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通用10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通用10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1W 次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通用10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1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收获真多!

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的一个小乐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野草、野花、中药等植物。鲁迅还听说何首乌根有点像人形,吃了便可以变成神仙。

百草园里不单有植物,还有动物,比如:鸣蝉、黄蜂、云雀、蟋蟀等小动物。后来百草园卖给了朱文公的子孙了。

百草园夏天的鸟鸣,冬天的云雀,都给鲁迅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就到了三味书屋。

书屋是鲁迅读书、学习的地方。这里和百草园可完全不同了,它是“全城最严厉的书塾”,不但有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在书屋里只能攻读经书,别的学问是不能问的。难怪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呢!

在书屋的后面有个园子,当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学生就会偷偷地溜出去玩,真是有意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里,鲁迅用朴实的写法,描绘出了百草园是妙趣横生的儿童乐园,也表达出了书屋对学生的束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2

蜗牛,背上有壳,心中无壳。人,背上无壳,心中有壳。——题记

最近闲来无事,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心中颇有感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儿时在百草园的趣事,从而反映了鲁迅童年的快乐,无忧无虑。

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我不禁陷入了深思:鲁迅那时候,非常活泼、天真,而现在的孩子,一个个迷失在题目中,就像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他只能说:Ade,我的欢乐,Ade,我的童年,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几天前的一件事。

那时,我正去S学校参观。走进教室,我惊奇地发现,黑板上的作业多得超乎我的想像,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蜗牛,背上有壳,心中无壳。人,背上无壳,心中有壳。

是啊,如今的孩子,身上背负着学习的壳,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已没有了往日的快乐的童年。人们啊,让孩子们“忙趁东风放纸鸢”吧,卸去孩子们背上的壳,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

很小的时候,在网上便见到了鲁迅先生的照片:少年的鲁迅先生,身上透着一丝傲气;中年的鲁迅先生,目光中带着一丝深远;晚年的鲁迅先生,整个的带着期望,远望中国的前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隐隐便能望见,鲁迅先生幼年时代的缩影:无忧无虑的“百草园”生活,轻松而自在,草边的蟋蟀,橄榄叶的夏虫,山海经的故事,童年思想中的故事,以及传奇的幻想。不是刻薄生硬的批评,而是简洁优美的笔调,逼真,形象,栩栩如生。

在文中以后的日子里,鲁迅先生把童真与自由带到了三味书屋,朗朗的读书声,教书先生的摇头晃脑的自得其乐的诵读声,鲁迅先生携着这一切的一切,从幼年走到了少年,到中年到老年……文中的主人公形象,如此清晰,是带着无所顾忌的童真的孩子,文中也处处夹杂着童真的语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现身儿时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以及在三味书屋的无聊乏味,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当你眼前展现出这一幅画面,你一定会感叹这是多么快乐、美妙、令人神往的地方,也会像鲁迅先生一样爱上这个地方,如果我们也在这个地反生活,那也一定会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的!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了,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习生涯,每天只读书,政务十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工作。这样的日子远不及在百草园的日子快活、自由。

这篇文章解释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刻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的成长的合理要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5

我正在家专心练字,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两篇读后感没有写,便慌了起来,平静了一会,便开始在那补起读后感。

第一篇文章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于我们学过鲁迅先生,所以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整篇文章不喧哗,没有过多的精彩语句,但是却能反映鲁迅先生的快乐时光,令人向往。

文章一开始就进入主题,讲明百草园是先生的乐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杆,高大的皂荚树,自红的桑椹为我们呈现一篇生机勃勃的.景象。捉虫子是鲁迅先生十分喜欢的一项游戏。在先生的眼中,百草园就是一场盛大的音乐会。鲁迅先生还听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就过得出的结论便是: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每到冬天的时候,拍雪人、捉鸟雀也给先生带来了不少的童年乐趣。

没有过多地修饰,反而很简洁却又表达的很清楚,这篇文章,真的令我受益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6

没读完这篇文章,心中总要憧憬好一会儿,时间也似乎是停留了,停留在了那美好的童年时光……

这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写的是鲁迅童年生活和学习,回忆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并不是简单的够了,却也没有浓浓的笔墨,而是流露着童年快乐。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这些景色,不仅让鲁迅回味,更让我心动。我想鲁迅的童年,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甚至有些怀疑鲁迅童年未泯。而当鲁迅上学后,也并非不快乐,而让人觉得是另一种趣味。

扑蝴蝶、捉鸣蝉、采荷莲……这是谁没有的童年?可是又有多少人将童年留在心底?童年,留不住,最后只撒落在记忆的长河上。

我再次拿起了《朝花夕拾》,读起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像是走进了百草园,走进了三味书屋,走进了童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7

我全神贯注地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的。

鲁迅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子,相传叫百草园,那是鲁迅的乐园。鲁迅常来这里捉虫子。传说在百草园里有一条赤练蛇和美女蛇。鲁迅小的时候是在三味书屋上学的。出门向东,不到半里,就是他先生的家。第三间是书房,墙上有一块匾,匾下是一幅画着梅花鹿的画。

三味书屋

我去了百草园。百草园非常大,园子里有一口井,还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很多野草,旁边是很大的一棵香樟树。园子那边有几块菜地,种着许多白菜。

我还去了三味书屋。正中央有一个匾和一幅画。中间是先生的座位,旁边是学生的座位。鲁迅座位在墙角。为了不让自己迟到,鲁迅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

百草园

我对鲁迅的印象很深刻。因为我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旅游过,还读过鲁迅的文章。谚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很经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8

这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

他小时候的家有个后院,相传叫百草园,里面有很多草,却是他的乐园,这说明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也很调皮。他把后院的景色写的很生动,仿佛我亲眼看到似的;他写的动物也栩栩如生,瞧“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他写的很逼真,巧用拟人句写出了油蛉、蟋蟀、黄蜂、鸣蝉的特点,如同大合唱一般。

书上还写了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还有一条“美女蛇”。刚看到这两个词我就有些毛骨悚然,谁都知道蛇是很危险的,鲁迅先生巧用“美女蛇”来涨高我们的情绪,让读者想往下看,“美女蛇”是什么。

最终,鲁迅先生被送到了三味书屋里去读书,结束了在百草原的自由生活,过起了无趣的读书生活。“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读完之后,我觉得鲁迅先生没有我们自由,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玩,或干什么,而他只能偷偷的玩。我们的确幸福多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9

作者着力去刻划人物的形象时,概括集中地描绘细节,即使在片断上也要活龙活现把形象刻划好。鲁迅的巨著,就有异常丰富的可供我们学习的东西。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个片断是在书房里读书。

那位高而疲的老先生管着学生读书之后,“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调倪,一座皆惊呢,金厄罗,颠倒淋漓唯,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这个片断,一下就把冬烘先生的形象勾划出来。

一部作品,如果抽掉了绘声绘影的细节,它就不会有艺术的感染力。离开细节去刻划人物,不过是塑出没有灵魂的偶像。的确,真实的细节还是靠生活去提炼的。诗人歌德说过:“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他谆谆瞩咐爱克曼:“我只劝你坚持不懈,牢牢地抓住现实生活。”

这些话虽然平常,却是至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10

这篇散文是鲁迅根据自己童年的经历而作的,收录在《朝花夕拾》中。优美的文字然我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仿佛把我也带到了那个年代。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铺叙,以纯真的笔调展现了孩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对束缚孩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做出了批判。

在作者的笔下,百草园中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美味的覆盆子;孩子们能在冬天的百草园堆雪人、捕鸟;更能听到隐在那一片荒芜的野草之中的美女蛇的故事。文中关于百草园中景致的描写,由静到动,详略得当,显示出了身在其中的乐趣不会消失,只会在随着季节的流转而变得丰富多彩。

当作者关上百草园的大门后,视角随机又转入另一个世界——三味书屋。在鲁迅眼里,这是“最严厉的书塾”,孩童来到这里便会受到束缚。然而作者先抑后扬,随即写到书塾的后院的玩耍和课堂的偷乐,给学生时代的鲁迅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表现出了孩童追求快乐的天性是不可压制的。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快乐的童年。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回忆起童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