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读后感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65K 次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读后感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读后感1

在学校工作的30年,使我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项重要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一条特殊的教育学规律性: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不妨设想一下,我们盖一座漂亮的楼房,可是把墙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浆不断地剥离,砖头也在脱落;人们每天都忙于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终处在楼房倒塌的威胁之下。许多四至十年级的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正是处在这样的状况之中:他们在盖楼房,可是墙基在裂缝

小学教师们!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这个地基要这样牢固,使得接你们的班级的教师不必再为地基而操心。譬如你正准备教一年级。那就请你看看四年级的教学大纲首先看语文和数学教学大纲,也要看看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请你看看阅读课本里有关历史、自然、地理的教材,再看看四年级的这些学科的教学大纲。请你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请你想一想,要使学生以后的四年级和五年级顺利地学习,那么他在三年级时应当知道些什么

首先要注意基本读写能力。在语言里,有20xx到2500个写法正确的字,它们是知识、读写能力的骨架。经验证明:如果儿童在小学里牢牢地记住这些字,他就成了一个有读写 能力的人。但是其意义不仅如此。在小学里获得的读写能力,又是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后掌握知识的工具

我在教小学儿童的时候,始终注意自己面前的一张最重要词汇表。这张表好像是一份特殊的基本读写能力教学大纲。我把2500个词分配如下:每个学习日平均学3个词。孩子们把它们抄在本子里并且记住。这项作业每天只占几分钟。在童年时期,记忆是很灵活、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不使它负担过重,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学生在早年记住的东西,常常永远不会忘记。使用记忆的技术,在这里表现如下:在学习日开始的时候(第一节课上课前),我在黑板上写下今天要学的3个词,例如,草原、温度、沙沙响。孩子们一进教室,就立即把这些词抄到词汇本里,这种词汇本他们要连续地记录三年。他们对这些词进行思考,在它们旁边写几个同根词。这项作业总共花3、4分钟时间。孩子们都逐渐地养成了习惯

接着,作业就带有游戏的性质,这种游戏里鲜明地表现出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的成分。我对孩子们说:在回家的路上,你们回想一下,今天我们抄了哪3个词,它们是怎样写法的。你们在记忆里回想一下这些词的模样儿。明天早晨一醒来,马上就来回想这些词的写法,靠记忆把它们默写在练习本里。(这里说的是一般的练习本,它好比是词汇本的副本。)如果这种游戏从一年级就开始,如果教师相信这件事情一定成功,如果他一生中从来没有对学生所做的任何事情感到过厌烦,那么就不会有任何一个儿童不对这项游戏着迷的

在一节又一节的课堂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务必使儿童已经记住的词经常复习,反复使用。我还认为,让学生记住400个修辞性的成语是很重要的练习之一,我相信,400个修辞性的成语也是基础言语训练的一种独特的骨架。在小学的四年教学时间里,我让儿童记住400条修辞性的成语,因为由于日常言语实践的各种影响,对这些成语的运用经常容易犯带有典型性的错误

我再一次强调指出: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有600个童话用的词,也就是那些在儿童的童话里经常重复出现的词。在小学的四年时间里,我和孩子们画出几十幅童话式的图画,让他们给这些画题词,这600个词就包含在这些题词里。这是巩固最低限度词汇量的很成功的一种形式

数学方面,在小学的四年教学时间里,孩子们要牢记这样一些运算,这些运算由于经常重复出现,好像已经变成习惯使用的数学公式,如果每一次用到它们的时候都得花费脑力,那是很不上算的。这里不仅包括乘法表,而且包括千数以内的最常使用的加、减、乘、除的运算题。这里还包括最典型的测量和量的变化。我的出发点是: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时,不要再让单调的运算塞满他们的头脑,而应当把尽可能多的智慧精力用到创造性劳动上去 当然,全部工作都是建立在自觉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可是也不能不注意到:并不是一切东西都要解释的。我竭力做到,使随意注意、随意识记跟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读后感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对小学生来说打好基础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一点也不扎实。都三年级的学生了还不能正确认读汉语拼音;最基本的汉字书写时经常有倒拉笔顺的现象。通观全班能按正确的坐姿书写作业的学生几乎为零。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在我教的班级里确实真实的存在着。

教师如何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呢。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提了具体可行的建议,“你正准备教一年级。那就请你看看四年级的教学大纲”,“也要看看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请你想一想,要使学生以后的四年级和五年级顺利地学习,那么他在三年级时应当知道些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打破局限性,不能仅仅查看本年级或本学期的教学大纲。要把全小学阶段的'教学大纲研究一遍,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提取出教学的侧重点。总之我们要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年或短期的发展目标。这样做就太狭隘了。

我原来在教学时不大注重几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上的连贯性。刚一开始接手三年级的时候我没有仔细阅读三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老是拿原来对六年级的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三年级的学生。在上课要学生去读时我经常要学生去默读,可学生不会默读,老是出声的读。后来我仔细阅读了教学大纲才发现,从三年级开始才真正教学生各种有针对性的读,这默读也包括其中。三年级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好握笔的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而三年级下学期就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后面的两个习惯应该在上学期中有所涉及,如果到了下学期再去让学生养成这方面的良好的习惯,也未免太晚了。

小学生在语文或数学方面存在障碍,关键还是理解力不够。这两天在监场时就发现有这样一道三年级的数学题:父子二人准备到北京去旅游,乘坐火车单趟需要127元。问往返双程两人都乘坐火车需要花多钱?

大部分学生只是用127×2=254(元)

学生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对“往返”这个词不理解。对于三年级的小学来讲可能算理方法都掌握住了,可对语文理解力还没达到要求,所以导致理解方面的偏差而把题目做错。像这类对词语的理解当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还是要从最基本的字词的积累开始做起。

小学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基础知识呢?在建议四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在语文方面,有20xx到2500个写法正确的字,它们是知识、读写能力的“骨架”;400个修辞性的成语也是基础言语训练的一种独特的“骨架”;600个“童话用的”词。当然,还必须让学生具备迅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能力,学生能够边听边思考,同时能把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如何让学生把基础知识保持在他们的记忆里呢?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提出了三点非常好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首先介绍了他教学生记忆词的方法:第一节课上课前,他就把当天要学的3个词抄在黑板上,学生进入教室后,就立即把这些词抄到词汇本里。学生通过对这些词的思考,在它们旁边再写几个同根词。这样的作业总共只要花3、4分钟时间。慢慢地,孩子们就都养成了习惯。

其次,作业要带有游戏的性质,这种游戏里鲜明地表现出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的成分。

第三就是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务必使儿童记住的词经常复习,反复使用。

苏教版每个练习上都会有读读背背这个一个题目,里面大都是出现了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八个成语,这个题目的词语比较多,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住当然会有困难。这时教师最好能利用学习过的课文或现实生活的实际事物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把这些词语放放这个故事当中去,学生就会产生记住这些词的欲望。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兴趣激发的好,学习的学习效率会很高。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20xx年班主任培训时让学生办手抄报的事。一开始我说在班里实行办手抄报,学生大都觉得这事比较难。第一次只有一部分同学交了上来。我特别找了学校里的同事,为办手报的学生照相并做成相册视频发布到网上,然后让学生上网浏览,这一看无形当中真得激发的学生的办报热情。虽然学习任务很紧,可学生却是抓住周末的时间来完成这项额处作业。到了下学期,班主任培训结束了,正当我想停办手抄报时,却是学生时刻提醒我要坚持下去。上一个六年级的手抄报一直办到毕业前。所以教师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才行。多诵读教育经典并试着学以致用,相信你一定可以创造新的教育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