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暖春》的观后感

《暖春》的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2W 次

影片《暖春》是一个平凡、朴实而又感人的故事。影片中小花的懂事孝顺,让我深深震撼了。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暖春》的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暖春》的观后感

  《暖春》的观后感一

那晚,和女儿看电视,不经意间调到一个频道,此时正在播放电影《暖春》。其实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但是听腻了众多商业电影的宣传炒作,从没想过该片子能有多大的诱惑,没想到,仅短短几分钟,影片里爷孙两人的对话,却立即将我引入剧情。并被浓浓的暖春深深地感动,泪花充盈眼帘,看看女儿坐在身边,不好意思让泪水流下来,哽咽在嗓子里更是难受,借此机会将堆积在内心的感受释放出来。

这是一个落后的小山村普通小人物的普通故事,没有大片华丽、喧闹,里面的人物爷爷、小花、叔叔、婶婶,善良的邻居,他们都是生活中最朴实的常人。主人公小花是一个孤儿,亲人都死了,被村人收养,受不了村人的虐打,逃了出来,最后被爷爷收养。小花和爷爷相依为命,但爷爷的儿媳婶子不喜欢小花,婶子自己不会生育,觉得收养了小花……故事的情节设置巧妙,同时注重细节表现力,给予观众多而不腻的感动元素,使影片更加有血有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老人为了供小花上学,拖着年迈的身体上山砍柳条编筐,让观众在老人的伟大中深受感动,老人与孩子吃鸡肉的情节,充分的表现了彼此间真诚无私的感情,小花识字的那段情节,短短三分钟,寥寥十余个画面,便将小花的童真、聪明与老人的和蔼、心酸展露无余,老人为小花买新鞋的情节用一个镜头就达到了震撼的效果。最为巧妙的是风车的设置,故事于不同阶段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插入了三个风车,用风车作为故事的旁线,寄托了人物情感铺垫。

好的剧本要经过好的演绎才会真正使影片感人至深。片中没有明星大腕,却有着表现真实出色的老人、孩子。影片最感人的几处几乎都催人泪下,老人与小孩的扮演毫无华彩的演技,他却告诉了人们眼泪是怎样被诱发出来的。老人脸上的皱纹,孩子的大眼睛,一个个蒙太奇镜头,传神表现了人物内心的世界。

影片看到这里,悄悄的瞧了一下坐在我身边的女儿,联想到影片里的小女孩和他们生长在同一年代,但境遇却截然不同。当我们的孩子在书生嚷嚷的教室里享受学习赋予的乐趣时,她却在菜地里劳动;当我们的孩子被父母万般宠爱时,那小女孩却遭受来自“叔叔、婶婶”的不断的指责,遭遇铺天盖地向他袭去。不过当我们的孩子娇惯为暖房里的花草时,她却早能生活自理,为家庭挑起一分重担。城市里的孩子随手得来的物质与精神享受是她所不具备的,而在逆境中的她,内心却是坚强的,正是在这种时刻,她的一切行为才更具价值,现实中她所具有的独立、自强、珍惜、懂事、感恩的品质更珍贵。

就这样故事在发展中经过几个令观众潸然泪下的大小高潮,有力的抓住观众的心,让观众在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中,顺利自然的完成情感互动的全过程。回顾国产电影,在感人程度上能够和《暖春》相媲美的并不多。中国电影的未来,绝不可缺少《暖春》这样感人之深的好影片。但愿一个个《暖春》,用真情的主题唤醒社会,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简单温暖和大爱无疆。

  《暖春》的观后感二

《暖春》写的是:一个老爷爷收养了一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叫小花。在三十年前,这位老爷爷也收养了一位孤儿。三十年后,也就是电影的现在,那个孤儿,小花叫他叔叔。他长大成人后,也有了老婆,小花叫她婶婶。因为婶婶没有孩子,小花不是自己的孩子,她不喜欢小花。而小花,用一件件感人的事迹,像温暖的春风,触动了婶婶,解开了她心里的疙瘩。她慢慢的改变了对小花的态度。

小花的亲爹、亲娘都死了,她的奶奶也死了。老爷爷收养了她,给了她温暖,给了她幸福。然而她的婶婶几次要把小花送走,爷爷都来救了她。小花被爷爷送进学校读书,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小花听婶婶说吃蚂蚱能生小弟弟。小花每天上学都带着一个瓶子,看见蚂蚱就捡。过了许久,小花便有十几瓶蚂蚱。小花把那些蚂蚱都给了婶婶,婶婶感动得流下了泪水,从此婶婶就爱小花了。

小花生活在一个贫苦的人家里,但是她没有泄气,勤俭节约,更加努力地学习,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而我,现在是多么幸福,学习条件、学习环境都很好,可是考试没有得过第一名。如果我是小花,我肯定不会像小花那样有耐心,不会给婶婶捉蚂蚱,不会理她,婶婶也不会喜欢我。

这部影片赞扬了老爷爷的爱心,把自己的全部都给了这两个孤儿。我既要学习小花这种有耐心的精神,还要学习老爷爷那种有爱心的精神。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暖春》的观后感三

看完电影《暖春》,女主人公小花的故事打动了我幼小的心灵。

《暖春》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女主人公小花两岁时便失去了父母,由于无法忍受后爹后娘的虐打,7岁时她逃了出来,被一位好心的爷爷收留,却遭到了这家叔叔婶娘的反对。后来小花上学了,在班上她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她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感化了叔叔婶娘。小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为了报答乡亲们,毕业后小花又回到了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看看小花,想想自己。在家里,小花尊敬长辈,有时她还自己做饭、打扫卫生,一个8岁的小女孩,几乎什么都会做。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学习上怕苦怕累,生活上讲吃讲穿,铺张浪费,得不到东西时还常常跟爸爸妈妈生气,甚至还狡辩。和小花相比,我感到多么的惭愧呀。虽然我的条件好,但没有她的学习干劲足,没有她的生活能力强。

小花学业有成,本可以留在繁华的都市,可是她放弃了,毅然回到了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因为她没有忘记那里的父老乡亲,是那里的乡亲们抚养她长大,供她上学,才有了成绩。她要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村里的孩子们,让孩子们一个个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她的这种赤子之心是多么的鼓舞人心啊!

人生的道路崎岖漫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向小花学习,以她为榜样,面对困难不低头,从小艰苦朴素,学好本领。而且,我还要把平时积攒起来的零花钱,捐给那些贫困山区读不起书的同学们;把自己穿小的衣服、不用的物品和看过的书整理出来,送给山里的小伙伴们。让他们感到,同在一片蓝天下,有时刻关心他们的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