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音乐励志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大全大纲

音乐励志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大全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53K 次

导语: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Pépinot adulte,戴迪亚·费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 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音乐励志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大全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1: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让我感触很多,尤其是从教育的角度,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确实给我这个未来的教师提供了很多思考。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音乐代课老师克莱蒙特马修在一所哺育院用真心、真情和真爱感化一群“问题儿童”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法国,战争给那里的人们,包括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带去了痛苦,给家庭造成了创伤,战争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阴影,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在战后各种因素,以及孩子们性格的影响下,很多孩子出现了怪异的心理和行为,因此他们被送到了专门接收“问题儿童”的“池塘畔底哺育院”。哺育院的孩子,在他们的家人和那里的老师、院长看来,几乎都是无可救药,犯了错就必须惩罚的孩子,“调皮捣蛋”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的怪异行为,“无可救药”似乎是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就是这样一群在我们这些观众看来都令人头疼不已,甚至感到恐怖的孩子,在音乐老师马修的教育下,变得温顺乖巧、充满活力和讨人疼爱,马修的坚持、执着和付出是值得的,马修对孩子们善良天性的信念是令人敬佩的,马修的教育是成功的,同时也是令人感动的。从马修老师身上,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应该受到很多启发。

第一,马修老师坚信撒谎、攻击、调皮捣蛋并不是学生的本性,学生的本性是善良的。这点是他坚持用行动和语言感化学生,进行持之以恒教学的原动力。影片中,体育老师、因不堪忍受学生暴力行为而离开的那位老师,和院长哈善都认为学生无可救药,认为他们邪恶,撒谎成性,行为怪异,必须用非常严厉的方式才能管得住他们,镇得住他们,所以“犯错,处罚”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和尚方宝剑。也正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学生天性善良,所以他们不愿意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愿意相信学生的话,拒学生于千里之外,“处罚”是他们的利器,学生当然就和他们对立,矛盾于是越来越激化,“处罚”也就越来越严厉,甚至是残酷。但是新来的马修老师却是一个愿意相信学生的人,他总是对学生说“邪恶并不是你的本性”,“你为什么要做不符合你天性的事?”,这些话深刻表明了他对学生善良本性的信任,因此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即使是后来进班的“魔王”蒙丹也是如此。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学生们终于被感化,最终他们之间形成了信任,产生了感情,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二,马修老师愿意和学生真诚交往,愿意相信学生,即使是那些犯了错,最令人头疼的学生。这点非常明显地表现在他对恶作剧弄伤麦神父的学生——盖贺克的身上。盖贺克恶作剧弄伤了麦神父的眼睛,而且伤得很严重,当马修老师知道后,为了避免其他学生继续当替罪羊和盖贺克被院长处罚,也为了给盖贺克一点教训,他和盖贺克私底下约定,他不告诉其他人是盖贺克干的,但是盖贺克必须义务照顾麦神父直至他痊愈为止,盖贺克答应了他,并且忠实地履行了约定。通过这件事情,马修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信任,学生认为他不是来对付他们的,即使自己犯了错,只要愿意承认并改正、弥补,还是会得到老师的帮助和原谅的。这实际上体现了马修老师对犯了错的学生的关心和保护,当然,这都是建立在他对学生的信任的基础上的,并且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马修老师善于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影片一开始,当马修老师第一次走进乱糟糟的教室,因为临时有事要出去的时候,他故意给了班上两个最调皮捣蛋、最令人头疼的家伙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俩负责维持教室的纪律,尽管教室里依然嘈杂不堪,但是两个调皮的学生还是很配合地走上了讲台去“维持纪律”。人都有在别人面前表现自我的欲望,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肯定,学生更是如此。马修老师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后来组建合唱团的时候,他“任命”两个不会唱歌的学生——贝贝诺和郭和颁为“团长助理”和“乐谱架”,尽管看起来似乎好笑,但是孩子们却很乐意为老师做点什么,因为他们会觉得老师依然需要他们,老师依然还关注着他们,他们很开心,马修老师在这方面确实做得很不错,值得学习。

第四,马修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并给予积极的,持久的,和耐心的培养。本片的主要情节是马修老师发现莫翰奇的音乐天赋并努力培养,作为一名老师,“教书”和“育人”密不可分,同样重要,马修老师并不是一位只会哄学生,只会与学生建立感情的老师,当然这很重要,但同时他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音乐家,他具有教书的技能。教给学生知识,发掘并培养学生的天赋,是老师的基本工作,马修老师发现莫翰奇拥有音乐天赋后,先是在合唱团里锻炼他,后来向他妈妈提议把他送到里昂音乐学院深造,这些都对莫翰奇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育人是教书的灵魂,教书是育人的基础,可以说,马修老师把“教书”和“育人”这两项工作都完成得非常出色。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对我们师范生尤其具有启发意义,学校里难免会有不听话、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同事或者领导也有可能不太配合、支持自己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好学生的健全人格,怎么样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马修老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总之,相信学生天性善良,用爱去感化学生,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去吸引学生,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像马修一样受人爱戴的老师。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2:

一直以来很怕看美国大片中那些斗殴、血腥的场面,神经和心脏都受不了。更害怕看国内的爱情婚姻片,感情叙述模式化,夸张而空洞。包括万万人瞩目的《中国式离婚》,看了心里极不舒服,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心理难受又无处发泄。而这些片的视听冲击力却是极强的,他很霸道地抓住你的神经,强行让你就范。就如到一个商店购物,你只想先看看,而店员就在你面前晃荡,煽动你买他的东东。你会厌烦透顶,然后逃之夭夭。

而法国片很少这种毛病,比如前日看的《放牛班的春天》。我喜欢它的优雅、高贵的贵族气质,它不会极力地去煽动悲情,也不试图引发观众的爆笑,他悠悠地叙说着自己的故事,让你很放松,从神经到心脏你毫无负担,却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满心欢喜,就如冬日里一束阳光照进旮旯里,抚慰着蜷缩在旮旯里的你,那个惬意啊,久违了。

这种让我泪流满面的东西来自马修——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那个秃顶老头,圆圆的脑袋,微微往下挂的眉眼,常常往上翘的嘴角。在外表上除了有点滑稽以外,他不怎么讨人喜欢。情绪上也不是什么圣人,面对顽劣情景经常暴跳,也会关学生禁闭,甚至还暗恋学生的母亲……然而,当他圆圆的手臂轻轻握起圆圆的拳头,随着音乐的节拍挥舞的时候,那些纯净的童心就被轻轻唤起,那如天籁般的美妙旋律随之缓缓流泄,那一刻我觉得马修很神,简直象个圣人,从他身上让人感受到一股挣脱污泥的力量。

他所在的学校是个辅育院,是个连家长都懒得光顾的“池塘之底”,这里原本没有阳光,没有音乐,只有校长的暴力专制。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他以组建合唱团的行动,以音乐的力量,发掘出孩子们爱美崇善的天性。让他们懂得自尊尊人,懂得荣辱和感激,懂得扬善鞭恶……其实《放牛班的春天》这样的主题结构并不算新鲜,《音乐之声》、《死亡诗社》和《修女也疯狂》里也具备似曾相识的片段结构,但是本片却把轻松逗趣、温馨可爱推到极致,并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以及对问题学生的关怀,唤起了人们心灵的共鸣。

影片中令人感动的场景很多,那些童声的独唱、合唱、多声部轮唱,纯净得象天鹅的白羽,象流过你心坎的清泉,象天堂上缥缈而来的梵音,我就这样痴痴地盯着屏幕,忘记了一切,只有这天籁:

风中飞舞的风筝

请你别停下

飞向大海,飘向高空

一个孩子在望着你呢

率性的`旅行,醉人的回旋

纯真的爱呀

循着你的轨迹,循着你的轨迹飞翔

……

“海上的清风,托起了轻盈的飞鹭,停落孤岛的礁岩处。海上的清风,从白雪皑皑的大地上飞来,冬日稍瞬即逝的气息,远方你的回声飘离了西班牙的城堡,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在灰色晨曦中找寻通往彩虹的路,揭开春之序幕。”

那长着“魔鬼身材天使面孔”的莫杭治,父母双亡,每周六期待会有人接走他的佩皮诺,那个笨笨的活人乐谱架郭邦……习惯了被好莱坞那些牛仔们用巨大的声音和特效折磨的我们,忽然面对这样的感动,体验了一次自然纯真的犒赏,能不动容心跳吗?

本片是法国导演克里斯.巴哈蒂(Christophe Barratier)一鸣惊人的导演处女作。(巴哈蒂涉足电影界之前,曾担任10年以上的音乐制作人)这次他与法国著名电影音乐家Bruno Coulais携手,共同参与了影片的音乐制作。在《放牛班的春天》中,Coulais与保加利亚交响管弦乐团以悠然的钢琴、和煦的交响乐,搭配影片中孩子们如唱诗般优雅、圣洁的童声大合唱,将传统音乐电影的温情感受与纯净自然的童年记忆奉上,为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音乐感受。

这种音乐感受和来自马修的人格魅力正是影片的亮点,它如一缕阳光,温暖着池塘之底的孩子们,温暖着天底下那些柔软的心灵,这同样是一束让人看到希望的光芒。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3:

平凡的马修之所以如此令人感动,恰恰正在于马修的平凡。

马修虽然平凡,但是那颗心是博大的,他让多少冥顽的灵魂得到救赎。

马修其貌不扬,但创造了奇迹。他从这些让所有人都失望的孩子中培养出来世界著名的指挥家“皮埃尔”,并让受他教化的学生在几十年后满怀着敬慕和热爱的心情来怀恋他,这本身就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无上光荣和莫大成就。

马修给予我们学习的可能性,而并不简单是当作一个偶像或榜样而远远的膜拜敬仰。

影片很值得为人父母和为人师长者观看,它让您懂得事业如何成功,教育如何成才。影片没有宏大场面,却同样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因为它充满阳光和健康。

一个把“犯规——处罚”奉为圭臬的教师绝不是一个好教师,尽管他是一个善用权术心术的管理者,尽管他是一个知识渊博业务精湛的教书匠,但是,没有教育,没有教化,只有教书,只有军事化的管理,这样的学校只会异化成监狱,而不是育人的精神家园。

“铁血”校长的统治下,任何的变革和尝试仿佛都是不被允许的,而马修在这种“制度下”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和抗争。

马修具有爱心、耐心和慧心,他能发现孩子们有唱“歪歌”的爱好并因势利导成立合唱团。当皮埃尔内心深处对音乐的爱好被唤起,当散漫不羁的孩子被音乐俘虏,驯服的听从了马修的指挥,并大大减少了捣乱和恶作剧;当皮埃尔平生第一次懂得了感激,并因为获得原谅而窃喜……这时候,在我们感慨音乐的神奇力量的同时,也不能不想到,无论多么叛逆、任性、看起来无药可救的孩子,其实都有一把可以打开他们内心之门的钥匙,关键是教育者有没有这种愿望、有没有这种耐心来寻找这把钥匙;在今天中国的教育现状下,我们听多了一线老师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对教育积重难返的无奈,马修提供了我们思考的另一个角度:可否在无力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

马修懂得尊重、宽容、容忍和等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过失,容忍孩子的渐进,等待孩子的成功!

这是何等的胸量!教育者固然需要技术上的探索和创新,但同时更需要博大的胸怀、宽广的爱心和对任何一个受教育者永不放弃的耐心。

马修用他博大的胸怀包容所有的孩子,包容他们所有的过错并给他们改过的机会;马修用他宽广的爱心熔化了孩子内心如冰雪般的冷漠;马修永远对每一个孩子都深怀信心,给他们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必然是一个宽容而富于爱心的人,十恶不赦的孩子是没有的,即便堕落固执如蒙丹的孩子,他也自有其坦率和可爱的一面。而鄙视疏远他们、对他们以暴制暴只能换来他们对社会的更猛烈疯狂的报复,这不能不令教育者引以为戒。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本善,禀性本恶,后天的习性可善可恶。

教育者的功德全在“明明德”,通过教化改变人的后天不良的习性,使人“新民”,“至于至善”。达到《大学》的三个纲领的宗旨。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作为教育者,担负着救治灵魂的重任。

如果那些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都是纯洁而无知的羔羊,教育者就是他们的守护者和牧羊人。

我们都是被放逐的羔羊,牧羊人啊,请指引我抵达牧场,牧羊人啊,一定要慎用手中的牧鞭:把迷途的羔羊唤回,更不要把他们赶入歧途……

雪莱的《西风颂》中有这样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放牛班因为克莱门特·马修的到来而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我相信,如果我们的“放羊班”上也多一些马修式的人物,我们也将能迎来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