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通用15篇)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通用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W 次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看《心灵捕手》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通用15篇)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1

看完《心灵捕手》这部影片之后,我想了很多,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剧情合理而有趣。尽管讲的是导师与天才的故事,但是强调的却是“等待天才的自我发掘与定位”。它不是简单的导师指明一条道路给天才的故事,而是导师如何触动天才学生对生活道路的自觉选择。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威尔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威尔是一个真正天才,他的数学天赋足以改变世界,可惜,和很多未经雕琢的天才一样,他有着很多的问题,打架滋事,叛逆不羁,甚至为此几乎入狱,为了帮助威尔回到正途,不再浪费他那非凡的天赋,经过教授和他的心理学家朋友西恩的不懈努力,威尔终于克服了童年的阴影,突破了影响他多年的心理障碍……这种导师与天才学生相互交往的过程,对双方都同样是触动。也同样给双方下一个阶段的生活都带来了改变,这是这部电影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片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多人都无从得知自己的天赋,因为找不到相信他们的老师,于是就认为自己很笨。”难道不是这样吗?审视我们的教育,看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风华正茂、青春飞扬的年代,很多人确实并没有能在一位良师的指引下找到自我,从而看不清前进的道路,于是前进的道路变得格外曲折。这部影片与我们所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相距甚远,它是一个有着重重心理障碍的天才少年在心理学家帮助引导下的自我救赎。它更像心理医生的必读教材。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依然能从电影中得到不少启发。因为我们都越来越深刻地发现,当今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日趋严重。因为心理因素而引发令人扼腕的种种悲剧,已是经常见诸于各种媒体。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每个老师都或多或少扮演起了心理医生的角色。特别是做班主任的,如何在平时的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已是迫在眉睫的事。虽然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但在平时的授课中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捕手是棒球中的一个位置,由英文的Catcher而来,至今有很多引申含义,大意为能抓住某种东西的人。“心灵捕手”的确是形象、生动。别人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按说我们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灵捕手”,应该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同样的也应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学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是要花费精力,找到他们的优点,不断给予肯定。正所谓“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影片中那位教师的赏识教育所得到的效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所以我赞赏“赏识教育”。赏识就是一种期待,而期待则是我们给成长中的学生最好的礼物。学生们会从这种期待中看到:自己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爱和关注。这种爱和关注会使他们全身心地感到愉悦和激动,并充满了一种回报期待的欲望和勇气,而最终这种欲望和勇气又将产生怎样的奇迹,我们自己也难以预料。我的学生中有这样的一些需要关爱的有潜力的弱差生,我试着来做他们的欣赏者,关注者,友好者,给予他们力量,给予他们斗志,给予他们尊重,做他们如朋友一样的师长。一次写不对,讲给他听,报给他写。再不会,变一种形式来教他如何记忆,用谜语,用游戏,用手势……让他们能在成长中觉醒,从而有乐学的冲动,有爱学的激情,让他们幸福地学习。在经意与乐意之中,收获成功。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孩子,面对几十双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睛,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情感态度,无不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或表现不佳的时候,严厉的批评,大声的斥责,换来的是孩子暂时的服从,表面的听话,但同时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叛逆和怨恨。老师不仅没有转变孩子,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反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了师生感情,给今后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所以,全新的时代需要拥有全新观念的老师,全新的时代赋予“敬业”和“专业”全新的含义。教师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对象是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特个性的孩子。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历练自己,用我们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尽可能使用鼓励或激励的的语言,为孩子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教育境界。教育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册和对话。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牵手,教育是澄明,教育是心动。教育里洋溢着微笑的面孔,教育里饱含着真情的问候。教育中涌动着生命之流,绽放着成长之花,展现着智慧之境,培植着理性之魂。教育陪伴着人们生长、生活,教育已成为人们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这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另一句话。是啊,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加以修剪、锻造、培养,使其朝各自健全的方向发展。我想,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这样的:当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对老师存有一份感激之心,对学校充满一种怀念之感,对学习保持一份自信之心,对生活更带一种热爱之情,对人生拥有一张理想之帆,对于困难,富有勇气,对于过错,勇于改正。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2

在现今的社会,巨大的压力,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无不让人的心变的浮躁,不安。我们每个都是天才,但并不是每个天才都能释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把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渐渐的迷失了自己,渐渐的忘却了内心最初的渴望。

——题记

《心灵捕手》是一部经典的美国心理影片,在片中威特所表现出来的对朋友的不信任,对近距离人际关系交往的抗拒和对自已所爱的姑娘过度的心理防御折射出来的负性情感,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共情、自我暴露、尊重、接纳和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精神分析疗法”而找到了威特产生些种心理的最终原因——威特在童年时经常会受到继父的打骂和各种责难,致使他糼小的心灵备受折磨,此刻的他觉得自己不能保护自己最爱的亲人免受痛苦,自己也受到了这种不公正待遇,他很伤心、痛苦;

同时他也很自责,没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母亲和兄弟;他有一肚子的苦水,却因为没有朋友支持而不能及时宣泄,这使得他的心境处于一种很压抑的状态。此刻自罪心理已深深的刻记在他的脑海和心灵中,“恨、自罪、不公平这些负面情结。”就好似一团烈火在他的心中雄雄燃烧,一直伴随他行至青年时代。其实在他的心中,他真是太希望得到朋友的关爱了,然而心中的阴霾却又让他对关心、信任朋友而望而确步……的确他真的是太需要朋友的关爱了,但他却因为不信任的负面心理而使他不能很好的和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心理咨询师最终为他解开了这个心结。

从此后的他,真真正正的解放了,他终于能歇了口气,不用再去为怀疑、失落、自怜……而买单了,他终于冲出了如牢宠般的心灵,他终于认同了自已此时的需要,是的,他需要爱情、需要真诚、关注,和关照朋友后的心灵上的那种满足和成功感。他终于紧紧的抓住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和他拥有了真爱。他实现了自我成长,在也不会为担心心爱的姑娘也许会离开他而焦虑、忧郁,在也不用在强烈的心理冲突面前而显得自己是那么的懦弱、自卑让自己穿上厚厚的防弹被心来保护自己那一点小小的自尊而推开掉自己的最爱了。

人生价值,在“释放自我”中实现。影片的最后,心灵释放后的威尔告别了朋友,道别了西恩,也作别了兰博教授给他安排的人生规划,他开着车上路了。他要去哪里?是去追求爱情,还是在追寻一条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由此衍生出一个问题:威尔不遵循兰博教授的安排,不去为国家安全局工作、不去争取诺贝尔奖,他是否浪费了他的天赋,他的人生价值是否没有充分实现?

虽然兰博教授是一个极端,是功利和世俗价值的代表者,但并不代表威尔就有理由以原来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沉沦下去。不仅仅是因为他浪费了自己的天赋,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在生活,他既没有认识自己,同时也在逃避世界。所以威尔的朋友查克会在每天来接他一起消磨时光时,都会珍惜敲门前的那十秒钟,因为查克很清楚威尔本应该不属于这里、不仅仅属于他们这群朋友而应该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威尔的车最终驶向了哪里?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威尔已经有能力去选择他的生活道路,并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3

昨天看完心灵捕手,我就有很多感触,今天思考了一天,我又核实了一些细节,我就说说感想。我思考后最直接的感受其实电影里面的每个人都是戴着不同面具的威尔。每个人的心里面都会有不一样的禁区。威尔和肖恩的关系就不用说了,他们的咨询也不用说了,也是这个剧里面的主要矛盾。我想说说其他人,MIT的数学教授及其助理,审判威尔的法官,前两个为威尔做咨询的失败咨询师,威尔的小伙伴,威尔的女朋友。

先说MIT的教授和他的助理吧(我没注意是什么身份,猜测是助理,就是那个和数学教授不离开的人),教授心里有没有像威尔一样的一个禁区呢?我觉得有。如果没有,怎么会用自己得的普利策奖去和肖恩比较,去体现他的优越感呢?在他心里有没有一个自卑的种子么?在他心里有没有对自己朋友的愧疚么?我记得有说肖恩妻子去世的时候,数学教授在巴黎开会没去,这会不会也是数学教授不愿意去面对的事情呢?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明线是威尔和肖恩的咨询,而MIT的教授和肖恩也有一层很暗很暗的咨询关系,教授和肖恩争吵的时候,感觉类似于心理咨询的面质的过程。因为威尔这个导火索,数学教授也不得不去面对肖恩,不得不面对自己心中的那个禁区,那份愧疚,那份自卑。教授总是自己强调肖恩不去同学聚会,可是不能忽略的一点是,肖恩不去,他也没有在那件事之后再去找肖恩。至于教授的助理,我觉得演的也很好,当威尔和教授在一起解题的时候,有一个特写,助理看他们两个的眼神,会不会有一丝嫉妒,而为什么会嫉妒,很可能助理自己的心中也会有一个禁区,可能也藏着一份自卑。

威尔打人的时候,审判威尔的那个法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我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可能会让我想起父母审判我吧。在法官的心中会不会也有一个禁区,不然为什么认为威尔那么不可饶恕,感觉那么愤愤不平,非要他蹲监狱?是不是他的童年也遭受过坏孩子欺负,或者自己很珍惜的东西被偷过,当然了,这就是我的猜测,好像电影里面没有描述。

下面说前两个咨询师吧,首相这两个咨询师的特点都是特别有名的咨询师。其实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第一个咨询师被气走了之后说我要去上电视,他不值得救呢?我觉得可能是一种逃避,很可能他心里面也有一个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禁区。为什么同性恋这个话题会让他一下子暴怒?威尔读过很多书,我觉得有可能是威尔也看出来他的弱点,一个连咨询师自己都不想去面对的问题。至于第二个催眠的咨询师,为什么威尔说出来的场景是跳舞,然而威尔醒来之后咨询师也暴怒而走。其实我刚开始想的是,这两个咨询师离开只是因为害怕自己治不好而丢面子,可是仔细一想并不是很符合逻辑,他们能成为那么有名的咨询师,就没有遇到过比威尔更难治的患者么?我在想可能因为威尔恰恰找到了咨询师自己心里的禁区,去猛猛的锤击他们的禁区,才会让他们暴怒逃避的。(个人看法)

再说说威尔的女朋友,她为什么会喜欢威尔,可能就是因为威尔能不费多大力气就能搞定她们很难才学到的知识。或许他女朋友的禁区是他的爸爸过世,我记得她有说过自己的爸爸在她13岁去世并把遗产交给她。我觉得很可能她爸爸在她小的时候在她心里也是像威尔一样天才的存在,。然而在威尔的身上,她又会想起自己的爸爸,就好像是她爸爸的翻版,才会那么希望威尔陪着她,也是缺少亲情,才会那么想见威尔口中那12个哥哥。

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面我最佩服的是威尔的兄弟们,仅次于肖恩和女朋友。他们也有自己的禁区,他们希望有自己特殊的才能,他们希望能脱离那样搬砖的生活。我佩服他们因为我觉得他们比那些咨询师,比那些法官和教授更勇敢的去面对自己心里的那些禁区,敢于把自己的禁区暴露给自己的兄弟,然而这些是那些西装革履,穿着华丽的人所无法比较的。

说这么多,我就是想说其实绝大多数人心里面都会有那么一个不愿意暴露给别人的禁区。一旦涉及到那些禁区的时候,他们也会逃避,和威尔不同的是,他们只是冠冕堂皇的逃避,而威尔就是简单粗暴的暴力。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如果说威尔的禁区的门是一个黑色的大铁门,其他人的心门可能是装饰的各种各样的,涂了好几层漆的一扇门。他们只是没有用暴力的手段,然而却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

我在揣测电影的作者真实的目的再告诉我们什么。就我看法,肖恩,威尔的女朋友,威尔的兄弟们都是最后能让威尔走出心中禁区的一个原因。而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最后都走出了在他们自己心中的那个禁区,才最后帮助威尔走出威尔的禁区。数学教授最后也走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禁区。我觉得可能作者要传达的一个信息是要帮助别人走出他的禁区,就要自己先勇敢的面对自己心中的禁区,那些不愿意自己去想的东西。肖恩走出自己心中的禁区也用了很长时间,数学教授也是一样的,威尔也是一样的,可能我觉得作者想告诉我们,这种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不是说一句改变,说一句接受就能改变,接受的,而是需要周围更多的阳光———别人的理解,爱和关怀。昨天听二级的课,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心理咨询师要求写个人成长报告的意义吧。

多说一句教育吧,纯粹个人看法。我觉得这一点很可能应用到教育上。每个孩子的心中也会有这么一个禁区。如果家长真的想解放孩子,可能最先做的是要先解放自己,让自己放下。就好像我这次申请博士的时候,我爸总是和我说不要放不下结果,无论结果是不是成功都要接受。可是我能看得出来,真正放不下和接受不了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我。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4

一个人的暮年和婴儿,都好像一张白纸,但里外所经历的惊涛骇浪,自然不可等量齐观。生命就像一个圆圈,从起点到终点完成一次对接,而婴儿和暮年中间,则是伴随着年岁成长而不间断的困惑,面对未知的命运,你永远不知它有多高亦多低,多幸福亦多不幸…当浪尖起起付付,困惑也就油然而生,人生有许多解不开的谜,很多时候,自己不愿,拒绝接受答案。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所不同,可是我们能不能真正地敢克服自己的不足,特别是自己的心理障碍,去追求自己的真爱,放下一切包祔然后去放手一博呢?

《心灵捕手》的最后,Will做到了,他内心曾有不可抹灭的童年阴影,因此,他变得叛逆不羁,他总在心灵上回避任何人,包括他女朋友,他常与几和死党到处打架斗欧而被关进少年看护所,而他又是一个天才,一个超越哈佛才子的天才,所以蓝博教授不忍心看到这么个天才被埋灭,先后找来五位心理学家对他进行心理治疗。后来尚恩教授以自己和妻子的相儒以沫的感情突破他最后的心理防线,使Will打开心扉,将心里的童年噩梦倾诉出来。最终,他终于忘记过去的伤痛,重新开始生活,并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这时,他发现自己最想得到的并不是丰厚的收入,而是去找他心爱的女朋友,在他给尚恩教授的最后一封信里,他引用教授之前告诉他的句子“我要去找一个女孩”。影片最后,Will拒绝了蓝博教授给他安排的人生规划,自己开车上路…Will的车最终开向哪里?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有能力去选择他的人生道路,并在自己选择的人生路上坚定前行。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不经意遇到哪些暗焦,如何去避开或碰到后如何修复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够继续前行,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我们要学会怎样卸下心灵的枷锁,正视我们的过去,未来,正视我们的生活,使自己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与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携手前进!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5

网易教育的篇文章《为啥美国学生数学很差做出的东西却很牛》里推荐了部电影《心灵捕手》,影片讲述了个名叫威尔(WillHunting)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的故事。威尔在数学方面有着过人天赋,却是个叛逆的问题少年,在教授蓝勃、心理学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帮助下,威尔最终把心灵打开,消除了人际隔阂,并找回了自我和爱情。影片于1997年12月2日首映。

您也许不会像我样,在影片结束的时候被泪水朦胧了双眼,看着尾声里威尔驾车远去,天空逐渐辽阔,那情景让人心慰又心酸。"去他们的,好吗?"心理学家桑恩不在乎使用这样粗鲁的语言,我也借用下。去他们的,为什么我百度到的影片简介,硬是要把这个电影叫什么励志电影呢?威尔,个自甘堕落的天才,蒙老天眷顾,终得圆满。如果他像偷腥样对数学的热爱也叫励志的话,那我作为个中学老师,岂不要每天被我的学生感动得塌糊涂。

我不是蓝勃、不是桑恩,我充其量是朋友查克,除了不忍心看到威尔二十年后泯然众人,对自己身边的威尔毫无助益。如果可能的话,他们会成为哲学家、社会活动家、运动健将、超级程序猿、书法家、教授等等,我很想把他们个个描述出来,但我没有能力,他们像偷腥样热爱的领域对我来说是如此的高深和陌生,看到他们的才华,我除了激动,更多的是不安,因为这个社会没有准备接纳他们。

方面,我们满怀对天才的渴望,企图把每位普通的学生按天才的模子来打造,另方面我们又缺乏睿智的眼光,身边真正的天才被弃如敝履。我曾经寄希望于自主招生,但是自从2003年开始推行自主招生,到现在都没有突破5%的限额,这5%绝对与中国的威尔无缘。方面,经过十二年应试教育摧残,英才损耗过半,另方面,每年高考之后,还要因为估分不准、志愿失误而让大部分学子学非所愿——暴殄天物啊!

我们可曾因为天才而不是因为所谓的优生而兴奋、激动,优生可见、天才难识。因此,电影《心灵捕手》对我们的意义更在于,启发我们要建立个让"心灵捕手"有用武之地的机制。如果要说励志,那么励的也不是个人成才之志,而是激励我们要有变革相应体制的紧迫感,让人人感觉"天生我材必有用",而不是徒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格降人才"的感慨。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6

电影《心灵捕手》非常经典,看完之后,我脑海中还不时浮现出蓝勃教授对天才的爱惜,桑恩教授睿智的话语,天才少年威尔内心的觉醒……

数学天才威尔,在名牌大学里打扫卫生,一次偶然机会,被知名教授蓝勃发现他的天赋,可是这个孩子叛逆,甚至有点狂傲不羁,蓝勃教授爱惜他的才华,为他找了好几位心理咨询师,最终在换了5位心理咨询师后,终于找到了教授的朋友――心理学家桑恩。

首次咨询,在威尔内心排斥、抵触心理咨询和对桑恩教授的攻击中结束,他的出言不逊,激怒了桑恩教授,也挑起了他对伤心往事和妻子病逝的回忆,咨询不欢而散。但是桑恩教授并没有因此放弃咨询,而是精心安排每次咨询,以自己的经历试图打开威尔那颗充满防御又封闭的心;他温润如玉,以自己的博学和智慧,成功地让两颗灵魂最终同步并契合。

影片的节奏缓慢,它如一副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它没有拘泥于煽情地叙事流泪,而是力求在不紧不慢中,让观众体会曾经受伤少年的浪子回头,体会同龄朋友嬉笑怒骂间的动人真情,体会男女恋爱中的小心试探和害怕失去对方的痛苦纠结……

影片中桑恩教授没有讲道理式的说教,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的耐心引导,有的只是“静待花开”式的等待一颗灵魂的苏醒。影片中,桑恩教授说,“唯有爱别人胜过爱自己,你才能体会到真正失去的滋味”;当桑恩教授对内心封闭的威尔说道,“你是否拥有自己的灵魂伴侣?你可曾为此真诚地努力过?”威尔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于是桑恩用温柔却直抵人心的话语告诉他,“It’snotyoufault(这不是你的错)”,连续说了好几遍,那一瞬间,他的柔情把威尔彻底融化,他的眼泪就像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而心中的那道防线顷刻间也彻底崩塌了……

当面对威尔自以为是的言语攻击之后,桑恩教授的一段话,也堪称影片的经典之笔,“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么。……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无法说出在女人身边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场,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中,看着他吸尽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只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深情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在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也许我可以通过‘知识’来看你,但那不是你,除非你愿意谈谈你自己,否则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谁”,这些深入灵魂的叩问,唤醒了威尔内心沉睡的真情,也拯救了一个因出身不良家庭而放荡不羁的叛逆少年。

这部电影,堪称心理学的经典之作,导演以细腻的镜头语言,让观众慢慢浸入到心理咨询的场景中去,去感同身受电影中的人物;而影片中心理学家桑恩对威尔的引导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启发和唤醒过程,这个过程让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整个咨询的过程,就像咨询师和访客合跳了一曲双人舞,舞步同步、和谐。当影片结束,灯光散去,或许在夜晚回家的路上,细细品味,那些睿智而温柔的语言,也给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射入一束启迪的光芒,而这些光芒的背后,是那深深的、发自内心的爱……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7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将你打动,或者说,一部好的电影是需要慢慢欣赏和体味的,正如一杯浓郁的黑咖啡,只有细细品尝,方能享受到其中的浓浓香味!

《心灵捕手》,一举拿下1998奥斯卡奖的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等多项大奖的作品,就是它让我感触良多。

看完电影我在想我们每个人都象一棵棵树独自站立,却又和许多树心手相连构成一片片森林。不管多么强大和乐观的人,面对着吃喝拉撒、爱与信任、理想与现实、坚持与放弃这些问题时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困惑,心灵的城池上飘着阴影。有些人走过这段旅程,清风淡月,一步步走进了人生的佳境,有些人没能趟过这条河流,搁浅在了青春的中途……当回想往事,成功走过的人会庆幸,他们成功的过程中都有那么一个或是几个人在关键时刻拉了自己一把,从此大路平坦。这也许就是影片中心灵捕手——心理医生西恩所起的作用。

生活在现今社会的我们也许就缺少这么一个心灵捕手。也许我们每个人无法像徐志摩一样拥有林微因这样的心灵伴侣,想交相知;也许我们也无法像电影里的威尔一样幸运有西恩这样的心灵捕手,拯救自己于泥潭中。我们总是善于去隐藏、去封闭我们的心灵,去孤独的承受我们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现实也给了我们太多的阴影,太多的欺骗。我们在无形之中封闭我们的心灵,我们在爱情、理想、学习、工作与朋友之间彷徨,我们在慢慢成为奔走在这个世界上的一棵孤立的树。最终,我们只愿禁闭自己的心灵。

这难道是我们所愿意的吗?不是,当然不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着有人能够了解我们,能够好好倾听我们的诉说。我们不需要也不想要孤独,更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没有一个真诚的伴侣、至诚的朋友,没有一个了解我们的人。有谁愿意孤独终老,又有谁愿意自己的心灵困惑得不到他人的了解与帮助呢!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我们必须坚信一点:人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难免会不经意地遇到这样或那样不顺心的事。所有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灾难,都不过过眼烟云。我们自己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亲人,相信自己的朋友,释放自己的心灵,向他人坦诚地敞开自己的心灵,卸下心灵的枷锁,忘掉过往一切的阴影,走出心灵的禁闭。

这样,或许下一步你的人生会是美好的。我们要善于做自己的心灵捕手,放开自己的心扉,坦然面对一切。这样,我们会发现山还是那时的山,小桥流水也依然在。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8

一匹千里马被发现,仅仅只是它命运的开端,更为重要的是一位伟大的驯马师的出现,能够牢牢掌控住它的心灵,进而使它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心灵捕手》中,主人公通过自学以惊人的天赋精通了几乎所有学科,但他却置身于社会最底层,染上了许多罪恶的习气。一位教授发现了他的惊人才能,决心帮助他改变现状,发挥出他的才干。教授找到了他的朋友——一位心理学导师——帮助主人公治疗。然而,治疗的过程却充满挑战和阻碍。最终,教授和朋友的话令主人公认清了自我,而心理导师的刺激则让他彻底醒悟,抛弃了以前的习气,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我认为,影片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能改变、能成功,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授的发现使他的人生有了希望,二是心理学导师的引导使他步入了正轨。

试想一下,假如没有那位心理学导师,那么主人公的才能即使被发现,也无人能改变他的本性,他的才能也就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流逝,而无法发挥。所以,一匹千里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慧眼识珠的伯乐,更需要能够驾驭它的心灵的驯马师,只有二者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让千里马找到前进的最佳方向,从而不断地发挥出自己的惊人能力,一直向前奔腾,奔向未来那灿烂而美好的曙光,成就一番传奇!

一匹千里马的养成,总是漫长而曲折的,不被发现会成为一匹野马。一匹功成名就的千里马,需要伯乐作为基石,驯马师作为指路明灯,这样,千里马之心才会被点燃,千里马的才能才会被发挥和利用!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9

这个假期,有机会看了几部电影,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国的《心灵捕手》。一个在学校做清洁工的数学天才,一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一个出色的心理医生,外加一个个平淡却很真实的故事情节,构成了这部精彩的电影。

两个小时的电影,就这样独自一人静静地看完。呆呆地躺在床上,心情却一直平静不下来。很久,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电影再能让我这样感慨,感动。

《心灵捕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清洁工威尔轻松地解开了一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公布栏上写下的两道十分困难的题目。教授发现了这个天才,欣喜万分,希望把他培养成自己心目中的天才。然而,威尔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心灵似乎上了锁,教授无法走进他的世界。教授请来了许多心理学家为威尔做心理辅导,都被这个顽固小子羞辱,纷纷宣告他已经“无药可救”。直到遇到了尚恩,才使威尔正视自己的人生,逐渐地自我揭露,走出童年阴影。在影片中,威尔与心理学家尚恩细腻地展开了一场“心灵角力战争”,威尔的选择与未来,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最终,这位心理学教授启迪威尔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心,捕捉他的脆弱,打开了他的心扉,释放了他积压多年的心灵压抑,帮他正确的走上更好的路。

我钦佩尚恩这位教授,这位教授的耐心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学习,也值得我们每位家长学习。这是一个愿意“导”,却不愿意“逼”的心理医生,好的老师。

尚恩与老友蓝勃曾有过一段极简单的对话,这是网络热传的经典对话中所没有的,大意是,我希望是辅导,而不是纠正。可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没能弄清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去引导学生,不要去逼迫孩子,哪怕是出于最最正当的理由最最高尚的理由。

尚恩的教育、辅导过程,在当下的中国,虽被认可,但不是主流的。可这部电影要宣扬的,恰好是尚恩的行动。当下的中国,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少了一个“逼”,还能成行?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就在告诫人们,要“导”,可如今,却只剩下一下牵引了,不知道就着孩子的天性去引导他,指导他。只要引导得好,循循善诱,多给一点包容,多给一点耐心,多给一点爱,多给一点包容,都可以被感化。

将心比心,用心感化,这是最重要的。作为教师,我将谨记这句话,在教育生涯中自警!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10

一个人的暮年和婴儿,都好像一张白纸,但里外所经历的惊涛骇浪,自然不可等量齐观。生命就像一个圆圈,从起点到终点完成一次对接,而婴儿和暮年中间,则是伴随着年岁成长而不间断的困惑,面对未知的命运,你永远不知它有多高亦多低,多幸福亦多不幸…当浪尖起起付付,困惑也就油然而生,人生有许多解不开的谜,很多时候,自己不愿,拒绝接受答案。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所不同,可是我们能不能真正地敢克服自己的不足,特别是自己的心理障碍,去追求自己的真爱,放下一切包祔然后去放手一博呢?

《心灵捕手》的最后,Will做到了,他内心曾有不可抹灭的童年阴影,因此,他变得叛逆不羁,他总在心灵上回避任何人,包括他女朋友,他常与几和死党到处打架斗欧而被关进少年看护所,而他又是一个天才,一个超越哈佛才子的天才,所以蓝博教授不忍心看到这么个天才被埋灭,先后找来五位心理学家对他进行心理治疗。后来尚恩教授以自己和妻子的相儒以沫的感情突破他最后的心理防线,使Will打开心扉,将心里的童年噩梦倾诉出来。最终,他终于忘记过去的伤痛,重新开始生活,并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这时,他发现自己最想得到的并不是丰厚的收入,而是去找他心爱的女朋友,在他给尚恩教授的最后一封信里,他引用教授之前告诉他的句子“我要去找一个女孩”。影片最后,Will拒绝了蓝博教授给他安排的人生规划,自己开车上路…Will的车最终开向哪里?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有能力去选择他的人生道路,并在自己选择的人生路上坚定前行。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不经意遇到哪些暗焦,如何去避开或碰到后如何修复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够继续前行,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我们要学会怎样卸下心灵的枷锁,正视我们的过去,未来,正视我们的生活,使自己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与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携手前进!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11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共情,自我暴露、尊重、接纳和弗洛依德的“潜意识分析疗法”而找到了威特产生某种心理的最终原因——威特在童年时经常会受到继父的打骂和各种责难,致使他幼小的心灵备受折磨,此刻的他觉得自己不能保护自己最爱的亲人免受痛苦,自己也受到了这种不公正待遇,他很伤心,痛苦,同时他也很自责,没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母亲和兄弟,他有肚子的苦水,却因为没有朋友支持而不能及时宣泄,这使得他的心境处于种很压抑的状态。此刻自罪心理已深深的刻在他的脑海和心灵中。“恨、自罪、不公平这些负面情节”就好似团烈火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直伴随他行至青年时代,其实在他的心中,他太希望得到朋友的关爱了,然而心中的陰霾却又让他对关心、信任朋友而望而却步……。的确他真的是太需要朋友的关爱了,但他却因为不信任的负面心理而使他不能很好的和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心理咨询师最终为他解开了这个心结,从此后的他,真正的解放了,他终于能歇口气,不用再去为怀疑、失落、自怜而买单了,他终于冲出了如牢笼般的心灵。他终于认同了自己此时的需要。是的,他需要爱情,需要真诚,关注和关照朋友后的心灵上的那种满足和成功感。他终于紧紧抓住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和她拥有了真爱。他实现了自我成长,再也不会担心心爱的姑娘也许会离开他而焦虑、忧郁,再也不用在强烈的心理冲突面前而显得自己是那么的懦弱。自卑让自己穿上厚厚的防弹背心来保护自己那点小小的自尊而推开掉自己的最爱了。而咨询老师也在对他的帮助中得到了自助。

心理咨询的确是个助人自助的工作,它需要先了解、剖析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首先就需要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虽然那是种感觉,但却需要很多人生的阅历和对世事的理性认知,最重要的就是“尽知心中事”。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12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好与坏,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如何去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我认为最直接的方式是沟通并与之相处,这样的你就会客观的评价一个人,不要用有色的眼睛去对待身边性格比较突出的人,可能这就是他的处事方式这就是他的优点。

因此我看了《心灵捕手》这部电影深有体会,电影主要讲述一位叛逆不羁,经常打架有数学天赋的清洁工青年威尔通过在麻省数学教授兰博和心理学家肖恩的帮助下,打开了心灵寻找到自我和爱情。主角威尔虽然是一个清洁工但他是一个具有非凡数学天赋的人,也是一个博朗读书的人以至于在电影中他足足气走了五个心理医生,这一方面我特别喜欢一段情节是与女主角第一次相遇怒怼富家公子,他说的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当你用一万五获得的知识,别人只要用一块五在图书馆就能获得。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只要你想要学习什么地方都可以。在电影里面通过肖恩与威尔的.相处我渐渐了解主角的性格,了解了他的为人。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有真心待人,别人也才会真心待你。

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学习的机会,要学会多多读书这样的你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当我们要想获得别人内心的认可时,你就必须表明你的真心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看了这部电影我内心是深有感触和对自我的一种思考。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13

这是一部我看了四次的电影。

电影描写了一个受创伤心灵的重建过程。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通过两道他认为十分困难的数学题,发现了一位年轻的清洁工是位数学天才,这个甚至可能是下一世纪的爱因斯坦的年轻人叫威尔,他聪明而叛逆,到处打架,并被送到少年观护所,经过教授的保释并保证辅以心理辅导,才使其免受牢狱之灾。

教授希望威尔树立人生目标,请了许多大腕级的心理学家做咨询:第一个看上去很温和的咨询师在咨询开始后不久,就试图劝说威尔,威尔用“同性恋”的话题使激怒;第二个咨询师未构建好安全氛味的情况下用了催眠的方法,最后反被嘲笑。咨询师们纷纷宣布其无药可救。无奈之下,教授请出自己的大学好友尚恩,希望尚恩来帮助这位年轻人,通过几个回合的心灵角逐,威尔和尚恩有了情感互动,逐渐打开自我,尝试与他人建立亲密与信任的关系。

一部好莱坞式的电影,因为其感人的心灵深处的交往,而使其曾获得第70届奥斯卡的七项提名。从一个心理电影的角度,每看一次我都有不同的体验主题: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我看到许多咨询的技术的运用,咨询师尚恩如同武林高手,在接威尔的羞辱招时,接纳威尔的表现,接受对他的治疗,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用真诚的沟通化解;面对威尔的沉默时,尚恩一言不发,把话语权交给威尔,是直面挫折还是退缩放弃;以妻子的瑕疵自我暴露来开启威尔的内心,告诉他:“不完美的是在于你怕别人知道你不完美......”“这样的人生哲学很有趣:有这样的借口,你就可以很平淡的渡过一生......”;遭遇威尔的退缩与回避,尚恩一次次去澄清“为什么不在自己家门口做清洁工?而要坐一个小时的车,到哈佛做清洁工?”直言逼问威尔最基本的生命问题:为何而活?该做何事?并且,不再接受他胡扯一通:“除非你谈自己,说你是谁;那我就着迷,我愿意加入。”到威尔改变的关键时刻,尚恩步步逼近,连说几遍“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为什么要背这个沉重的包袱?”。在尚恩真情相待的冲击下,心理防线突破,与尚恩相拥而泣,走出童年受虐的阴影;并且跟随自己的心,放弃教授所推荐的高薪工作,直奔加州与女友复合。

第二次再看这部电影,感觉其中所呈现的关系成为电影的亮点。关于技术的回味渐行渐远,在脑海中仿佛只有咨询关系与其中的真诚。

关系是治疗的基础,电影中所讲的尚恩之前的五个咨询师,宣布治疗的结束即宣告关系的失败。而这恰好是威尔的人际关系模式的呈现:威尔,一个弃儿,童年时被父亲虐待,曾有过想获得爱与关心,但最终是无用尝试的经历。早年生活的印痕让他不能接受自己,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值得爱,应该被抛弃,并把这种观念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不相信有人会爱自己,为了不在关系中体会到不被需要、不被照顾、被限制、被抛弃的痛,威尔封闭自己,逃避亲密关系,将他人摒弃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外,以此来解决内心的冲突。因此我们在电影中看到,威尔在咨询师以及他所爱的女孩子面前,为减少内心冲突的烦扰,要保持一个安全的情感距离,他才能与人打交道,同时,对生活维持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不敢投入到与咨询师、女友的关系中,他的生活就象做在坐在观众席上,看着别人表演,自己不投入,也感受不到激动。对于敏锐而天才的威尔来说,他读了许多书,但并不投入到其中,他的发现没有一样是自己的体验,如同心理医生尚恩所言:“你能如数家珍地评论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却没有闻过西斯汀教堂的气味;轻慢地提出有关女人的偏好谬论,却说不出在女人身旁醒来的幸福心情;随意地引用莎士比亚的诗文来谈论战争,却从未参加过战役,未曾眼见好友躺在自己怀中咽下最后的一口气;浪漫地引述十四行诗来称诵爱情,却未见过女人的脆弱与坚强;更不了解真正的情感失落,因为从未爱别人胜过自己。”

不敢积极生活,屏蔽自己的爱,在建立关系之前先抛弃别人,面对心理医生,对影响、压力与威胁高度敏感,于是攻击对方,击败心理医生,诱导心理医生做出自己熟悉的交往模式。在尚恩之前的心理医生的反应让威尔正中下怀,使治疗最终结束。尚恩并不认同威尔的投射模式,而是以治疗的态度来面对威尔的挑战,拒绝顺应威尔,通过真诚、积极、负责任的面质,以一种不同于威尔已经习惯的交往模式来做出反应。这种独特的反应创设出新的人际交往模式,使威尔开始真正看清自己,并开始为自己负责。

在电影中,威尔和尚恩的治疗关系是威尔改变的基础,尚恩这位心灵捕手在这新关系的创建中,拿出来的招式突显出来只有真诚。真诚的面对自己和关系,真诚面对威尔第一次治疗时的挑战所带来的应激反应,不夸夸其谈掩饰自己,也不因为被激怒而放弃,以自己为镜子,邀请威尔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并在威尔展现自己后,仍然觉得自己被真诚地接受。真诚在这儿不再只是一个技术,而是一个态度和精神力量,是这种精神力量使威尔内心的坚冰融化。当然,这个真诚也来自于威尔的女友与好友,于是,几股真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威尔走向自己的世界。

再看电影时,我看到了人成长的力量,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尽管早年生活的经历,让威尔有理由成为到处打架滋事,生活混乱的人,但在威尔内心从未放弃自己。读很多书,去哈佛做清洁工,交织在自卑与自负中和女友相处,电影中不断出现的镜头:威尔落寞孤独地坐在疾行的火车车厢里,任万籁俱寂的夜景与曙光微露的晨曦自窗外飞逝;淡淡的乐声陪衬着他一人静默的画面,勾勒出威尔既自负又无助的复杂心情。这些镜头是渴望与害怕的冲突的写照,一方面是威尔要封闭自己,但他内心世界又渴望被承认、被认可,渴望他那独特的天赋被展示。电影里尚恩与数学教授对威尔未来的不同态度,两种风格迥然不同的帮助,尚恩用真诚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与其沟通,不为他选择人生道路,只是帮助他澄清和深入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兴趣,看到自己成长的力量。如同卡伦.荷妮在《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所说“你无需――事实上也不能教会一粒橡籽长成橡树,但是,如果给橡籽一个机会,它内在的潜能就会长成一棵橡树”。

在来访者面前,因为心理知识和技巧的一些优势,面对来访者不断问:“我该怎么办?”是给他明确地指一条路?还是挖掘来访者成长的力量,发展出对自己负责的能力?这常常是刚做咨询的咨询师的疑问。其实,很多时候都没有必要去教来访者如何去做,只要帮助他体会和找到自己成长的力量,任何人都会成为他本来就该成长的树。

电影看到第四遍时,我内心里有了一些夹杂着沮丧和快乐的感受:每一个人都是有限的,没有一个完全成长的人。电影中的尚恩,以心灵捕手的形象出现,但在与威尔的心灵交往中,让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谁是治疗师?谁是病人?病人,也包括治疗师,都注定要体验生命的美丽,也要体验生命的痛楚:丧失、疾病、衰老、痛苦、无助、无意义感和死亡,没有一个人不带着创伤。在治疗的真诚互动过程中,威尔也影响、改变了尚恩,因此电影中不仅是威尔的成长,也看到了治疗师的成长:走出丧妻后的自我封闭,开始对人生的新接触。

尊重来访者的创伤,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和接纳人性的不完美。咨询中,当我们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看来访者,就会少一些权威和批判的态度,能更深的理解来访者,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治疗得到增强。而且这不仅是一种咨询的态度,也是治疗师成长的动力:不与自己隔离,让人性的东西和自己在一起。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14

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威尔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威尔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甚至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数学教授有心提拨这个性不羁自我的天才,要他定期研究数学和接受心理辅导。数学难题难不倒他,但却对于心理辅导,威尔却特别抗拒,直至遇到一位事业不太成功的心理辅导专家桑恩教授。在桑恩的努力下,两人由最初的对峙转化成互相启发的友谊,从而使威尔打开心扉,走出了孤独的阴影,实现自我。

这就是这个故事所讲述的核心内容。这是一部温馨励志,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的电影,虽然这个电影里并没有什么较为宏大的场景,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转折,但仍然能够让它在观众心理留下很深刻的记忆,发人深省。

在兰博教授找到肖恩来给威尔做咨询之前,有两个心理咨询师为威尔提供了咨询服务。第一个咨询师被威尔调戏说他隐瞒自己是同性恋,恼羞成怒而离去。在咨询谈话过程中,这个咨询师总是使用不要之类的告诫。这是人本主义的理论来教导威尔,这个这样的言行不但是不尊重来访者的表现,也很容易让来访者在咨询中形成阻抗。第二个咨询师采用的是催眠疗法,可惜威尔并不配合他,而是佯装被催眠,并以此来戏弄咨询师。在这段咨询过程中,我们都能注意到,兰博教授和他的助手汤米也在场。这样的非亲非故人物的存在,简直就像一种监视,我想没有一个来访者能够做到在这样的他人在场的情况下真正放松下来。第二个咨询师也一样自负出走。

在兰博教授的劝说下,肖恩接下了这个咨询。于是开启了一轮威尔与肖恩的心灵之间的深刻探讨,从第一次开始咨询的相互试探到最后一次结束咨询关系的心意相通。第一次咨询的时候是威尔仍然桀骜不驯地一直抽烟,两人随意聊些共同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彼此熟知的领域。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对咨询人员经验和阅历有无形的要求,因为他必得能够跟来访者聊得起来。第一次咨询他们相互试探,威尔在发现自己对一幅画的评论引起肖恩情绪反应的时候,便开始利用这点来激惹肖恩,却不知肖恩的激烈行径实则是出于对自己已故妻子的深切在乎。在第二次咨询中,肖恩经过反复的思考平静了下来,认为威尔这样轻巧的评论只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沉重的往事而已。他以一个长者应有的风度和智慧原谅了一个少年未经世事的无知与冒犯。这次他选择自我坦露的方式,向威尔诉说自己的故事,其实这不也是一种试探吗,只不过换了种灵巧的方法。第三次咨询是难得甚至令人诧异的相对无言。在这紧张焦灼的对峙后,迎来了资访关系的转折,他们开始在咨询中分享笑话,后来肖恩甚至对威尔袒露心扉说出自己妻子的小毛病,并以自己的观念去影响他,甚至逼着他去面对现实、寻求改变。而威尔也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放松身心,虽然他仍然防御着。但当肖恩说出自己童年有个酗酒的父亲对自己使用暴力时,威尔也坦白了自己童年受虐的经历,那个时候他们既是同病相怜又是交通心神。肖恩一直在帮助威尔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真正的想法,同时鼓励他不再害怕、不再彷徨、不再退缩。最为可贵的是,虽然他是一个引路人,但他却并不想左右威尔的人生。因此他要与兰博教授辩论,而争取把选择权交给威尔自己,这当然很大程度上基于他对威尔的了解。最后一次咨询,他一次次地饱含深情和理解地告诉威尔:这并不是你的错,彻底卸下了威尔心中的防线,也是由于他敢于面对过往凝固不逝的伤害,让他能生活得更坦然,人生之路也收获更多幸福。

在电影的最后威尔离开了,他离开了他的朋友,离开了兰博教授所代表的的学校与科学,离开了肖恩所代表的尊重与理解,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义无反顾的去追寻自己想要的,在影片的最后他去找了曾经被他心理的防御性所伤害的姑娘,这可能才是真正的做自己吧。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篇15

说起童年,我们会想到打弹珠、捉迷藏、儿童乐园,所有单纯美好的小东西。那是一个笑可以很大声、哭可以很嘹亮的水晶时节。社会的繁杂、人心的险恶,这些漆黑的东西离得好远。而如果你不幸过早的遭遇了,那恐怕是毁灭一性一的灾难。于是,催生了《心灵捕手》。

影片从麻省理工大学著名教授的一堂活跃的数学课开始,教授得意地给学生们留下了一道引以为荣的数学难题,不料却让一个痞子清洁工解答了。清洁工的名字叫,他有着极聪明的头脑和惊人的记忆力,然而由于幼年惨遭父母遗弃,受过坏人的虐一待,他有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幼年被弃,并且还常遭养父的毒打,这样的童年一一影让对这个世界默然。长大后更是将自己紧锁在狭隘的自我空间中,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真心付出任何感情。强烈的自卑感充斥着他的每一滴记忆。拒人于千里之外,以为这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或者说,他根本没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需要一爱一,他应该被关怀,应该被帮助。然而极高的领悟力和过高的敏一感一性一成为了获得心灵救赎的一道墙。之前的几位心理医生都无能为力。一个试图用人本主义观点的劝说方式,迅速完成干预,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一个企图用催眠探寻心灵最深层的土地,然而他的不配合让治疗无疾而终;只到sean的出现,是这个资深的心灵捕手解救了这个心灵受创的孤独孩子。

心理动力学的有效利用让治疗有了实质的进展。这种由一精一神分析学派发展后产生的一种基础于一精一神分析学观点的理论和技术,让渐渐脱一下了伪装的外壳。更值得一提的是,sean还向坦露了自己的一些不完美的状况。应该说,这是一项冒险。记得汪老师说,这样的治疗方式是反常态的。但是不得不承认,适度得暴露心理师的一些经历是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的。事实上,这也确实获得了的信任。

而sean提出的所谓的完美主义者的缺陷,让我明白,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暇。我们应该勇敢面对那些碎碎点点,坦然地去接受,而不是纵容它们来干扰我们的生活。我相信,最后的也是这么理解的。所以他才会去开着兄弟们为他整修的车,去追寻他的真一爱一。

Sean的治疗方式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他不仅让我充分体会到沉默的力量,沉默塑造了安全感,营造了关怀的另一种方式。而这种类似罗杰斯的沉默关怀所赢来的收获,就是催熟了某些隐藏已久的东西。乘胜追击,沉默之后的爆发有着无法抵御的力量。还记得sean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It’s not your fault”,步步一逼一近。终于,彻底冲破了束缚多年的心灵枷锁。他紧抱着sean,泣不成声。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正同时在看毕淑敏的《女心理师》。这部小说中有许多地方和《心灵捕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有两位来访者,还有女心理师贺顿自己,都有着不可磨灭的黑色童年记忆。他们和一样,童年的饱受凌厉让他们对某一特定的场合或者事物产生了本能一性一的抗拒或是畏惧。尤其是贺顿,她在12岁的时候遭到继父的强一暴,致使她没有了对爱情的憧憬,只有对一性一爱一的默然,一副永远冰冷的躯壳。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都通过治疗,对那些过往逐渐释怀,坚强迎接新的明天,不再有一一暗与恐惧。

也许,黑暗的童年真的会产生毁灭一性一的后遗症。但我总相信,这个世界还是个充满一爱一的地方,只要勇敢地积极面对,幸福,离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