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范文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9W 次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范文

  超越自卑读后感1

他们总是想逃离人群、逃离与人协作、逃离自己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他们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环境里,在这个环境里,还要感受到自己能够主宰,否则会越缩越小。——《超越自卑》

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自己是这样子的人吗?你有没有曾经试过想尽办法去逃避某些问题,或者不肯承认自己的某些错误,甚至想出一大堆的理由来封闭自己以逃避面对现实呢?

《超越自卑》到底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在本书中,阿德勒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人们如何从自卑感出发,去争取优越感,从而获得成功的。他特别强调每个人在童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自卑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的源头,它非但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动力。

读了《超越自卑》,我有很深的感悟和思考。对自卑这种人类内心的情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地位优越,所以一直处于向上和改进的状态,因此,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卑情结。 而在个体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自卑情结的:一个人对自己无法应付的问题表示出他的无能为力,这种表示的情绪就是自卑情结。

由自卑情结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自卑的人总是在不断地争取优越感,虽然这种争取不是针对解决真正的问题,而是避开问题,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紧张。他们的争取总是显得很虚无,他们限制了自己的活动范围,一直努力的是避免失败,而不是想要去争取成功,在困难面前,他们总是那么犹豫、彷徨、退却。但是,正如阿德勒所说:由于身体缺陷或者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感有可能会摧毁一个人,并让人从此自甘堕落或者是导致某些精神疾病。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会促使人奋发图强、振奋精神,用来弥补自身的弱点。所以来说,自卑并不是变态的表现,实质上它是人们在追求更高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很多的事情和事物都有两面性,只是,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控制好自卑这个因子,如何避免被它的负面效应所导致不良的影响,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出它的正能量呢?

拿神经症患者做比如,他们为自己筑起了微型城堡,把自己关在里面,只是望着外面的风、阳光、雨露、。根据自己的经验,他们会在自己的城堡里通过各种方法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而且会尝试很多种方式,直到选择那种最简洁有效的方式为止,他们会不断地变化方法,总之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不会偏离一个目的,就是获取优越感。如有一些人,他们不敢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连一个爱情的问题都不敢主动去面对,不敢去正视,总是想法设法通过种种理由去逃避现实的问题。这样的人,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永远也难得到真正的爱情的。但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生活是现实的,感情是多变的,我们可以转换一种心态去面对我们所遇到的事,换个角度看问题,鼓足勇气走出自己的城堡,去接受阳光雨露,接受风雨的洗礼。用一种健康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面对自己的缺陷、不足与错误,敢于正视自己本来的面貌,用积极的方式方法去弥补自己自卑的空洞。

又如另外有些人,恰恰相反,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他时,并不会觉得他是一个自卑的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细节的东西发现到他自卑的影子。比如说,有一个皮肤比较黑的孩子,站在比较白净的孩子身边时,她穿着得比较保守,把能遮住的地方都遮住,但是她在谈吐的时候却说话多表情多动作多,因为她想让别人知道,她是好的,优秀的,尽管她的肤色很黑。其实她心里是自卑、怯懦的,但是为了掩饰这个因肤色所引起的自卑与怯懦,她选择了表现自己,让自己在其他方面比其他孩子要优秀。

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而成熟的补偿行为可以让我们的自卑情结得到升华,帮助个人的发展,成为前进的目标和动力,让个人更趋向完善和成熟。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内心力量很薄弱是一件可耻的事,当他通过帮助他人的方式、为社会奉献的方式来获得平衡,来获取优越感,那么他就不会觉察到自卑。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卑它也正是使我们向前进步的动力。比如说,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都是弱小的,我们是被动的群体,我们对周围的世界一无所知,我们没有能力控制这一切,但是,我们在不断地长大,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人类的种种情感,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有一句话这样子说的:世界为你关了一扇门,它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无法控制和改变的现实,有时并不是无奈的,我们可以尝试去挖掘自己身上别的地方,激发自己的潜能,或者会发现更优秀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卑的存在,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不代表就是坏事。

《超越自卑》是一本很好的书,细读,你会发现很多的闪光点,而每一个闪光点便是一个智慧的精华,作家思想的灵魂。它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而我觉得,它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它涉及了我们的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成长,在多个方面对自卑作出了不同的诠释。无论怎么样,自卑是存在的,超越自卑才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去做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自卑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的源头,它非但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动力。只有正确认识自卑,省察自己的生活风格,寻求适合自己的.超越之道,才能持续地迈向更高的精神层次。

  超越自卑读后感2

“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正视自卑,承认自卑感的存在,看到它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要消除自卑感对我们信念、生活态度、人生目标等的不良影响,先要找出引起自卑的原因。小到一个眼神、姿态,大到行为、人生目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当发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出现偏差,应该进行彻底的自我反省。自卑感和优越感是相对存在的,之所以一个人会努力追求某方面的优越感,正是他在那方面不够自信。

“经验并不是成功或失败之因。我们不会被经验过的打击所困扰,我们只是从中取得决定个人目标之物。我们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自己,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经验,作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基础时,很有可能就犯了某种错误。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我们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很明显地引起了困难,而且违反了个人利益,只想改变这种情绪是完全没有用的。它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正当表现,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才能将之斩草除根。”阿德勒把所有问题的解决归结于奉献与合作。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要让自己走正道,并且积极向上,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目标是很重要的,没有目标的人,像是没有灵魂。如果把一个人比作机器,没有目标的人,好比没有动力的机器,怎么也运作不起来。但是,目标从何而来?这是个大问题。说到目标,一定与价值观有关。

那么一个心灰意冷的人,如何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如果把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归结于对他人的兴趣,又要如何去操作?如何让一个自暴自弃的人,认识到她的堕落不是超凡脱俗,而是由自卑感带来的过分自尊?又如何去纠正他年深月久的陋习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如何改变他对这个世界以及他自己的错误定位,而使他从毫无意义的自我折磨与荒废光阴的深渊中解脱出来?当然我相信发展对他人的兴趣,提高社会感觉,增强合作能力,会有所助益,但是要如何做到那些确是一门学问。那些不善交际的人,该如何得到勇气?所有的人,都按照他所认为的生活意义行动。

当一个人以错误的方式生活是只指责他的行为,或单纯的试图让他放弃这种生活方式,都不会有什么效果。问题在于他在经验的积累中所形成的生活意义。而这个意义,虽然他自己不一定认识到,但却是他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生的根本,是信念的支柱,要改变它谈何容易。

一个人为何会选择那种生活方式,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的生活意义从哪里来?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这是一定的。从一个人一贯的行为表现,思想、感觉、姿态、眼神等之中,了解他的人格。阿德勒认为,早期的记忆很重要。早期的记忆“显示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最简单的表现方式。阿德勒认为:“罪犯可以两种主要类型——丑陋而被轻视以及英俊而被宠坏。”这种划分方法的科学性姑且不论,这两种人的心理易产生偏差是一定的。由于被轻视或过度宠爱,都容易让人转而关注自己,而对他人失去兴趣,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他们因此产生对世界错误的看法,自己被隔离在外或所有人都应围着他们转,所有事情都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此就陷入了误区

追求优越感的方向的错误,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都是他们缺乏社会感觉与不合作的态度造成。自我中心的人不易于合作。罪犯的的失败的源头在于自身经验引起他们对世界和自己错误的解释和定位。我们这些正常人也常常因为对世界和自己的解释和定位的偏差,引起生活意义、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的错误,而造成困扰。这里可以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生活的重大影响。而造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活事件,我们必须把它揪出来,重新定义。

当然观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是对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存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事件和我们现实的表现来认识自己的观念。在改变生活方式之前,必须改变观念。而要改变观念,必须先对此人的观念认识到位。也许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他没有认识到他错在哪里,就不可能彻底改掉陋习。错误的方式可能会换一个新面目出现。

《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地利着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此书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书,起到了《圣经》起不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