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读安妮宝贝《二三事》有感范文

读安妮宝贝《二三事》有感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5W 次

温暖最终

读安妮宝贝《二三事》有感范文

——读安妮宝贝《二三事》

一本素净的书,一个淡然写字的女子,没有喜怒,有的只是清淡的哀乐。

读了《蔷薇岛屿》之后,迫切想得到她的其它书,带着急切的心情跑了许多书店,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后来只能托人捎带。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期望,真正将书拿在手里的时候却只有平和的温暖,犹如薄凉秋意中绕在脖间的素色丝巾。

安妮的书从来不会让人失望,简单素雅的封面,有清淡香味,那是属于纸张的味道,曾经接收阳光的灼烈的原木,最后流泻成月光般纯白的纸张。每一本,都是如此。具有安抚的作用,还未读就已爱上。

“她的旅途注定只是一条漫无边际的道路。随时可以停留。随时可以失踪。”这是一本关于旅行、爱和生死的书。一路的句点,让我看到那个女子安静的心,同样,只有安静的心意才可以读见她的美丽,发自内心的、凄冷的美丽,如同后院那株玫瑰树,如此傲然、娇艳地孤立,让尘世黯然失色。

品出《二三事》的味,是在第一遍之后。许多的细节,细微,却能瞬间击中人心。

良生是一个写字谋生,颠沛流离的女子,如同《再见,时光》里的那个女人,“她是在每一本书里出现过的女人。她们是一个人。是唯一在出发在行走在告别着的人”。她在旅途中遇上莲安。莲安,是繁华俗世的观望者。

莲安带着良生在大公路上奔跑,大声尖叫,我想象那时的她们是多么自由快意。不知道将来会发生的,那些残忍的无奈现实。她们,如一阵风,怀揣着各自的信仰,带着剧烈的力量,有强盛的生命力。

“你依旧愿意继续跟着我走吗?”莲安问。良生回答:“愿意,莲安,只要你出现,随时随地。”为此,良生抛下了那个相依相偎的男子沿见。在这段爱情和友情的纠结里,良生的选择最初使我有些难以理解。只是后来遇见了一个人,我才真正明白爱情并不是寻求温暖的唯一途径。那个人对我说,我们相隔遥远,世界地图上的四厘米,可我们说爱,不是友情,不是爱情,是一种直觉,无法诉说的感情。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就像镜子里面,有着许多时刻重叠的经历,却有着无法贴近,无法触摸的距离。感觉良生与莲安间,也是这样一种状态,她们之间的爱,是对自己的深爱,对另一个人身上的自己深爱着。

如三毛在写《滚滚红尘》时说,“作品中的韶华,是内向的我、内在灵魂的我。里面的月凤,是外向的我。我把自己分成两个女人,借编剧,在两个女人的个性里面,偷渡我自己的灵魂”。安妮又何尝不是这样。良生是她,莲安应当也是她。良生是颠沛在生活中的她,莲安是她的内心深处的纯净,最后被世俗纷乱所杀害,莲安最后是重温着梦境中母亲的温暖,用刀一点一点地告别自己的生命。

莲安的一生,有爱,她爱良生,爱一个男子,爱没有给予她母爱的母亲,但她的爱只是一个人的事,她的人生也只是一个人的事。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我们总是害怕孤独,想要无时无刻身边都有一个人陪着。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可以朦胧地意识到,孤独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我们的一生只有一个人可以与我们完整度过,那就是自己。但总会有一个人陪我们走过其中某段路。我们也需要一个人陪我们,即使他们不长久,即使他们轻易将我们失落,我却无法责怪。或许,彼此只是各取所需,所以这情感才显得如此稀薄,就如周国平所说,我们因为孤独而去爱,但爱并不能消灭孤独。但这样其实已足够。我们要懂得知足。

良生应该是最终寻求到温暖。她有了盈年这样从不剧烈,也不稀薄的男子。“盈年,从最初开始,便对我无任何期许,自然也无失望。他是觉得我只要在那里,就是好的。”良生丢失了莲安,也因莲安而丢失了沿见,但最后留下了盈年,与他有了孩子,暖熙,温暖的名字应该也是温暖的心意吧。

这本书里我是最喜欢盈年的,或许是他最后出场,与前面的纷乱全无关系,并且带着恩慈,给故事一个结局,温暖最终。我们的心底,应该都是期许在苦楚飘零之后会有幸福的结局,这给予我们生的忍耐与希冀。

每个人的一生都漫长,在人世间经历各自的故事,之后会成长,开始懂得感恩,对来自他人的细微善意都心怀谦卑,学会稀薄的爱——不是年轻时让人窒息的剧烈,而是细水长流的柔软,给人清淡的欢喜,这才是我们一直期许着的幸福与爱吧。

看完一本小说,好像过完一个人的一生,不禁想起几句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只有心知道,岁月不宽宏,青春转眼落根结果,不见了花影缭乱。无论前尘往事多么纷扰,我们最终是需要一个归宿的,温暖最终。