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9W 次

暑假里,我们学习了2本书其中我最有感触地是有关于德育方面的讨论,下面作一总结: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它是一门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的学科。概括的来说作者认为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应从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使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实际。以孩子的实际行为与感觉为切入点的方式,把看似抽象空洞的道德信条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学习结合起来,将道德教育真正贴近孩子们的心灵。而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应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基本方法,重视对少年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更多地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他们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体验,他们往往是在实际生活的体验中,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上,伴随着自身的成长而认识到道德价值,树立起道德观念。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重在体验,而道德教育重在养成。

那么,怎样进行德育教育呢?结合作者的看法与我本身的教学经验,我想谈谈自己的确看法: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或许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犯了错,只要训斥几声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作为一名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理想尊重,就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

其次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做为教师,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预防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以使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为学生,他的大部份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要注意对班风的建设,有了良好的班风,可以使学生在外部的影响中的作用是积极向上的。班风好的班级后进生少,就是因为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质。

反观目前我国的教育状况,对照作者提出的教育理念,我的感觉是:传统的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首先,传统的德育教育虽然在内容上顾及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能逐步做到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但是在方法方式上却忽视了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就拿道德规范或知识学习来说,在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初期,还未有完善的理性思维,其人际交往活动区域和与外界有效交流量较小时,直接向儿童传授具体的行为规范,先入为主,排斥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影响,使正确的道德行为在大脑中形成条件反射,也许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当儿童成长到一定年龄,逻辑思维开始发达,人际交往频繁,对外界社会交流和了解增多,单纯地进行灌输,容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进而则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反感。可以说,学生中出现对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药性"与此不无关系。总之,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在内容上,也应该在所采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适应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依然沿用大中小学生一个样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劳而无功。

其次是忽视了儿童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特有的心理倾向。对上一代人极为有效的方法,若全盘照搬,对下一代则可能收效甚微。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德育方法在某个阶段或时期有效而在另一个阶段或另一个时期又不那么有效的现象。当今的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的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创新、变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与他们时空距离较远的内容,对他们作用自然十分有限。无论是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如果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和枯燥,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其效益必然递减。

第三是忽视了道德的内化过程,学生的道德认知过于感性化而理性程度不足。对中小学生采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道德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他们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操作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则难以培养其自律品质。因为他律必然是有时空条件限制的,当学生处于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中,不少人就可能会有不道德的言行。

第四是存在忽视道德教育形式和本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有机联系和统一的倾向。在道德教育中,教育形式或教育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们只是为了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手段。单纯的活动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活动一定要和必要的事先和事后或进行当中的道德诱导和启发密切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如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时,有的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做好事,而忽视了必要的思想引导,没有帮助学生去正确认识学雷锋活动的实质。再比如过去的野营拉练,虽然这是一种极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但如果以为通过这个形式必然会使学生达到锻炼意志和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目的,而缺乏明确细致的道德教育目标和启发诱导,效果也可能并不显著。在情感教育中也存在片面性倾向,如仅仅强调了教师这一头以情感人,却未能很好地研究如何激发学生那一头的道德情感升华。

第五是忽视学生的潜在能动作用。学生到达一定年龄,自我意识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他们逐步形成自我评价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逐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内心世界,自我评价逐步成为他们行为的主要调节器,并开始调节、控制自我。当然,学生的自我认识、评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主观片面性,他们评价别人的品质比较清楚,但评价自己的品质则显得模糊和软弱无力,而且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比较薄弱。如果学校、教师能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角度正常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挥他们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潜力,逐步深入地剖析自己个性品质中的优缺点,并设计和调节自我,加强自制力,就能推动他们的自我道德的发展和完善。但在我们学校目前的道德教育活动中仍存在由教师布置、组织、安排等包办代替、从头管到脚的现象,致使学生在品德和心理上不是有严惩的依赖性就是有很大的随意性,而缺乏自主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自制力也得不到发展和提高。

这些不足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容忽视的。有了问题就必须寻求解决的办法。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将很难向更高层次进步。我想这也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吧。

我们一定要勤奋钻研教科研知识,努力探索、积极进取,为我们共同美好的教育之梦而献计献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