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读《完璧归赵》有感600字(通用10篇)

读《完璧归赵》有感600字(通用10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2W 次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完璧归赵》有感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完璧归赵》有感600字(通用10篇)

读《完璧归赵》有感 1

相信大家都听过“完璧归赵”这个成语,但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宝王“和氏璧”。秦王得知,遍说用十五座城池换宝玉,赵王犹豫不定,蔺相如自愿带着宝玉去谈判。到了秦宫,秦王让大臣们一一观赏,毫无交换之意。蔺相如便设计拿回“和氏璧”,并对秦王说如要硬抢他便与“和氏璧”同归于尽。秦王无奈,只好假装交易,但被机智的蔺相如识破了,蔺相如又设计让秦王斋戒五天才能献宝,然后又偷偷差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得知后,又不敢攻打赵国,只好放了蔺相如。

文章逻辑清晰,论述很严密,辩驳有力,合情合理,十分具有说服力,让人们真切而强烈地感受到蔺相如的勇敢机智,简洁而朴实。

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胆识和智慧。当秦王欣赏宝玉却不想交换城池时,蔺相如灵机一动,说宝玉有个缺陷,要指给秦王看,多么随机应变啊!秦王假装交换城池时,蔺相如又机智地说赵王为了送宝斋戒五天,让秦王也要斋戒五天才能献宝。从这些言语中,我们感受到蔺相如处处维护国家的尊严,智勇双全。要知道,带着宝物去秦宫是十分危险的,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以身涉险,他是多么的爱国啊!文中有处说蔺相如情愿自己和宝玉同归于尽,此处看似毁玉实则是护玉更护国。最后秦王无奈放蔺相如,也是折服于他的'足智多谋,英勇爱国。

我们也要有智有勇,才能走在人生的阳光大道!

读《完璧归赵》有感 2

今天,我们学习了《将相和》这篇课,我的心里颇有感触。

课文主要讲了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有一次,赵王得到了和氏璧,秦王说要拿城换璧,其实不然。最后,蔺相如带着璧去,并且安全的又将它送了回来,立了大功,被封为上大夫。几年后,秦王约赵王去渑池会见,羞辱了赵王,结果蔺相如用他的智慧和胆识使秦王没有占到便宜。蔺相如又立了功,升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说要给他下不了台。蔺相如就躲着他,别人说他见了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蔺相如告诉他们,自己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仔细想了想,发现是自己不对,就负荆请罪,两人合好如初。

蔺相如的机智令我佩服。他遇到问题从不退缩,还可以机智的面对。他总是以国家为重,私人的恩怨从来不计较、不追究,反而为了国家能躲就躲,能忍就忍,这要是换到了如今的社会,两个人可能早就闹翻了。当别的国家趁虚而入,国家遭到攻击,大家都受到伤害,只会越来越糟。相反,蔺相如的宽宏大量让两人同心协力,保卫祖国,使祖国日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更避免了‘窝里斗’的灾难。

廉颇他知错就改,同样值得我们尊敬。他一开始耍小性子,非要给蔺相如一个下马威。其实换作是我们,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毕竟自己那么多年披荆斩棘,奋斗在战场上,立下战功无数,受到大家的'赞许,可他呢?仅仅靠自己的一张嘴皮子,就比自己职位还高,换作是你,你会老老实实的承认他比自己强吗?当然不会。不过,他在认识到自己错误后,能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当之无愧为大将军。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国家,把国当成一个家,只有在和睦的大家庭里,国才会更长久啊!

读《完璧归赵》有感 3

我有一本《三十六计故事》故事书,我看了二十一计"金蝉脱壳"里《完璧归赵》这篇文章。讲的是战国时,秦王为得到赵国的"和氏璧",骗赵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赵国知道是阴谋,就派蔺相如出使秦国,最后,它既没让亲王夺走"和氏璧",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表现了蔺相如的才智和勇敢。

我读了这篇文章,很是佩服蔺相如的勇敢和胆识。

赵王问:"谁去做使者呢?"蔺相如回答:"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去出使秦国,如果秦国不给城池,我保证完璧归赵。"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蔺相如的胆识,艰巨而又危险的任务他却能毛遂自荐,不逃脱,不推辞。而想想我,每次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去讲台上讲话,我都缩手缩脚,这比起蔺相如出使秦国是多么懦弱。

蔺相如怒发冲冠,声色俱厉地对秦王说:"大王说以城池换璧,赵王和文武大臣都说秦王贪婪而又自恃强大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这表现出了蔺相如的勇敢,不畏强者的品质。秦王是非常厉害的,秦国非常强大,可蔺相如却面对秦王声色俱厉,揭发他的恶行。

蔺相如暗想,秦王虽然答应了他斋戒,但还是违约不肯割城的.。"这句话表现了蔺相如的谋略。而想想我,我有不会做的题就空下,抄别人的,管它对与不对,我也不想动脑筋,轻易就放弃了。而蔺相如听了秦王的话,怀疑秦王使诈。所以我很佩服蔺相如的谋略。最后,因为蔺相如有谋有勇,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保住了"和氏璧",为国争了光。

我以后真的得多学习蔺相如这样有作为的人。

读《完璧归赵》有感 4

最近在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完璧归赵”最让人印象深刻。蔺相如以完璧归赵、将相和等名扬天下,传颂后世。世人以他出使不辱于外国、执政和睦于同僚而称赞他,而他也因此位至卿相。

他有勇,敢于廷斥秦王;他有谋,能够完璧归赵;他也有容,能够与同事和睦相处。他就像一个很完美的人,然而我认为并非如此。

蔺相如是一个常胜将军,他奉璧出使秦国,用自己的智慧,最终完璧归赵。渑池会上,他在赵王已做了有损国格的事后,仍能扳回赵国的面子。又在廉颇向他放出狠话后,仍能从容应对,最终化敌为友。他处处光荣,马到成功。但这也只局限于《史记》当中。

在我看来,和氏璧是个宝贝,然而比起整个赵国来,就微不足道了。蔺相如借此次出使,给了秦国一个下马威。虽然得回了和氏璧,却让赵国陷入危险当中。失了一分诚信的面子,倘若秦国借此机会,出兵攻打赵国,岂不得不偿失? 渑池会上,为了挽回赵国的面子,他强迫秦王击缶。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这是一种极其无礼的`行为,虽然捞回了一点面子,却恶化了强秦弱赵的关系,虽泄了小愤,却无益于大谋。

我想这样的蔺相如,是一个勇士,有智谋,但他却没有卿相应该有的深谋远虑,安国兴邦。作为代表国君的使者,他没有君子之风,随国君出使,又逞匹夫之勇,恶化两国关系。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所以我认为蔺相如并没有在这件事上深谋远虑,但也不得不为他的勇敢点个赞,能在危急关头及时站出来。

历史是民族的一面镜子,闲来照照,可以知人知己,更知兴衰。

读《完璧归赵》有感 5

《完璧归赵》为王世贞所作的一篇有名的史论,作者在文章之始就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开宗明义,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发表了不同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从情与理两方面重点剖析两国外交上的形势,从而得出因为秦国不想和赵国为敌,因此蔺相如能完璧归赵,“天固曲全之哉”的结论。文章逻辑清晰,论述严密,辩驳有力,尤其文中的假设论证一段文字,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

由于本文是一篇翻案文章。翻案文章独执异议,贵在识见高远,令人信服。

本文开篇对世所称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予以否定,可谓先声夺人。接着,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予以否定的理由。首先,文章分析秦以十五城之空名取璧的'真实意图,指责蔺相如之所为乃“既畏而复挑其怒”之举,是失于智。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蔺相如的所谓曲直论,先明秦赵“两无所曲直”,后又代相如策划,指出相如“使舍人怀而逃之”是“归直于秦”,是失于信。最后,文章分析相如完璧的后果是族灭国破,是失于利。这样,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逼出了全文的结论:“蔺相如之获全於璧也,天也。”这里的“天”,应该是指当时的客观形势吧?

行文至此,文章已可作结,而作者又列出“劲渑池”“柔廉颇”两件事,看似与上文关系不大,但从“愈出而愈妙于用”一句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认为,蔺相如的所谓“智”“勇”,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自己,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纵横家的权谋机巧而已,这,大概是触摸到了纵横家的本质了吧。因而,本文结论之后的余波,决非可有可无的续貂之笔,用意特深。

读《完璧归赵》有感 6

话说,那赵王得到了一块稀世宝玉,叫“和氏璧”,便整天琢磨着拍卖个好价钱。秦王听说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他派了一名通讯员来到赵国对赵王说,“咱总统说了,愿以十五座城来换个和氏璧。”赵王知道秦王一向阴险狡猾,便花了高薪聘请了蔺相如,让他带着宝玉出使秦国。

到了秦国,蔺相如为节省时间,便打了一辆“的士”,直驱“总统府”。终于到了,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建筑,乳白色的`墙壁鲜活明快,绛红色的屋顶镶着耀眼的金边,屋檐两端,两条精致的飞龙倔强地高仰起头。“好一幢气派的建筑,不愧为是秦国的总统府啊。”蔺相如暗暗赞叹。走进总统府更是华丽无比,经过几个转弯,总统办公室到了。

蔺相如轻轻地敲了敲那环保木料做的门,不一会儿,门开了。蔺相如双手紧握和氏璧,生怕发生意外,然后缓步到走到秦王办公桌前:“宝玉在此。”秦王不顾君子体面一把从蔺相如手中夺过宝玉,翻来覆去,仔细端详。“嗯,此物真乃宝玉。”说着,便将宝玉传入身旁几个漂亮的“小蜜”手里。蔺相如见秦王没有要进行交易的态度,便急中生智,装出一副假惺惺的样子来:“大王,你有所不知,这块和氏璧有一块小小的斑点,要不要让我指给您看?”秦王信以为真,打了个响指,示意将宝玉拿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和氏璧,就变了脸色,恼羞成怒地对秦王喝道:“亏你在当总统之前还在商行混了几年,现在连交易的基本原则都忘得一干二净了,真是可以呀你。你若不把‘土地所有权’转让给我的话,我就把它给炸了。”说着,便从衣服口袋里取出一个拉环式炸弹。秦王怕把宝玉给弄坏了,连忙赔理道歉“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毕竟我离开商海也有好几年了吧,既然你提醒了,我就知道了,何必这么冲动呢?”说完,便唤人拿来地图,并指给他看。

读《完璧归赵》有感 7

我家在河南油田医院小区14号楼4单元6楼东侧。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

我一进家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条小走廊。沿着走廊直走,那是我的小卧室。我的小卧室门上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辆车,车下躺着一只小狗。

照片后面是我的小卧室。一旦我进入那里,我将成为国王。很多玩具桌椅都是我的臣民,连家里的国王和父亲,进了我的小卧室都要听我摆布。

小卧室的右边是客厅,我们家接待客人。前墙上挂着一只钟。钟的前面是一台电视。电视下面是一张桌子。桌子旁边是几把椅子。椅子旁边是饮水机。在这样一个温暖的房间里,发生了一场没有抑烟的战争。

一天晚上,我妈看电视看到10点多还不肯睡觉,我爸就把电视关了。但是我妈又开了电视,他们就开始吵架。我想把他们分开,但是想劝也没用,就这么上床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他们又复合了。

客厅对面是大卧室,是爸爸妈妈的房间。他们房间的东南角有一台电脑。经常在网上找一些小游戏下载到桌面上玩。有时候,我会在网上找到一些作文、电影之类的东西。电脑旁边是一张大床,两边是床头柜,左边床头柜前面有两个大柜子,放着我的衣服和被子。

大卧室旁边是厕所。说到马桶,孩子的'感知是一个“臭”字,但是我的马桶很特别,不臭,但是很好吃,因为洗发水、香皂、牙膏都放在马桶里,所以我的马桶总是很香。

我就像家里的小太阳。就连曾经在家称王的父亲也开始没落了。现在家里是我说了算,只要我下命令,他们就得赶紧行动。只要脸上有笑容,我的家就像一条温暖的河,日夜唱着快乐的歌。

但是在这个温暖的港口有一场暴雨。

有一次,爸爸在那里玩电脑,妈妈走过来说要下载歌曲。但我父亲就是不肯让座。最后,他们吵架了。我妈气红了眼睛,我爸气粗了脖子。我的话很大声很吵,直到我妈生气的翻到了床上睡着了。

我的家不豪华,但很温暖。全家人热爱生活,共同进步,我努力学习。

欢迎经常来我家。

读《完璧归赵》有感 8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许多多的课文、成语及诗篇等等,都令我们回味无穷。而今天我为大家讲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赵国的上卿——蔺相如的身上了,那就是《完璧归赵》了,这就听我来为你讲一讲吧:

战国时,赵王得到了一块世间罕见的美玉——和氏璧。秦王听说后,想把美玉占为己有,便派人给赵王送信,骗赵王说秦王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美玉。赵王想将美玉送给秦王,却又怕秦王不履行诺言;想不给,又怕得罪秦王。大臣们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出使秦国,一时又找不到。这时,蔺相如听了,主动向赵王提出了自己可以拿着美玉出使秦国,并表示:秦国吧城池让给我们赵国,就把美玉留在秦国;若不给,就一定会把美玉完整无缺地带回赵国。赵王和大臣们都都点头答应了。

蔺相如来到秦国见了秦王,并献上了和氏璧,秦王手捧美玉,满心欢喜,爱不释手,传给大臣和妃子们观看,压根个不提给赵国十五座城池的的.事。蔺相如等了很久,看出秦王无诚意,便心生一计,上前说道:“这块美玉有点小毛病,让我只给您看”。秦王信以为真,便命侍臣将美玉传给蔺相如。蔺相如拿到美玉,后退几步,背靠柱子,你猜他说什么了?他愤怒地说:“大王只顾观赏美玉,根本不提交城池的事,可见您并无诚意,所以,我将美玉收回。大王要是逼迫我,我就撞死在这根柱子上,这块美玉也一块撞碎”。秦王生怕美玉真的碎了,恼怒万分,只有把蔺相如放回去了。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可见蔺相如是一位足智多谋、机智聪明、做事谨慎、顾全大局的人。我喜欢这个故事,跟喜欢蔺相如这个人,你认为呢?

读《完璧归赵》有感 9

战国时候,秦国最坏,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一会,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赫斯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让赵王把“赫斯璧”给他,不然就往赵国扔原子弹(当时只有秦国拥有原子弹)。

赵王好着急。他对手下的外星人说:“怎么办,俺们没有防御武器呀!”一个叫蔺相如的外星人说:“偶有一个办法,吩咐奴隶们加紧研制‘力场护盾’这种防护罩,然后往秦国空降光菱坦克,包围秦王的总统府,逼他送我们20颗原子弹,不然毁了他的国家!”

赵王同意了。于是6辆光菱坦克被紧急空降到秦国总统府,试图威胁秦王。谁知秦王早就调来了辐射工兵,几发辐射炮过去,光菱坦克纷纷爆炸,赵国坦克全军覆没。

3小时后,秦王调集5颗原子弹,用B-52式轰炸机运往赵国,准备投弹。

3分钟后,5颗原子弹投往赵国首都。秦王本以为赵国会求饶,没想到赵国启动了力场护盾,原子弹根本没用。秦王发狠了,他向尤里借了基因转变器,刷的'一声,赵国士兵纷纷变成秦国的狂兽人,开始向赵王进攻。赵王的坦克部队奋勇抵抗,把狂兽人统统消灭。秦王气得脸色发紫。于是他又命令磁能坦克部队向赵国挺进,占领城市。同时,秦国的伞兵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了赵国的三军基地。这样,一场大战爆发了。

但是,号称世界第三的赵国也不是吃素的。敢死冲锋队一批接一批进攻,坦克游击队一次接一次胜利。于是,秦赵战役变成了消耗战。

赵国纠集了50000万军队,利用光菱坦克,磁暴步兵和战斗鸡开路,大举反攻,秦军被迫后撤,之后又被赶回秦国本土。至此,秦赵战役结束了。

之后,秦国渐渐衰弱,最后成为了一个全国只有一个人的小国……

读《完璧归赵》有感 10

蔺相如之完璧,才思敏捷,“巧舌如簧”,谋事在人也,此司马迁之意;蔺相如之获全于璧,天缘凑巧,会逢其时,成事在天也,此王世贞之言。然二者之言吾则未敢俱信也,思其各有据理之处。

司马迁之长,在于道出了相如之智,之勇,之忠。

相如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因此将和氏璧从秦王手中骗回。相如深知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乃使人怀璧归赵。此非有大智之表现乎?渑池之会上,相如以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之势,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秦臣欲杀之,相如张目叱之,秦王左右皆退却而下,此非有大勇之表现乎?多谋善断,意气风发的相如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欲羞辱相如,相如一再退忍避让,连门客都感到羞耻,他却不与廉颇争列,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此非有大忠之表现乎?

故余曰:“相如之智,之勇,之忠,可与日月争光也。”

王世贞之长,在于打开了整个秦赵事件的内部关联,抛开了相如个人因素不谈,观其本质。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一文开篇即言:“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他分析了秦国“以城易璧”的本意,点出了赵国“得情则不予,不得情则予,得秦而畏则予,得秦不畏则不予”的四种选择,然而相如却明知赵“既畏而复挑其怒”,此乃失智;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而相如却使门人怀璧归赵,此乃失信;综此二失,若引得武安君十万兵众骤压邯郸,一胜蔺相如族灭,再胜则赵氏族灭,此乃失利也。

失智与失信是实,失利则终成虚,何也?相如之获全于璧,天固曲全之哉!

观此二者之言,吾以为不免各有其短:司马迁之短,过于夸大相如之功,虽使得人物形象生动饱满,但有失客观事实;王世贞之短,又过于忽略相如之功,秦之骄奢暴虐常见笔端,想那一座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啊,又忆及始皇一统天下却隳名城,杀豪杰,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由此可见,秦乃虎狼之国,未必会还璧于赵,那相如的'还璧归赵也就不无道理了。而赵若无相如,即便秦非欲以窥赵,那眼前“贪璧”之祸又将何免?难道要交个“天道”来拯救“弱肉强食”世道下的赵国吗?

故余曰:“赵能完璧,既不全是相如之功,亦不皆是天道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