的话,要以诚信为先,随意的说话,又不讲信用,那就不必信这种人的说的话了。“过能改,归于正;尚掩饰,增一章。”有错能改,就归于正,而不及时改正,还去掩饰,便是错上加错了。……

《弟子规》让我体会到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多太多,今天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运,很感谢这本书。要报恩,唯有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习,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以众生之苦为自己苦,帮助更多的人。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人的提升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社会,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心得体会5

《弟子规》的传承与实践在于我们教师的引领与指导,最近,我在本校的校本课程的实践上有很大的感悟。

在古时候,古人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所以如果错过小孩这一段学习的这个时段,就非常的可惜。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作为教师自己都没学好和做好,怎么要求学生学好呢?怎么批评学生这里不好那里不足呢?因此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身教。要用《弟子规》中的内容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学生做表率。“凡是人,皆须爱。”只要充满爱,哪个孩子不可爱。所以我们教育学生要有耐心,爱心和细心。对待学生要少讽刺和轻视,多一份尊重和宽容,少伤害的话,多说关怀的话,少说命令和批评的话,多说商量和鼓励的话。

另外,《弟子规》贵在力行。中国传统文化“贵在力行”,弟子规不是背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们要在生活学习的小事中落实弟子规。教好弟子规就要善于抓住机会教育。尤其是在学生犯错时更是机会的教育点。比如见到学生在读书时心神恍惚,到处张望时,我会提醒学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当学生讲粗口时,我也会教育他们“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当学生有不良行为习惯,不如坐姿站姿和走姿不文雅时,我会教他们要有礼节,做到“步从容,立端正”真正让学生去理解去落实到学习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作为教师,我不是在教授《弟子规》,而是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思想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将和学生一起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

弟子规心得体会6

《弟子规》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它不仅在教孩子如何立身做人,也要求师长身教在前,率先垂范,成为孩子效仿的楷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则,这24个字清楚明晰地告诉我们每个人出尘入世做人的基本准绳。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学习。以上这些是为人处世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这些都做好了之后,还能有余遐,就应更努力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先立德,后学文。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品德,这是根本的东西。因此《弟子规》总序中说,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但长期以来,受市场经济不良影响,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过分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思想品德的教育。这种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使许多人表现浮躁,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缺乏爱心,没有社会会责任感,甚至身败名裂,违法犯罪。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倡以德立人、以德兴国。

从《弟子规》的第一章里,我首先读到了孝道。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讲究一个“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都很认同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那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像“孟子哭竹求笋”、“王祥卧冰求鲤”、“黄庭坚车衣顺母”、“张良为母埋儿”等典故,寓意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孝顺父母、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而这些典故里的人也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这些事也日益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长久不衰。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在学习之前,我自认为是个孝敬父母的人。可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我做得远远不够。以前我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不能常回家看看,总认为多打几个电话,多给父母几个养老钱就算是孝子了。这是何等的认识错误啊!现在我的父母都已进入花甲之年,我应该怎样尽到作为子女的孝道,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现在心中自有了答案。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用弟子规来教育学生。如上英语课时,发现溜号的同学,教师可用《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的教诲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改掉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批改英语作业,发现学生抄作业,监考、改英语试卷发现学生作弊,教师可以用《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教诲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人生是一个过程,过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从这句经文让我明白了要以“德学”和“才艺”为重。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的目标。因为如果以外在的物质作为追逐目标,无论多少都不能让人感到真正长久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充满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过程,这种快乐我想应该是可以带入坟墓并影响后世的,应该不会让人的一生有什么遗憾。

总而言之,《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广泛运用,并经过家庭、学校、社会,逐步推广定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应该认真地反复读诵,深入内心,并把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

弟子规心得体会7

自从践行《弟子规》以来,孩子明显比以前懂事了很多,从先前什么都不干,只要动动嘴巴,大人就都帮他做了。特别是爷爷奶奶什么事情都依着他,让他认为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爷爷奶奶,养成了骄纵的坏习惯。

直到有一天,孩子回来一字一句背弟子规,一字一句的践行,并写践行日记,明显比以前懂事了。有一次,下班回来,看到他拿一个拖把在拖地,虽然拖得不是很干净,但那种发自内心想帮妈妈分担一点家务的心,让我感觉他长大了。家里来客人也会主动打招呼,问好;也学会关心人了,奶奶头晕,会主动帮奶奶拿药,倒开水,还不忘了说声小心烫着。爷爷喝酒,会劝爷爷少喝点,当心高血压,会为他人着想。时不时做点事情还不忘套用两句弟子规。比如帮奶奶捶背就说是入则孝,就是要孝顺长辈,帮妈妈盖被子说是冬则温等等……

所以说从孩子点点滴滴的变化来看,弟子规确实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孝顺了很多,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诵读经典。不光是孩子,做父母的也要为子女做好榜样,大家一起践行弟子规,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成效。

弟子规心得体会8

开学第一周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弟子规》,从《弟子规》总则里,所教导我们的五项要领,都是很值得我们重新来反思。过去我们没有读到《弟子规》,我们不明白;现在我们有机会读到,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审视自己,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作为一个人的首要。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要学做人,你要孝顺你的父母,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对别人更不会好。常言说:“万善孝为先!”你对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你就不会是一个善良的人。其次,你要做事谨慎小心,考虑周全;与人相处、交往要有诚信。你要对你周围的人多关心,友好相处。学习关键要落实行动上,所以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学生背诵的弟子规都很熟悉,在平时有个别学生有不好的行为,就按弟子规的内容教育他们,向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真正有好的品质,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你才有资格去读书、学习。否则你有了学问也不会对社会做出什么有益的事。

弟子规心得体会9

按公司要求,我背完弟子规;接着,按公司要求,写心得体会。

相同的是:公司要求。

两者的不同之处,是:按公司要求背弟子规时,我感到迷茫无奈;但在按公司要求写时,我觉得确实有一些有意义的话要记下来,以留后用。

第一感:弟子规只是一个基础,但它将带给我们一个真正的人生。

从很早时听说弟子规开始,我就是一个不喜欢弟子规的人。因为我最不喜欢拘束自己,尤其不喜欢拘束自己的思维。我认为社会的创造性来自对格局、对细节、对具体、对方法的放任思考,并最后对所有的思考信息形成融会贯通。这才是做事之道。

正是这个思维导致了今天的我──集大失败与小成功于一身的综合体。xx年的生活和工作生涯里,我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原则,做了很多值得记忆的事情,但也经历了太多的人生波折。

在背弟子规的过程,我突然发现,其实在我不拘一格做事的思维里,缺乏一个基础的生活工作准则。这是影响现在的深层次原因。因为工作的目的是生活,工作的目的决不是工作。否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以至延伸至工作问题。

弟子规只是一个做人的基础,并不是很高的要求。但有了这个基础的生活原则,我们将走进一个真正的人生。看看我们的许多误区

“有余力,则学文”,而我们呢,可能更多的是“有余力,则孝悌”。工作忙成为不回家的极为正当的理由。总叙说得好,首孝弟,次谨信。也就是说,“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是排在余力学文前的;对父母的“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而我们,可能都在或多或少地违反着这一大的原则。

弟子规不是信仰,是一种做人的准则。换句话说,不做好它,不能说没信仰,可能会没了做人的底线,或说可能会缺德。

第二感:弟子规十分细致。看短实长,看粗实细。

1080字看似短,其实它包含了长达一生的生活智慧。孝悌谨信,爱人亲仁,余力学文──可以作为我们几十年生活的基础准则。

1080字看似粗,但它告诉了我们生活的每一细节。它告诉我们“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它告诉了我们“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它告诉了我们要“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它告诉了我们“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你难道没有一种细致入微的感受吗?

第三感:背,这才是真正的理解!!!

不要说:“我理解了,就可以背不过。”其实错了。背过了,理解一定不同。相信这句话──先接受才有理解。你都没完全接受,何谈理解?当你背过,当你能合上书,依然说出来原话时,你会感到这是一个十分奇妙的过程。你就好像突然理解了一样。其实,我们很多人,同丢失了很长时间的弟子规一样,也把“背诵”丢失了正是对背诵的丢失,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浮躁。似乎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说不上来。

第四感:综合感觉。

礼节是多么的重要。

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

对好坏善恶的态度。等等。

其实,有了这个做人的基础,成功将会水到渠成。也许,成功仅此而已。而已!而已……

感触发完了。再背一遍吧。背过了,那就力行下去吧。

弟子规心得体会10

《弟子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材,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这次有机会去南京学习传统文化,我受益匪浅。我的体会是:《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

20xx年9月,我校正式推行学习《弟子规》,学习《弟子规》的活动虽然开展起来了,但是,如何学?真学真干,还是学不干;教师先学,从我做起,还是只叫学生学,自己不沾边等等却是是我校学习传统文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来幸福,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千真万确。这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还是假想,想的厉害不厉害。如果真想而且又想得厉害,那就必须真学真干。所谓真学,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习,恭恭敬敬地学习圣贤人地教诲;所谓真干,就是真力行,真实践。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

在学习期间,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家庭关系十分紧张,使他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许多激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严重伤害父母的事。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应有孝顺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智,对他触动很大,在大会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头表达他对父母的忏悔,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也是学传统文化的好处。

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开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体现在《弟子规》一书之中。我校自从推行学习《弟子规》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真学真干上还力行不够。比方学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职工必须参加《弟子规》学习,我们摸着良心说说我们抱怨过没有!我们是被“必须”限制而被动在学习,我想抱着这种心态学习,肯定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

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先做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榜样,因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真学真干。愿我们共同努力把海天学校学习《弟子规》的活动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