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63K 次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性动物》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1

不知道花了几个月了,才勉强将E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看完。因为涉及到的细节较为复杂,这篇所谓的读后感,我也不做什么展开,在文章的后面会放上我的读书笔记,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但我上传的目的只是为了保存,免得以后笔记遗失的时候,会造成一些损失。在这里我只是简短地写下我读完整本书的一些感受: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与人交流,是我们一生避免不了的事情。在交流的时候,我们会做出自己的反应,我们也会感受到一些东西。历史长河中,总是有那么多的事件,我们想要去深究,到底是为什么导致了那些事情,那些所谓的大事,那些生活中的小事。本书可能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一些实验来揭示那些我们认为的疯狂背后的原因,那些我们理所应当背后的可能性。通读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终归只是一个人。

可能我说的都是废话,搞的好像谁不知道我们是人一样,但是很神奇的是,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喜欢将人分成三六九等,总是喜欢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群人,甚至可能单独对待一个人的时候也是如此。我并不是否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我只是开始慢慢了解到,其实我们欠缺的只是一双相对公平公正的眼睛。我很喜欢作者用实验去验证,但我觉得心理学的事情,用几个所谓的实验来验证,其实是非常荒谬的,虽然我们都是人,拥有人的共性,但个体的差异,细微处的变化,我想很有可能会影响最后每个人的决定。而且,这种妄图操作别人的实验,往往都是无疾而终的。我热爱心理学,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门非常神奇的学科,但可能是我不学无术吧,我恰恰觉得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那种不可预见性,就如同我的股票投机一样。我可以就未来的趋势做一个划分,并且安排好自己的相应的处理方法,但我并不能预测将来某一个阶段的结果会怎么样。我们都只是一个人,思考问题,感受情绪总有相似之处,而本书就是来揭示这种相似之处,我觉得是一本发人深思的书,也让我对于心理学这一门学科更加的有兴趣。

接下来,就放上自己的读书笔记,有缘人看到,若有所得,我心甚安。若无所得,或者嗤之以鼻,就抱歉耽误各位时间,望见谅。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2

生活中,往往你打开电视就会看到明星代言的广告。企业为了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不惜豪掷千金为其产品选择了明星代言人。而通常代言人的效益是很明显的,企业名利双收。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百姓的从众心理。

什么是从众?从众可以定义为,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百姓在挑选商品的过程中,往往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去挑选喜欢的或者更加知名的明星所代言的产品。

书中提到了所罗门—阿希经典实验。假设你和四个其他被试者走入走进房间,实验者出示了一条直线X,又向你出示了用于比较的三条直线A,B,C。你的任务是判断其他三条直线中哪一条与直线X最接近。看上去这个知觉实验非常容易,很明显直线b是正确答案。但是当其他被试都毫不犹豫的选择直线A的时候,轮到你选择时,你也会选择直线A。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从众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面对着多数人完全一致的判断时,他们开始确信自己的意见是错误的;另一种可能是,他们做出了与众人一致的回答,以便于被众人接受,或避免因持不同的意见招致众人的反感。同样地,当明星代言的`产品销量陡增时,身边的朋友大都使用此产品时,你也会选择一试,带着好奇或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泯然众人。曾经红极一时的来自星星的你,带来了无数千颂伊同款产品,粉丝们纷纷效尤,但她们往往忘记了自己是否适合这款产品。刚入门的淘宝客们由于没有网络购物的经验,往往下拉菜单选择销量从高到低,根据销量来抉择自己要买的东西。

然而从众却是个中性词。一部部法律的颁布,一种种语言的通用,都是人类的群体智慧。人类结合他人的意见,慢慢发展起这些智慧的结晶。所以从众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再说到我们大学生,刚进大学时,问问身边的同学是否想入党,大家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都觉得入党是光荣的,也为自己以后找工作提供了一项优势。见到同学室友去上中党课,会觉得自己不去是否会落后了人家一步,赶紧马不停蹄的也去报名。却忘了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入党,是不是有其他事情更值得自己去花时间。大学生渴望自由,往往却被自己的从众心理所束缚,最后抱有遗憾地毕业。

同时联想到《一生能有几次工作》一书中,提到要善用20/80法则表现自我,事业成功的人不仅工作表现突出,而且不会半途而废,能够不断提出新构想,发挥超乎预期的影响力。而这都是要建立在自己的思考判断上,不受别人的影响。

从众可大可小,重要的是要学会有自己的判断,个体自身需要自信、有经验、独立。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3

《社会性动物》是一本经典的国外社会心理学教材,讲述了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著作,涉及情感、移情、偏见、攻击性、从众性和利他行为等诸多方面。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和看待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极有意义的,帮助我们更理智科学的看待生活。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惑,本书提供了科学的答案:为什么企业热衷于用明星做广告?为什么有人溺水时围观的人却不伸以援手?为什么人们会相信邪教?为什么受过教育的人也会盲目服从宗教领袖.即使让他自杀也在所不惜?

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的几大分块(包括从众,大众传播、宣传和劝导,社会认知,自我辩解,人类的攻击性,偏见,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等)以及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科学方法等的逐一介绍,使读者对社会心理学有了一个基本而且全面的了解。

本书主要在阐述的一个说法是,行为古怪的人不一定都是疯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是完全独立的动物,其外在的行为不仅仅是由于个人内在特质而表现出来,而是受交往中的其他人的行为与信念所影响。然后作者分别从七个方面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从众、大众传媒以及宣传与劝导、社会认知、自我辩解、人类的攻击性以及偏见和喜欢与爱的问题。 心理学其实是归为理科的,因此也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里面很多实验室非常有趣的,而且有些研究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传统看法。比如关于记忆的实验,人们以往认为记忆是根植于大脑的、是完全正确且无法改变的,而且有时候对元记忆(也就是你记得是怎么样记得某件事情的记忆)的肯定,使人们非常自信记忆是千真万确的。而事实上,记忆是可以改变的,或者说记忆是可以被说服改变的。研究者做了一个实验,比如哥哥告诉弟弟,说他小时候在超市里走丢过(其实这是虚构的),最多不过再虚构一些比较一般化的情节比如当时大家心里多着急等等,弟弟就会真的相信他走丢过,而且还会“想起”很多根本就不存在的细节。其实相同的记忆改变也存在于成人中,因此关于法律上用证人的证词来决定司法判断也是有一定的争论的。

我觉得书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是自我辩解。人总力求认为自己所做的事符合自己所追求的某些准则。比如二战的时候德国杀了很多犹太人,和杀他们之前相比,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些犹太人都是投机倒把的奸商,只顾赚钱,全然没有什么道德信仰。因为只有这样德国人才会认为这些犹太人该死,才不会为他们的大屠杀的残忍行为感到不安。有时候我想,为什么会情人眼里出西施呢?即便你娶了一个很丑的老婆,你会觉得和一个很丑的人过一辈子该是多么难受的一件事啊,因此你还不如相信你的老婆是非常漂亮的,这样你也不必一辈子忍受痛苦,也安心些,还可以好好享受生活。因为记忆是可以改变的,感情其实也是可以改变的,你把看到她时的心跳加速和血压升高解释为你看到美女的激动,而不是看到恐龙的害怕,你便觉得你的妻子漂亮了,貌似这叫“吊桥效应”。

外界对个人的影响很大。这主要体现在从众上。这也算是个普遍现象了,有的人心放得宽。不过个人对于从众导致的可怕结果还是心有余悸的。但想来人都是社会性动物,群体的归属感和赞赏性自然很重要。所以也情有可原吧。不过既然了解了这些知识,也要学学壮士,威武不屈了。在社会认知方面,人的思维局限性曝露无疑。人们在需要做出决策时,通常会:通过忽视一部分信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过度使用其他信息以避免寻找更多的信息;接受一个不尽完美的选择,因为这已经足够好了。我们也会直觉性的做出些判断,特别是:当

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当我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进行加工时; 当手中的问题并非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必太过思虑时; 当我们缺乏做出决定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我们更容易使用启发式判断。

大众媒体对人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一直让很多人头痛。其实媒体的作用不是一方面可以概括的。一个工具,就看怎么用了。从社会层来说,一方面帮助群落建设——普及大众文化和价值观,帮助建设和谐社会,一方面普及偏见和陈旧观念。外表吸引力是很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了爱情上,还有事业上,当然,天生丽质可不仅仅是唯一的外表吸引力,还有穿着打扮。

人类有攻击性是事实。隐藏在这人性之后的、也是人们不愿意承认的一个真实的因素,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 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 要么是低级动物, 要么就是超人。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承认我们是认知的吝啬鬼并不意味着我们注定就会歪曲事实。的确,一旦我们了解了自我局限及人类大脑中普遍存在的偏见,就可能会更好地思考,作出更明智的决定。所以,我不会仅仅把思维的局限性罗列出来。相反,我想通过对他们的探索,学会如何更好地思考。

《社会性动物》也算是本很私人化的作品。其一,此书涉及的问题是作者认为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问题,如攻击性、利他性、同情心、偏见、社会影响、移情与爱。其二,此书体现了作者为理解人际关系而做出的尝试,即以作者自己的力量去创造一个充满了和平、和谐与相互理解的更美好的世界。这本书内容严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更让我懂得了什么叫人性。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4

1、社会情境对于人类的行为有着巨大影响。

我们会忽略社会情境的影响,将人的行为归结为个人内部的动机、态度等因素,这种偏差在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基本归因错误”。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做了一件非常讨厌的事情,通常会推论说,这个人是坏人,品性恶劣。

情境影响行为的另一个例子是从众。除了从众之外,我们还很容易服从权威的压力。

2、人类存在许多认知偏差,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

人类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而是会找捷径,依赖于直觉偏见,做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决策。这种倾向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倾向于维护现有的知识、信念、态度和偏见。所以,人们的认知会出现各种偏差,比如证实偏差,我们会努力维护现有的观点,而忽视反面的证据,这使得改变观念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事后聪明偏差。

3、许多时候人们持有的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

在一些时候,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甚至是反过来的:

说白了,我们首先做出了某种行为,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认为自己的是合乎逻辑的、合理的,是反映了我们的态度的。这种认知偏差,在心理学中有个术语叫认知失调。因为这种认知失调让我们感到不愉快,于是人们就会有意化解这种冲突的状态。

①不过利用这个原理,倒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像减肥这样的困难目标。

②如果想要拉近和一个人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可能不是对他好,而是让他帮你的忙。这是因为,就像前面我们讲过的,态度很多时候是对行为的事后解释。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5

近来难得闲暇,读了一本书叫做《社会性动物》。我确信了读书确实是会上瘾的,特别是在读自己想去了解的东西的时候。读书的过程中,感悟很多,皆由于懒惰,未曾记下。只在博客里略作记录。

《社会性动物》这本书如果要是评分的话,绝对是五星级的,号称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也是这本书,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欲罢不能的感觉,很爽快的就读完了。

1.只要是人,都有不由自主、力不从心、口是心非的时候

越是成年人,越会受到社会舆论的约束,这是毫无疑问的。人总是倾向于获得认同甚至是鼓励的,特别是自己喜爱或者关注的人,由此,我们的行为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社会性。但是要知道的是,作出同一行为的人却不一定都是以同样的态度去做。

由此得出的启示是,有些关于动机的问题,没必要去过度的询问别人,因为也许当事人自己的念头也许是刹那而过,随后被社会化的观点束缚,之后作出行为。

2.每个人都倾向于证明自己是对的

无论自卑还是自大的人,排除心智不正常或者获得大智慧的人,都倾向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于是,我们喜欢和强大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权威言论的保障;我们喜欢听肯定的话语,因为那是对我们的认可,如果是出自在乎的人,那效果更好;我们喜欢别人主动向我们倾吐心事,这说明我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的一切,无非是要满足我们的存在感。

佛教中有我执的概念,意为人都执著于自我的存在,所作的事情,无论善事恶事,皆是为自我的满足。除非发菩提心,愿为大众做事。想起了凡四训中重要的一个故事:打人这个行为是好还是坏?帮助人这件事情是好还是坏?答案是不一定的。如果我们是为了制止动手打人阻止,是善的行为。帮助小偷藏匿东西,就是恶的行为。遗憾的是,我们常常拘泥于表面现象,只看到行为当下产生的利益。因而产生了各种情绪,看到打人,第一念头是不好的,看到帮人,第一念头就是好的。这就是我们常年形成的一种惯性思维导致的`结果。

心理学上认为这种偷懒式的思维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因为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很多左思右想。只是,对于事情的判断以及情绪的控制方面,我们应该常做如下思维:从长远出发来看待一些事情,不要过早的做决定或者做反应。

而对于情绪,当别人诋毁我们的时候,我只想引用索达吉堪布的一段话: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没什么可执著的。

作为我自己的体会来讲,我曾经是个脾气特别急的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别人讽刺或者说我的不是的时候,我几乎是暴怒。从佛教来讲,一是动了嗔恨心,烧了不少功德;二是发怒的样子难看不说,煞那间智商减为零,说出的话几乎毫无逻辑可言。但是,这些发怒有必要么?别人的话不会改变什么,正如堪布所言,而你发怒却正是先把对方的言语当真才会发怒,有时候做如是思维,就不会很容易发怒了。我们的存在感,是需要我们有内而外的去证实,去获得。只有发自内心的存在感,才不会过多的受外界影响。而当我们不再为外境所动时,发菩提心,多为别人着想,渐渐的使自己的生命有更多的意义,不会再为外境所苦恼。这一点我还没有做到,今后要多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